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元和中,进士李贺善为歌篇。韩文公深所知重,于缙绅之间每加延誉,由此声华藉甚。时元相国稹年老,以明经擢第,亦攻篇什,常愿交结贺。一日,执贽造门,贺览刺不容,遽令仆者谓曰:“明经擢笫,何事来看李贺?”相国无复致情,惭愤而退。其后自左拾遗制策登科日当要路及为礼部郎中因议贺祖祢讳进不合应进士举。贺亦以轻薄为时辈所排,遂成轅轲。文公惜其才,为著《讳辩录》明之,然竟不成事。

——选自康軿《剧谈录》卷下

材料二

李藩侍郎尝缀李贺歌诗,为之集序。未成,知贺有表兄与贺笔砚之旧者,召之见,托以搜访所遗。其亼敬谢,且请曰:“某尽记其所为,亦见其多点窜者,请得所辑者视之当为改正。”李公喜,并付之,弥年绝迹。李公怒,复召诘之。其人曰:“某与贺中外,自小同处,恨其傲忽,常思报之,所得兼旧有者一时投于溷中矣。”李公大怒,叱出之,嗟恨良久。故贺诗篇什流传者少。

——选自张固《幽闲鼓吹》)

材料三

《剧谈录》:“元和中,进士李贺善歌诗,元相国稹年老,以明经擢第,常愿交结。执贽造门,贺览刺,遽令阍者谓曰:‘明经擢第,何事来看李贺?’相国惭愤而退。”按:元擢第既非迟暮,于贺亦称前辈,讵容执贽造门,反遭轻薄?小说之不根如此。

——选自王士禛《古夫于亭杂录》卷二

材料四

走马引

李贺

我有辞乡剑,玉锋堪裁云。

襄阳走马客,意气自生春。

朝嫌剑花净,暮嫌剑光冷。

能持剑向人,不解持照身。

材料五

剑客

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小题1】对上述材料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后自左拾遗制策/登科日当要路/及为礼部郎中因议贺祖祢讳进/不合/应进土举
B.其后自左拾遗制策登科/日当要路/及为礼部郎中因议贺/祖祢讳进不合/应进士举
C.其后自左拾遗制策登科/日当要路/及为礼部郎中/因议贺祖祢讳进/不合应进士举
D.其后自左拾遗制策登科日/当要路/及为礼部/郎中因议贺/祖祢讳进/不合应进士举
【小题2】对上述材料中加点词句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缙绅”,原指将笏板插于衣带,是旧时官宦的装束,转为官宦的代称。
B.“轅轲”,原指道路起伏不平,这里比喻朋友之间产生误会,发生矛盾。
C.“笔砚”,笔墨砚台是学习时的必备文具,也可以指在一起学习的同学。
D.“中外”,古代称父系血统的亲戚为“内”,父系血统之外的亲戚为“外”。
【小题3】对上述材料所作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李贺发现元稹在来信中暗含讥讽,所以一气之下拒绝与他会面。
B.韩愈欣赏李贺的才能,希望调解他和元稹的矛盾,但未能如愿。
C.李贺的表兄觉得李藩傲慢无礼,因而不愿为他整理搜集的资料。
D.李贺拒见元稹的传闻虽不可信,但反映了唐代注重进士科的风气。
【小题4】把上述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某尽记其所为,亦见其多点窜者,请得所辑者视之,当为改正。
(2)元擢第既非迟暮,于贺亦称前辈,讵容执贽造门,反遭轻薄?
【小题5】下列对李贺《走马引》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辞乡远游,仗剑独行,充分展现了襄阳走马客纵横洒脱、快意恩仇的风采。
B.“玉锋堪裁云”形容剑刃明净锋利,可以剪裁浮云,想象奇特,气势雄壮。
C.“朝嫌”与“暮嫌”互文见意,感叹宝剑虽锋利,却未能受到主人的重视。
D.同样是借剑抒情,李贺的《走马引》和贾岛《剑客》表达的情感并不相同。
【小题6】前人认为这首诗的主旨是“言己能持剑向人,而不能自照,所以不免于见嫌,感己不遇故云尔耳”。请结合材料一、二中所反映的诗人的性格和遭遇,对此做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注)
贾 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和“语不惊人死不休”是那两位诗人的自况?
A.孟郊、李白B.贺知章、杜甫C.贾岛、杜甫D.孟郊、陆游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8—9题。
雪晴晚望
贾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注)贾岛长安应举落第,与从弟释无可寄居长安西南圭峰草堂寺,这首诗大约写于此
时。  
8.题目为“晚望”,诗人具体“望”到了哪些景色?请简要叙述。(5分)
9.末尾两句写的是什么内容?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6分)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过山村

[唐]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注)①边烽:指边境的烽火。唐代边烽有两种:一种是报边境有事的紧急烽火,一种是报平安的烽火。这里指前者,亦即战火。②秦,指今陕西南部一带。

【小题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
【小题2】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感受写出了感情的变化,结合全诗简析之。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小题1】这首诗的首联前后两句各从什么角度描写?这一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分析。
【小题2】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请简要概括。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1)本诗中诗人的情绪是不断变化的,请简要分析其变化过程。
(2)本诗颔联写景很有特色,请作简要的赏析。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孟浩然
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访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文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两首诗同是写“不遇”,但在感情上,孟诗复杂,贾诗深沉。请对此简要分析。
(2)作者“不遇”隐者,而隐者形象自明。简要分析贾诗所用手法和隐者形象。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其山水田园诗境界空明,宁静幽美。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官至供奉翰林。因性格傲岸,不为权贵所容,使他对腐朽社会加深了认识,写下了抨击帝王权贵荒淫奢侈和控诉现实政治黑暗的诗篇。
C.七言古诗是长短随意、声律比较自由的诗体,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长恨歌》都是用这种诗体写成的杰作。
D.贾岛的诗,以清奇凄苦著名,大多是写自然景物和闲居情致。作诗刻苦求工,诗风清淡朴素。与孟郊齐名,有“郊瘦岛寒”之称。著有《长江集》。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水浒传》又叫《水浒》,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小说正面描写了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历史小说。
B.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是一部很有趣味的骑士小说,小说主人公堂吉诃德的游侠冒险行为非常滑稽,作品充满荒诞的喜剧性和能催人“含泪的笑”的悲剧性。
C.“推敲”一词源于韩愈为贾岛改诗的故事,后人用“推敲”来指斟酌字句,反复琢磨;“学富五车”源于《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形容书读得多,学问渊博;“才高八斗”中的“八斗”借指三国时富有文才的曹植。
D.古人纪年,主要有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两种。干支纪年,是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两两相配而成的一种纪年方法。2014年为农历甲午年,依次类推,2013年为农历癸巳年,2015年为农历乙未年。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