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泛江送客

杜甫

二月频送客,东津江欲平。

烟花山际重,舟楫浪前轻。

泪逐劝杯下,愁连吹笛生。

离筵不隔日,那得易为情。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照应标题,交代送客时间。“频”字写出送客次数之多,暗示别愁之浓。
B.次句点明送客的地点——东津,并且描绘出一幅春水上涨、江面欲平的画面。
C.颈联描写送客场面,渲染离愁:举杯劝客,泪逐杯落;耳畔闻笛,倍增离愁。
D.尾联照应前文“频送客”,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屡经别离,变得更加容易动情。
【小题2】颔联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淇上送赵仙舟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小题1】下列几项对诗歌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祖帐:古代送人远行,在郊外路旁为饯别而设的帷帐,亦指送行的酒筵。
B.作者感情经历了相逢时的欢愉,分别时的愁苦,分别后的惆怅这几个阶段。
C.“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这两句写到环境,表现出友人离去造成自己的空虚感、落寞感,而“日喜长河急”更加重了心绪的撩乱。
D.“解缆君已遥”,写船快,实则怨船快:“望君犹伫立”,一个“犹”写出了作者犹豫不决的心情。
【小题2】这首诗是如何表现诗人的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怀钟陵旧游

杜牧

滕阁中春绮席开,柘枝蛮鼓殷晴雷。

垂楼万幕青云合,破浪千帆阵马来。

未掘双龙牛斗气,高悬一榻栋梁材。

连巴控越知何有?珠翠沉檀处处堆。

注:①钟陵,今南昌。②柘枝:柘枝舞的简称。③高悬一榻:东汉陈善为太守,重徐稚才,平常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小题1】这首诗的首联、颔联中所描写的景物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小题2】颈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公安县怀古

杜甫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

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深秋。是年夏,土蕃进犯灵武、邠州,京城震动。杜甫因好友严武去世,便 离开蜀地到荆楚一带的公安县暂住。②此二句主要写了三国时刘备君臣的关系及吕蒙的战绩;“洒落”不受拘束。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古”,只有遗址,所以说“野旷”城在江边,所以说“江深”。
B.颔联中,“催”字将深秋季节里昼短夜长的自然情状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C.颈联“用典”,主要表现出了刘备君臣的和睦关系以及吕蒙的赫赫战功。
D.整首诗层次清晰明了,首叙古迹形胜,次写想象之景,后直抒怀古情思。
【小题2】请结合诗句分析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唐代: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①碛(qì)西:即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②火山:又名火焰山,在今新疆。赤亭、轮台均在新疆,李副使赴碛西经过此地。③祁连城:在甘肃省张掖县西南。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开篇即点明时令,以“火山”“赤亭”起笔,暗含一路珍重的送别之意。
B.诗人劝说李副使脱鞍稍驻,暂入酒家,饮酒话别,悲伤的惜别之情感人至深。
C.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功名只向马上取”语气坚决,这是诗人对李副使的勉励。
D.诗歌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并且有别于其他送别诗,令人耳目一新。
【小题2】本诗塑造了李副使“英雄一丈夫”的形象,请结合全诗从三个角度分析这一形象。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瀑布联句

香严闲禅师、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注:香严闲禅师,当时香严寺的一位高僧;李忱(公元810-859),即唐宣宗。唐宣宗曾经处境艰难,遁迹山林为僧。有一次与香严闲禅师同行,禅师说他吟诵瀑布得到一联诗,但后面的接不上了。宣宗愿意续成,于是禅师说出前两句,宣宗续出后两句,相联成篇。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辞劳”三字有强烈拟人化色彩,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活生生的性格,写出了瀑布在其形成过程中的曲折艰辛,表达了香严闲禅师对生活艰辛的感叹。
B.近看巨大的瀑布,跳珠倒溅,却又不能窥见其“出处”。惟有从远处望去,“遥看瀑布挂前川”时,才知道它来自云烟缭绕的峰顶,此句着重表现瀑布气象的高远。
C.前两句写瀑布经历不凡和气象高远,刻画出其性格最突出的特征,同时酝足豪情,为后两句充分蓄势。
D.后两句“岂能”与“终归”前后呼应,表现出一往无前的信心和决心。“作波涛”三字极其形象,令人如睹恣肆浩瀚、白浪如山的海涛景象。
【小题2】本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各题。

惜 花

韩偓

皱白离情高处切,腻红愁态静中深。

眼随片片沿流去,恨满枝枝被雨淋。

总得苔遮犹慰意,若教泥污更伤心。

临轩一盏悲春酒,明日池塘是绿阴。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煞白”“腻红”均指代花朵,“离情”、“愁态”写残花的心理。前者用“高处切”形容那种紧迫的危殆感,后者用“静中深”传达那种脉脉无语的愁思。
B.颔联以诗人感受写景,寓情于景。眼睛追随着坠落的花瓣顺流而去,再抬头望见残留在枝上的花朵还在遭受风雨推残。这满目狼藉的景象,怎不教人满怀怅恨?
C.颈联设想落花的两种遭遇:青苔遮蔽和污泥沾染。两句诗一放一收,波澜顿挫,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落花命运的深切关怀和悼惜。
D.全诗虚实结合,层次分明地展现了春去花落的过程。诗人借花寄慨,将咏物、抒情融为一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小题2】全诗围绕“惜”字,唱出一曲春去花落的挽歌。请从内容上加以分析。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羲之,逸少。父旷,淮南太守。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起家秘书郎,累迁长史。后乃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尝诣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義之齐名,而義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征之。年五十九卒,赠金紫光禄大夫。

