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估测
- 长度的测量
- 体积的测量
- 面积的测量
- 常见的危险警告标志
- 单位换算
- 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 特殊测量方法
- 误差分析
- 常见实验操作
- 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 +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 常用仪器的名称
-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 实验步骤的探究
- 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 实验室的安全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小黄对CO还原CuO的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等略),已知HCOOH
H2O+CO↑,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灯,过一段时间后再挤压胶头滴管 |
B.该装置节约药品,污染小,所需的CO可现制现用 |
C.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
D.实验中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为了测定某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小林同学称取该铁的氧化物16g,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保证玻璃管中铁的氧化物被充分还原,得到如下两组数据:

试回答:
(1)请你选择合适的数据来计算该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
(2)这位同学所用实验装置有什么不足之处?______。
| 反应前 | 反应后 |
A组 | 玻璃管和铁的氧化物的质量40.9g |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质量36.1g |
B组 | 烧杯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180g | 烧杯和烧杯中物质的质量186.2g |

试回答:
(1)请你选择合适的数据来计算该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
(2)这位同学所用实验装置有什么不足之处?______。
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来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中,关闭阀门1,打开阀门2,发现乙中用石蕊试液染色的紫色小花不变色。则甲中试剂是_________;然后关闭阀门2,打开阀门1,观察到乙中小花变____________

绝大多数古代青铜器和铜器上都有绿色斑点,这些绿色斑点是铜长时间转氧气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铜绿
,铜绿不稳定,受热后可分解生成三种物质。为探究铜绿受热后生成的物质,小莉同学从某种铜器上取下适量的铜绿,进行实验。

①连接装置如图,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干燥后的铜绿放入试管A中加热。
(1)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________
(2)A装置中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取少量黑色固体放入另一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溶解,变成蓝色溶液。则可推测铜绿分解产物中有________ ;
(3)B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可推测铜绿分解产物中________ ;
(4)C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小莉同学认为铜绿分解产物中有水,但小明同学认为这还不能作出确切的推断。若要推断铜绿产物中是否有水,应如何改进实验装置?________ 。


①连接装置如图,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干燥后的铜绿放入试管A中加热。
(1)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2)A装置中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取少量黑色固体放入另一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溶解,变成蓝色溶液。则可推测铜绿分解产物中有
(3)B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可推测铜绿分解产物中
(4)C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小莉同学认为铜绿分解产物中有水,但小明同学认为这还不能作出确切的推断。若要推断铜绿产物中是否有水,应如何改进实验装置?
某学校的科学探究小组为了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有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要证明制得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应把A装置与________ 装置连接。
(2)如果要验证制得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应把A装置与________ 装置连接。
(3)如果要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从上述各装置中选择适当的装置进行连接,连接顺序是________ 。

(1)如果要证明制得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应把A装置与
(2)如果要验证制得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应把A装置与
(3)如果要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从上述各装置中选择适当的装置进行连接,连接顺序是
小明上网阅读时得知根据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可设计测定铜元素相对原子质量(Ar)的实验。小明很感兴趣,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探究活动,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利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制取氨气。小明将A与E连接,观察到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氨气显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小刚将纯净干燥的氨气通入B中,观察到玻璃管内黑色固体变为亮红色,管口有液滴,同时生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小组同学测定铜元素相对原子质量(Ar)的实验设想是:先称量反应物CuO的质量m(CuO),反应完全后测定生成物水的质量m(H2O),由此计算出Cu的相对原子质量。
①小组每位同学从所提供的仪器中选择并组装了一套用于本实验的装置,其中简单、合理的是(填序号,装置可重复使用)_________。
②在本实验中,使测定结果Ar(Cu)偏大的是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A CuO未完全起反应
B CuO不干燥
C 氢氧化钠固体不干燥
D CuO中混有不反应的杂质
E NH4C1与Ca(OH)2混合物不干燥
③在本实验中,还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质量达到目的。

