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 函数与导数
-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 平面向量
- 数列
- 不等式
-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 平面解析几何
- 曲线与方程
- 椭圆
- 双曲线
- + 抛物线
- 抛物线的定义
- 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形式
- 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求法
- 抛物线的顶点、开口方向
- 抛物线的范围
-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 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
- 计数原理与概率统计
- 推理与证明
- 算法与框图
- 复数
- 几何证明选讲
- 不等式选讲
- 矩阵与变换
- 初中衔接知识点
- 竞赛知识点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已知
是抛物线
上一点.
(1)若
到抛物线焦点
的距离为
,求点
的坐标;
(2)若
,过
的直线
交抛物线与另一点
,当
时,求直线
的方程.



(1)若




(2)若






如果你留心使会发现,汽车前灯后的反射镜呈抛物线的形状,把抛物线沿它的对称轴旋转一周,就会形成一个抛物面.这种抛物面形状,正是我们熟悉的汽车前灯的反射镜形状,这种形状使车灯既能够发出明亮的、照射很远的平行光束,又能发出较暗的,照射近距离的光线.我们都知道常规的前照灯主要是由灯泡、反射镜和透镜三部分组成,明亮的光束,是由位于抛物面形状反射镜焦点的光源射出的,灯泡位于抛物面的焦点上,灯泡发出的光经抛物面反射镜反射形成平行光束,再经过配光镜的散射、偏转作用,以达到照亮路面的效果,这样的灯光我们通常称为远光灯:而较暗的光线,不是由反射镜焦点的光源射出的,光线的行进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不平行,光线只能向上和向下照射,所以照射距离并不远,如果把向上射出的光线遮住.车灯就只能发出向下的、射的很近的光线了.请用数学的语言归纳表达远光灯的照明原理,并证明.
已知点P到直线y=﹣4的距离比点P到点A(0,1)的距离多3.
(1)求点P的轨迹方程;
(2)经过点Q(0,2)的动直线l与点P的轨交于M,N两点,是否存在定点R使得∠MRQ=∠NRQ?若存在,求出点R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求点P的轨迹方程;
(2)经过点Q(0,2)的动直线l与点P的轨交于M,N两点,是否存在定点R使得∠MRQ=∠NRQ?若存在,求出点R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抛物线
上有两点
,直线
的斜率为1,
中点的纵坐标为2.
(1)求
;
(2)直线
交
轴于
,
,
与
关于
轴对称,求直线
斜率的取值范围(点
的纵坐标小于0).




(1)求

(2)直线









抛物线x2=2py(p>0)的焦点为F,其准线与双曲线
-
=1相交于A,B两点,若△ABF为等边三角形,则p=___________.


设抛物线C:
的焦点为F,经过点F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
(1)若
,求线段
中点M的轨迹方程;
(2)若直线AB的方向向量为
,当焦点为
时,求
的面积;
(3)若M是抛物线C准线上的点,求证:直线
的斜率成等差数列.

(1)若


(2)若直线AB的方向向量为



(3)若M是抛物线C准线上的点,求证:直线

已知点
,直线l:
,P为平面上的动点,过P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为Q,且满足
.
(1)求点P的轨迹C的方程;
(2)对于(1)中轨迹C,
为C上的一点,动点M、N都在C上,且直线AM与AN的斜率互为相反数,求证:直线MN的斜率是定值.(求出该定值)



(1)求点P的轨迹C的方程;
(2)对于(1)中轨迹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