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从图A到图C是测量体积的情景,这样的操作会引起体积的测量值比真实值()
A.偏大B.偏小C.相等D.无法确定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误差是______和_______之间的差异.在科学上减小误差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先后4次测量小球的直径,其测量结果分别是1.76厘米,1.77厘米,1.74厘米,1.08厘米,则小球的直径取应多少?()
A.1.78厘米B.1.59厘米C.1.757厘米D.1.76厘米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使用弹簧秤时,应先调节指针指在零刻度上,再观察其量程。若指针指在零刻度下方而没有及时调节就开始测量,则所测得的拉力大小与真实值相比将是()
A.偏大B.偏小C.相同D.不能确定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同学测得一物体的长度是1.240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米B.估计值是4
C.测量结果的准确值是1.24米D.测量结果精确到1毫米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
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多次测量
②“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时,改变电压多次测量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③“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
④“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
上述实验中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同学欲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为了减小误差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L
B.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
C.算出细铜丝的直径为
D. 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n
(1)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______;
(2)如图,是他的某次实验,他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了______圈,铜丝的直径是________
(3)某同学在测量过程中,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_________)(本题答案不只一个)
A.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C.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D.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
当前题号:7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因测量工具不精确而产生的误差
B.测量时选用的工具越精密越好
C.学生用钢尺的最大测量长度为15cm,因此,无法用它来测量长为50cm的课桌的宽度
D.测量长度时,也可以使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子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同学在测量某一物体长度时,获得了如下数据:L1=2.11cm,L2=2.30cm,L3=2.11cm,L4=2.12cm,则该物体长度为(  )
A.2.113cmB.2.16cmC.2.11cmD.2.10cm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走进科学实验室”一节告诉我们很多仪器的正确操作使用方法。相信同学们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很多,这是一项基本操作技能。你认为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B.
C.D.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