- 数与式
- 方程与不等式
- 函数
- 图形的性质
- 矩形的性质
-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 矩形的判定与性质综合
- 菱形的性质
- 菱形的判定
- 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综合
- + 正方形的性质
- 正方形性质理解
-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求角度
-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求线段长
-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求面积
- 正方形折叠问题
- 求正方形重叠部分面积
-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证明
- 正方形的判定
- 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综合
- 四边形综合
- 图形的变化
- 统计与概率
- 观察、猜想与证明
- 实践与应用(暂存)
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点Q为BC边的中点,点P为对角线AC上一动点,连接PB、PQ,则
周长的最小值为






A.![]() | B.3 | C.![]() | D.![]() |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E,F是对角线BD上的两个动点,且EF=
,连接CE,CF,则△CEF周长的最小值为( )



A.![]() | B.![]() | C.![]() | D.![]() |
如右图,把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的四个角(阴影部分)剪掉,得正方形A1B1C1D1,且剩下图形的面积为原正方形面积的
,则AA1=_____.


如图(1),已知小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把它的各边延长一倍得到新正方形A1B1C1D1;把正方形A1B1C1D1边长按原法延长一倍得到正方形A2B2C2D2(如图(2));正方形A2B2C2D2的面积为________ ,以此下去…,则正方形AnBnCnDn的面积为________ . 

如图,点P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一点,PE⊥BC,PF⊥CD,垂足分别为点E,F,连接AP,EF,给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AP=EF;②∠PFE=∠BAP;③PD=
EC;④△APD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①AP=EF;②∠PFE=∠BAP;③PD=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
如图,直线
是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交线段
于点
,在
下方的直线
上取一点
,连接
,以线段
为边,在
上方作正方形
,射线
交直线
于点
,连接
.

(1)设
,求
的度数;
(2)写出线段
、
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证明.
















(1)设


(2)写出线段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
,
,
,
,…,以
为对角线作第一个正方形
,以
为对角线作第二个正方形
,以
为对角线作第三个正方形
,…,如果所作正方形的对角线
都在
轴上,且
的长度依次增加1个单位长度,顶点
都在第一象限内(
,且
为整数)那么
的纵坐标为______;用
的代数式表示
的纵坐标______.





















已知
是一张等腰直角三角形板,
,要在这张纸板中剪取正方形(剪法如图1所示),图1中剪法称为第
次剪取,记所得的正方形面积为
;按照图1中的剪法,在余下的
和
中,分别剪取两个全等正方形,称为第
次剪取,并记这两个正方形面积和为
,(如图2) ;再在余下的四个三角形中,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剪取正方形,得到四个相同的正方形,称为第
次剪取,并记这四个正方形的面积和为
,(如图3);继续操作下去···则第
次剪取后,
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