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 函数与导数
-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 平面向量
- 数列
- + 判断等差数列
- 利用定义求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 验证是否为等差数列中的项
-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量计算
- 由递推关系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
- 不等式
-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 平面解析几何
- 计数原理与概率统计
- 推理与证明
- 算法与框图
- 复数
- 几何证明选讲
- 不等式选讲
- 矩阵与变换
- 初中衔接知识点
- 竞赛知识点
我国古代名著《九章算术》中有这样一段话:“今有金锤,长五尺,斩本一尺,重四斤.斩末一尺,重二斤.”意思是:“现有一根金锤,头部的1尺,重4斤;尾部的1尺,重2斤;且从头到尾,每一尺的重量构成等差数列.”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金锤中间一尺重3斤 |
B.中间三尺的重量和是头尾两尺重量和的3倍 |
C.该金锤的重量为15斤 |
D.该金锤相邻两尺的重量之差的绝对值为0.5斤 |
已知正项数列
的前
项和为
,对任意
,点
都在函数
的图像上.
(I)求数列
的首项
和通项公式
;
(II)若数列
满足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III)已知数列
满足
.若对任意
,存在
,使得
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I)求数列



(II)若数列





(III)已知数列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的数学专著,有题为:今有良马与驽马发长安至齐,齐去长安三千里,良马初日行一百九十三里,日增十三里,驽马初日行九十七里,日减半里,良马先至齐,复还迎驽马,问几何日相逢及各行几何?用享誉古今的“盈不足术”,可以精确的计算用了多少日多少时相逢,那么你认为在第几日相遇( )
A.13 | B.14 | C.15 | D.16 |
已知数列{an}是等差数列,且a1,a2(a1<a2)分别为方程x2﹣6x+5=0的二根.
(1)求数列{an}的前n项和Sn;
(2)在(1)中,设bn=
,求证:当c=﹣
时,数列{bn}是等差数列.
(1)求数列{an}的前n项和Sn;
(2)在(1)中,设b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