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
崔 峒
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称情。
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
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
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
(注)①这首诗作于崔峒晚年,其时,崔峒在潞府功曹任上,功曹属于闲官。诗题中的“韦使君”指韦应物。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句中的“谢”是“拒绝”的意思,诗句是说诗人不务政事,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B.“竹杖纱巾”是隐者装束,这一句是说诗人如隐者般逍遥自在地生活,大遂平生之愿。
C.前两联写了诗人的生活情景,引出了颈联对两位友人的生活情景的描写。
D.颈联运用了典故,将李明府比作陶潜,将韦应物比作庾亮,夸赞他们的雅洁。
E. 最后一联写诗人不愿从万里之外给君王献书,因为君王深居禁宫无法收到。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此诗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
⑴颔联两句中的“独”“空”二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⑵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重 阳
高 适
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
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
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
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注)①华:白发。②已:停止。③就:接近,将要。④剥啄:形容轻轻敲门的声音。⑤乌帽:即乌纱帽,明代帝王贵臣多戴乌纱帽。欹:倾斜。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两鬓华”表达了诗人对年老鬓白、光阴荏苒的哀叹之感,
B.颔联“百年将半”抒发了艰难不遇、仕途不通的怨愤之情。
C.颈联将“白衣”和“乌帽”突出表现家贫路远、身处窘境的抑郁不平之绪
D.尾联通过景物描写表现无人来访、门庭冷落的悲凉之慨。
E. 全诗风格清微婉约,感情细腻低回,语言含蓄蕴藉,别具特色。
【小题2】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并分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思。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
杜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④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⑤斯须:一会儿。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诗开头写唐玄宗的御马玉花骢,众多画师都描摹过,形态各异,无不栩栩如生,为下文写曹霸的画技做铺垫。
B.玉花骢被牵至宫殿前的红色台阶,昂首挺立,神气轩昂。玄宗即命曹霸展开白绢作画。
C.作画前曹霸先巧妙构思,然后尽情挥洒,一气呵成。画中马如飞龙跃出,其他人画的“凡马”在此马面前不免相形失色。
D.诗人先用“玉花骢”形容真马的雄骏神气,再用众画工画的马“貌不同”来烘托曹霸的“真龙”,精彩之极。
E. 诗人描绘所画之马,不着一“肖”字,却极为生动地写出了所画之马的逼真传神。
【小题2】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一)

夜筝

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闇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二)

琵琶行(节选)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小题1】下列对《夜筝》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中,“紫袖”“红弦”分别代指弹筝人与筝,表现了弹筝女子形象的美好,有很强的画面感。
B.首句写明月,借月点明时间的同时,也渲染了环境的明净美好,衬托了弹筝女子的形象。
C.次句写弹筝,连用两个“自”字,表现了弹筝女子孤芳自赏的心性。
D.三、四两句采用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写法,写筝声传达出的情感和感人效果。
【小题2】请比较两首诗,分析二者在描写内容上的异与同。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 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注)①谢玄晖:名谢脁,南齐著名诗人。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两句中,“金陵”点明了地点,“夜寂”概括了时间和环境,“凉风发”暗示了季节,“望吴越”交代了登楼的目的。
B.“古来相接眼中稀”中的“相接”是从古至今、由人及己的意思;“眼中”在结构上有过渡作用,暗示后面将要写的内容。
C.“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两句,话中有“话”,意思是谢脁的诗“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写此诗,又有谁能读懂呢?
D.作者笔触所及,广阔且悠远,看似信笔挥洒,未加经营,而读者细细品味,则会发现本诗以“愁情”为线索贯通前后,脉络清晰。
E.这首诗时而写诗人的行迹或直抒胸臆,时而描绘客观景物或赞美古人,给人一种明快、浪漫、清新的感觉。这就格外突出了诗中的抒情主线,使全诗浑然一体,愈见精美。
【小题2】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荔枝图》序

白居易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小题1】作者白居易,号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本文的写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对本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中把树形比作车子的帷幕与篷子,使人想见荔枝树的绿荫蔽日的圆圆树冠。
B.用桂树叶比荔枝树叶,使人想见其形状、质地、色泽。
C.果实用朱砂作比,使人想见其颜色的红颜
D.花朵用葡萄作比,使人想见其花团相聚成串的形状。
【小题4】简析本文的说明顺序。
当前题号:8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   )
A.王子皇孙(指六国王侯的王子、孙子)
B.燕、赵之收藏(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
C.剽掠其人(攻击掠夺)
D.日益骄(顽固)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使负栋之柱 使六国各爱其人
B.杳不知其所也   一人
C.秦者,秦也 士大夫之,曰师曰弟子云者
D.多市人之言语   师不必贤弟子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
A.朝歌夜    山之高而止
B.铛玉石   则获邑,大则得城
C.益骄固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D.后人哀之而不之   李牧连
【小题4】从句式特征看,与“秦人不暇自哀”一句相同的一项(   )
A.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B.而有何羡乎
C.戍卒叫,函谷举
D.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小题5】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当前题号:9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注)①谢玄晖:名谢朓,南齐著名诗人。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两句中“金陵”点明了地点“凉风发”暗示了季节,“夜寂”概括了时间和环境,“望吴越”交代了登楼的目的。
B.“古来相接眼中稀”中的“相接”是从古至今,由人及己的意思;“眼中”在结构上有过渡作用,暗示后面将要写的内容。
C.“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两句话中有话,意思是谢朓的诗“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写此诗,又有谁能读懂呢?
D.作者笔触所及,广阔且悠远,而读者细细品味,则会发现本诗以“愁情”为线索贯通前后,脉络清晰。
【小题2】从炼字角度来说,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极好?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