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苏武庙

(唐)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甲帐:汉武帝所造的帐幕。②茂陵:汉武帝的陵墓。③封侯印: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魂销”二字,真切传神地写出了在异域度过漫长岁月的苏武,骤见汉朝使者时,强烈复杂难以言表的激动心情。
B.颔联描述了两幅图画:一幅是望雁思归图,表现了苏武在胡地对祖国的思念;另一幅是荒塞归牧图,展现了苏武单调、孤寂的牧羊生活。
C.颈联先说“回日”再说“去时”,调整时空顺序,“化板滞为跳脱”,在意思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诗的动荡离合之美。
D.尾联运用多种手法:借喻,用“茂陵”喻指去世的汉武帝;化用,“逝川”是从“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化用而出。
【小题2】诗题为“苏武庙”,但诗中实写苏武庙的文字并不多,而是大量运用虚写来呈现内容。请问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赠蜀府将(注)

温庭筠

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

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

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

今日逄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

(注)原题下小注“蛮入成都,频著功劳”,指公元829年南诏入侵成都,蜀将抗击南诏有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十年前的秋天,诗人与蜀府将在边关分别,回想起来不禁感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
B.诗中用“汉节”的典故,表现了诗人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效忠国家的气节。
C.蜀府将在被射下来的雕身上辨认出自己的箭,这一细节表现了蜀府将的精湛武艺。
D.诗中极具边塞特色的意象,营造出压抑悲凉的氛围,也暗示蜀府将被闲置冷落的遭遇。
(2)本诗第四句“功名犹自滞吴钩”,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都使用了“吴钩”这一意象,请结合相关语句比较二者异同。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词,完成下面小题。

菩萨蛮

温庭筠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翦。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注)①水精:水晶。②颇黎:玻璃。③人胜:又叫花胜、春胜,是用彩纸或金箔剪刻而成的一种饰品,可以贴在屏风上,也可以戴在发髻上。④香红:代指好的面容。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水精帘里颇黎枕”一句虽仅列举出两件器物,但女子房中其他陈设的精致讲究由此便可想见,尤可见房主人情操的高雅美洁。
B.“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两句,紧承“暖香惹梦”而来,锦被上成双成对的鸳鸯,写出了女主人公的喜悦之情。
C.上阕的妙处全在借景物做烘托,写景都紧紧围绕着女主人公的生活和情绪落笔,以极其含蓄委婉的笔法暗示了女主人公的生活情状和心理活动。
D.下阕刻画人物时借物衬托,写女子的衣着、头饰,写她剪制春胜的活动,使她的孤单处境和悠悠梦思更加令人觉得可叹。
【小题2】这首词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全词分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1)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2)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商 山 早 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檞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小题1】选出与本诗颔联(第二联)结构相似的一项。(4分)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小题2】对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4分)
A.诗中形象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羁旅途中孤独而凄凉的内心世界。
B.全诗描绘出一幅远行途中的客子在初春拂晓时出发的情景。
C.诗的首联统摄全篇,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D.诗的中间两联纯粹是写景。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①,去时冠剑是丁年②。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甲帐:《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②丁年,壮年。
【小题1】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而本诗中的“销魂”却是另一种意蕴。请说说诗中“销魂”所指的内容。
【小题2】颔联描绘了两幅动人的画面,请简要概括两幅画面的内容。
【小题3】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小题。
商山早行
[唐]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释)①铎:马铃 ②杜陵:长安城南。这里指作者故乡。
【小题1】写出这首诗中押韵的字。
【小题2】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以“晨起”、“客行”点题,“悲故乡”点出诗的主旨所在。
B.颈联选取六种典型意象叠加而成,描写出寒冷凄清的早行画面。
C.颈联写眼前景色,槲叶、枳花等普通花树具有失灵与地方特色。
D.“明”字既写出枳花的花色纯白鲜亮,又暗示此时天色已经大亮。
【小题3】从情景关系角度,赏析尾联“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的表达效果。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小题。
过陈琳墓①
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②无主始怜君。
石麟③埋没藏春草,铜雀④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注释)
①陈琳墓:陈琳是“建安七子”之一,为曹操所器重,其墓址在今江苏省邳州市;
②霸才:即诗人自己; 
③石麟:石麒麟,陵墓前的石雕的神兽;
④铜雀:即铜雀台,曹操所建,故址在邺城(今河北临漳)。
【小题1】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颈联。
【小题2】诗中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经李征君故居
唐·温庭筠
露浓烟重草萋萋,树映阑干柳拂堤。一院落花无客醉,五更残月有莺啼。
芳筵想像情难尽,故榭荒凉路已迷。惆怅羸骖往来惯,每经门巷亦长嘶。
【注】李征君,温庭筠的挚友。征君:不受朝廷征召的隐士。
【小题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本诗从体裁上属于律诗。律诗通常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依次称首联、颈联、颔联、尾联,一般要求二、三两联对仗。
B.第一联展现了故居周围的环境:芳草萋萋,笼烟带露;树叶纷飞,柳条拂堤。
C.第三联承“无客醉”而来,抚今追昔,回想起当日宾朋满座、飞觞畅饮的欢乐情景,一切仿佛历历在目,而今故地重游,人事已非,神思恍惚间竟然迷失了路径。
D.尾联写自己乘坐的羸马熟悉道路,经过友人故居时就发出嘶鸣。直接描写诗人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无限哀思。
E. 全诗情景交融,诗人怀念友人的凄然之情已经渗透在前面的景物描写之中。
【小题2】有诗家评论:(温诗)写景如“一院落花无客醉,五更残月有莺啼”……真令人谡(sù,风声峻急)谡在耳,忽忽在目(《戟酒园诗话又编》)。结合全诗,请从表达技巧上简要赏析这两句诗。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