(1)实验室利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制取氨气。小明将A与E连接,观察到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氨气显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小刚将纯净干燥的氨气通入B中,观察到玻璃管内黑色固体变为亮红色,管口有液滴,同时生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小组同学测定铜元素相对原子质量(Ar)的实验设想是:先称量反应物CuO的质量m(CuO),反应完全后测定生成物水的质量m(H2O),由此计算出Cu的相对原子质量。
①小组每位同学从所提供的仪器中选择并组装了一套用于本实验的装置,其中简单、合理的是(填序号,装置可重复使用)_________。
A.acdbbeecd | B.aeebbcdee | C.aeebbeecd | D.abbeecd |
A CuO未完全起反应
B CuO不干燥
C 氢氧化钠固体不干燥
D CuO中混有不反应的杂质
E NH4C1与Ca(OH)2混合物不干燥
③在本实验中,还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质量达到目的。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欲测定一待旅游开发的岩洞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假设洞内空气中不含除二氧化碳外的其他酸性气体)。进行了如图实验:

(1)取样:他们准备从岩洞的底部取样,请你设计用广口瓶从洞中取回一瓶空气样品的方法___。
(2)测定:用150mL的注射器从广口瓶中抽取100mL气样,按上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乙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_____。
②实验结束后,量筒内水的体积为99mL,此数据是_____的体积数 (用序号填写) .
A 二氧化碳 B 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
C 空气中除二氧化碳外的所有气体
(3)计算:洞底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
(4)为营造更好的旅游环境,让岩洞向游客开发,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该岩洞内于氧化碳的含量:____________。

(1)取样:他们准备从岩洞的底部取样,请你设计用广口瓶从洞中取回一瓶空气样品的方法___。
(2)测定:用150mL的注射器从广口瓶中抽取100mL气样,按上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乙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_____。
②实验结束后,量筒内水的体积为99mL,此数据是_____的体积数 (用序号填写) .
A 二氧化碳 B 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
C 空气中除二氧化碳外的所有气体
(3)计算:洞底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
(4)为营造更好的旅游环境,让岩洞向游客开发,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该岩洞内于氧化碳的含量:____________。
某科学研究小组利用如图仪器进行有关
的探究实验.

(1)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要达到实验目的,装置中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c接_____ .(提示:挥发处少量HCl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2)研究小组的同学将
通入装置
中,加热使钠燃烧,充分反映后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和一种白色固体.
(做出猜想)白色固体可能是①氧化钠②碳酸钠③碳酸氢钠④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指出以上不合理的猜想并说明理由_____ 。


(1)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要达到实验目的,装置中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c接
(2)研究小组的同学将


(做出猜想)白色固体可能是①氧化钠②碳酸钠③碳酸氢钠④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指出以上不合理的猜想并说明理由
请你参与白马湖中学初三年级科学实验探究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探究课题)探究热水壶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天然水中一般都含有Ca2+、Mg2+、HCO3-等离子,在加热条件下,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盐、碱等的混合物)。
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Mg(OH)2和CaCO3,可能含有Ca(OH)2和MgCO3
(设计方案)(1)小蕊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取上层清液加入_______,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水垢中无Ca(OH)2。
(2)小归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一步确定水垢中含有碳酸盐的成分。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将50g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某酸溶液;
②测量一定时间内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见下列曲线);

③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④再次称量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⑤重复③和④的操作,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变。
讨论: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探究可知:水垢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
(探究课题)探究热水壶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天然水中一般都含有Ca2+、Mg2+、HCO3-等离子,在加热条件下,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盐、碱等的混合物)。
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Mg(OH)2和CaCO3,可能含有Ca(OH)2和MgCO3
(设计方案)(1)小蕊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取上层清液加入_______,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水垢中无Ca(OH)2。
(2)小归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一步确定水垢中含有碳酸盐的成分。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将50g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某酸溶液;
②测量一定时间内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见下列曲线);

③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④再次称量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⑤重复③和④的操作,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变。
讨论:
A.步骤①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时,装置Ⅰ的作用是______ |
C.研究性小组的同学通过简单计算,认为水垢中一定含有MgCO3,理由是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