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李录事兄归襄邓

刘长卿

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

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行人杳杳看西月,归马萧萧向北风。

汉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无穷。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第一句叙事,说自己与朋友李录事境遇相同,均是人生艰难,从而将深沉的感慨寓于其中,令人伤感。
B.首联第二句借景抒情,用遇风飞转的蓬草形象写出自己漂泊无定的生活,隐含羁旅中漂泊不定之苦。
C.颈联中“归马”点明朋友归襄邓之事,“杳杳”“萧萧”两个叠音词音韵舒缓,都含有悲凉的情味。
D.尾联写两人分别后相距千万里,离别时有无尽的伤感,照应了题中的“送” ,惜别之意尽显。
【小题2】诗的颔联语言浅近但情感深沉,请结合全诗分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代边将有怀

刘长卿

少年辞魏阙,白首向沙场。

瘦马恋秋草,征人思故乡。

暮笳吹塞月,晓甲带胡霜。

自到云中郡,于今百战强。

(注)《代边将有怀》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边塞诗代表作之一,当时战事颇多,国势日渐衰微。
【小题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少年”和“白首”相对,指少年赴疆场白首不得归,可见戍边之久。
B.颔联写塞马因“瘦”而思得秋草则可知苦于久戍边地的征人更欲归乡安居
C.本诗主要用叙述和写景而非直抒胸臆来表达情感,故情感显得相对含蓄蕴藉
D.颈联借意象传情,薄暮笳声、塞上明月、战甲寒霜,无不充满悲凉伤感之意。
【小题2】请从题目中的“代”字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李录事兄归襄邓
刘长卿
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
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行人杳杳看西月,归马萧萧向北风。
汉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无穷。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第一句叙述了十年间自己的境遇与朋友李录事相同,均是人生艰难,从而将深沉的感慨寓于其中,令人伤感。
B.首联第二句中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遇风飞转的蓬草形象写出自己漂泊无定的生活,隐含着羁旅中漂泊不定的苦味。
C.颈联中“归马”照应题目中朋友归襄邓之事,“杳杳”“萧萧”两个叠音词使音节产生了音乐美,渲染了欢快的气氛。
D.尾联写两人分别后相距千万里,所以离别的时候有无尽的伤感,照应了题中的“送”,惜别之意尽显。
【小题2】诗的语言浅近但情感深沉,请结合全诗分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新年作

(唐)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令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注)①此诗是刘长卿被贬为潘州(今广东茂名市)南巴尉后新年抒怀之作。
【小题1】这首诗的颈联和杜甫的《登高》都借用了“_______________”这一意象来传递内心的悲苦,尾联则化用_______________(人名)的典故表达出自己受谤被贬的哀怨。
【小题2】清人顾安评论这首诗时说:“句句从‘切’字说出,便觉沉著。”结合全诗,谈谈你对顾安这句话的理解。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此诗是刘长卿从岭南潘州南巴贬所北归时途经余干所作。

【小题1】作者运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小题2】这首诗是怎样体现时间变化的?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注]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注]重送:诗人之前已写过一首同题的五言律诗。刘、裴曾一起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描写氛围,“猿啼”写声音,“客散”写情状,“暮”字点明时间,“江头”交代地点,将送别的环境,点染得“黯然销魂”。
B.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日暮江边送别的凄清伤感的画面,表现出诗人送别友人时悲戚又无奈的思想感情。
C.第三句“远”字前缀—— “更”字,自己被逐已经不幸,而裴郎中被贬谪的地方更远,着重写出对方的不幸,从而使同病相怜之情,依依惜别之意。
D.全诗清新自然,采用渲染铺陈,紧紧扣住江边送别的特定情景来写,使写景与抒情自然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小题2】“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下列小题。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注)重送,诗人之前已写过一首同题材的五言律诗。刘、裴曾一起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人通过描述与裴郎中同时被贬吉州,在两人分开的途中所见景物,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舍的深情,又抒发了诗人对世俗的感叹。
B.首句描写氛围,“猿啼”写声音,“客散”写情状,“暮”字点明时间,“江头”交代地点。七个字,将送别的环境点染得“黯然销魂”。
C.第二句中,两个“自”字,使各不相干的“伤心”与“水流”联系到了一起,以无情水流反衬人之伤心,以自流之水写无可奈何的伤心之情。
D.第三句写自己被逐已经不幸,而裴郎中被贬谪的地方更远,着重写出对方的不幸,从而使同病相怜之情,故国相思之意,表现得更为丰富、深刻。
E. 从通篇来看,基本上采用了直陈其事的赋体,紧紧扣住江边送别的特定情景来写,使叙事与抒情自然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小题2】“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此诗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
⑴颔联两句中的“独”“空”二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⑵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并回答问题。
寻洪尊师不遇
刘长卿
古木无人地,来寻羽客家。
道书堆玉案,仙帔叠青霞。
鹤老难知岁,梅寒未作花。
山中不相见,何处化丹砂。
(1)首句“古木无人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请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3)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酬屈突陕①
刘长卿②
落叶纷纷满四邻,萧条环堵绝风尘。
乡③看秋草归无路,家对寒江病且贫。
藜杖懒迎征骑客,菊花能醉去官人。
怜君计画谁知者,但见蓬蒿空没身。
注:①屈突陕:人名。②刘长卿:唐代诗人,因性格刚直,多次被贬,流放在外。③乡:通“向”,窗户。
【小题1】请简要说明首联写景的作用。
【小题2】这首诗情感丰富,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