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估测
- 长度的测量
- 体积的测量
- 面积的测量
- 常见的危险警告标志
- 单位换算
- 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 特殊测量方法
- + 误差分析
- 常见实验操作
- 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 常用仪器的名称
-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 实验步骤的探究
- 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 实验室的安全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9ml 。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 。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是()
A.8ml | B.大于8ml | C.小于8ml | D.无法判断 |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 |
B.无论测量仪器如何精密,误差只能减小,但不能消灭; |
C.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消灭误差; |
D.误差是错误测量值与正确测量值之间的差异 |
如甲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如乙图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



用10mL量筒量取液体如丙图所示,请读出所量液体的体积数为_________mL。然后从中倒出一部分液体后,把量筒放平稳,俯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8mL,从量筒内倒出液体的体积______________4mL(填“<”,“>”或“═”)。



用10mL量筒量取液体如丙图所示,请读出所量液体的体积数为_________mL。然后从中倒出一部分液体后,把量筒放平稳,俯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8mL,从量筒内倒出液体的体积______________4mL(填“<”,“>”或“═”)。
在“探究液体的密度”实验中:

(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_______刻度线上;若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边,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节直到横梁平衡(选填“左”或“右”);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一位同学的测量情况如图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是_______g;
(3)甲、乙、丙、丁四组同学分别量取了不同体积的同种液体,并测量出液体的质量,老师将他们的测量结果列在黑板上,如表所示。经分析,发现四组同学的测量数据中,有一组同学的测量数据存在错误,你认为错误的是_______组,你的判断方法是:_______;若四组同学测量过程中读数记录都准确无误,你认为错误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_______刻度线上;若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边,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节直到横梁平衡(选填“左”或“右”);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一位同学的测量情况如图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是_______g;
(3)甲、乙、丙、丁四组同学分别量取了不同体积的同种液体,并测量出液体的质量,老师将他们的测量结果列在黑板上,如表所示。经分析,发现四组同学的测量数据中,有一组同学的测量数据存在错误,你认为错误的是_______组,你的判断方法是:_______;若四组同学测量过程中读数记录都准确无误,你认为错误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 别 | 甲 | 乙 | 丙 | 丁 |
液体的质量m/g | 16.0 | 32.2 | 63.1 | 63.6 |
液体的体积V/cm3 | 20.0 | 40.0 | 60.0 | 80.0 |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是()
A.8mL | B.大于8mL | C.小于8mL | D.无法判断 |
小科注意家里摆钟(如图)的钟摆在有规律地摆动,经认真观察发现钟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刚好是1秒,就想:是不是所有的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都是1秒呢?于是小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称周期T)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他的猜想:猜想①:可能跟小球摆动的幅度有关;
猜想②:可能跟小球质量有关;
猜想③:可能跟绳子长度有关。
(1)为验证猜想②是否正确,小科同学已准备了秒表、刻度尺,还缺少一种实验室常用的测量仪器,它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验证猜想③是否正确,小科用同一小球做了大量的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如果家里的摆钟变慢了,为了调准,应该把摆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长”或“调短”)。
(3)从表中可以看出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比较短,直接测量摆动一次的时间误差比较大,为了减小误差,小科应该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他的猜想:猜想①:可能跟小球摆动的幅度有关;
猜想②:可能跟小球质量有关;
猜想③:可能跟绳子长度有关。
(1)为验证猜想②是否正确,小科同学已准备了秒表、刻度尺,还缺少一种实验室常用的测量仪器,它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验证猜想③是否正确,小科用同一小球做了大量的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摆长l/m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周期T/s | 1.1 | 1.3 | 1.4 | 1.5 | 1.7 | 1.8 | 1.9 | 2.0 |
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如果家里的摆钟变慢了,为了调准,应该把摆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长”或“调短”)。
(3)从表中可以看出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比较短,直接测量摆动一次的时间误差比较大,为了减小误差,小科应该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为了测量铜丝的直径,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17圈,测得所绕铜丝的长度为1.87厘米,铜丝的直径是___________mm。若在数匝数的时候多数了一匝,则测量值将___________,若使用受潮的木尺去测量,则测量值将_____________(后两空填“偏大”;“偏小”;“不变”)。

尽管我们在测量时十分小心,操作步骤也是正确的,但仍会因为人的原因,测量工具的原因,总要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我们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或“多读几位估计值”)的方法可以减少它的值,但不可能完全消除。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工具精密,误差就可以消除 |
B.误差是因为实验者操作错误引起的 |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
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就不可能出现误差 |
在实验中,往往对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提高精度,有的是为了寻找规律。下列四个实验中,通过多次测量提高精度的是()
A.探究“并联电路干路和支路电流的关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 |
B.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多次改变液体密度、深度,测量对应的压强值 |
C.探究“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多次更换电阻丝,测量对应电流 |
D.在测量“某种物质的密度”时,测量多组对应的质量和体积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