(《晋书•王羲之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
B.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
C.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
D.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也称“表字、小字”,古人名之外的称谓。中国古代是礼法社会,男子成年后要在社会上行走,如直呼其名视为不敬,故男子在18岁成人举行冠礼之时,由父母或师长赐字。字与名一般在意义上有同义、近义、相关或相反的关系。
B.隶书,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C.累迁:表示多次调动;迁,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降职等。
D.癸丑,指我国传统的干支纪年中的“癸丑年”,古人常用“天干”(甲、乙、丙、丁等)十个字和“地支”(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以60为周期,周而复始,循环使用。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长大成人后,他很善于辩论,以性情耿直而著称,其所写隶书为古今天下第一,深受其伯父王敦、王导看重。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当时在会稽的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申述自己的志向。
C.王羲之的书法为世人所推崇,他在其学生家的矮桌上写的字被学生的父亲误刮去,那位学生懊悔了好几天,在一老太婆卖的竹扇上写字,人们都争着购买。
D.王羲之率真任性狂放,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言谈之间常认为自己的楷书和草书成就应该在钟繇、张芝之上。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2)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
当前题号:8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李白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注释]①王历阳:指历阳姓王的县丞。当时李白在历阳访问。②语出陶渊明诗“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陶渊明曾用头巾滤酒,滤后又戴上。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县丞设宴招待李白,正值大雪纷飞之时,大地一片雪白,风色寒厉。
B.王县丞不喝酒,简直要笑死陶渊明:李白对王县丞的讥笑很是风趣。
C.颈联意在说陶渊明如果不喝酒,那也是浪抚了一张素琴,虚栽了五株翠柳。
D.尾联两句既是通过用典来嘲笑王县丞,也是以激将的方法劝他痛快饮酒。
【小题2】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有着李白极为鲜明的个性特色,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①(有删改)

陆贽(唐)

右,臣闻:作法于凉,其弊犹贪;作法于贪,弊将安救?示人以义,其患犹私;示人以私,患必难弭。故圣人之立教也,贱货而尊让,远利而尚廉。天子不问有无,诸侯不言多少。百乘之室,不畜聚敛之臣。夫岂皆能忘其欲贿之心哉?诚惧贿之生人心而开祸端,伤风教而乱邦家耳。是以务鸠敛②而厚其帑椟③之积者,匹夫之富也。务散发而收其兆庶之心者,天子之富也。天子所作,与天同方:生之长之,而不侍其为;成之收之,而不私其有;付物以道,混然忘情。取之不为贪,散之不为费;以言乎体则博大以言乎术则精微亦何必挠废公方崇聚私货降至尊而代有司之守辱万乘以效匹夫之藏。亏法失人,诱奸聚怨,以斯制事,岂不过哉!

今之琼林、大盈,自古悉无其制。传诸耆旧之说,皆云创自开元。贵臣贪权,饰巧求媚,乃言郡邑贡赋用,盍各区分?税赋当委之有司,以给经用,贡献宜归乎天子,以奉私求。玄宗悦之,新是二库。荡心侈欲,萌柢于兹。迨乎失邦,终以饵寇。《记》曰:“货悖而入,必悖而出。”岂非其明效欤!

陛下嗣位之初,务遵理道。敦行约俭,斥远贪饕。虽内库旧藏,未归太府,而诸方曲献,不入禁闱。清风肃然,海内丕变。近以寇逆乱常,銮舆外幸,既属忧危之运,宜增儆励之诚。臣昨奉使军营,出游行殿,忽睹右廊之下,榜列二库之名,矍然若惊,不识所以,何则?天衢尚梗,师旅方殷。疮痛呻吟之声,噢咻未息;忠勤战守效,赏赉未行。而诸道贡珍,遽私别库。万目所视,孰能忍怀?试询候馆之吏,兼采道路之言,果如所虞,积憾已甚。顷者六师初降,百物无储,外扦凶徒,内防危蝶,昼夜不息,将五旬,冻馁交侵,死伤相枕,毕命同力,竟夷大艰。良以陛下不厚其身,不私其欲,绝甘以回卒伍,辍食以啖功劳。今者攻围已解,衣食己丰,而谣言方兴,军情稍阻。岂不以勇夫恒性,嗜货矜功,其患难既与之同忧,而好乐不与之同利,苟异恬默,能无怨?此理之常,固不足怪。《记》曰:“财散则民聚,财聚则民散。”岂非其殷鉴欤?

陛下诚能近想重围之殷忧,追戒平居之专欲,凡在二库货贿,尽令出赐有功,每获珍华,先给军赏。如此,乱必靖,贼必平,徐驾六龙,旋复都邑,天子之贵,岂当忧贫!是散其小储而成其大储,损其小宝而固其大宝也。

注:①783年,长安发生兵变,唐德宗仓皇逃至奉天。次年,德宗将各道贡献的物品收藏于行宫“琼林”、“大盈”二库。②鸠敛,聚敛。③帑(tǎng)椟,代指私人的。帑,储藏金帛的府库。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患必难   弭:消除
B.欲贿之心哉 贿:贿赂
C.将五旬    迨:达到,等到
D.能无怨咨   咨:叹息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言郡邑贡赋用 若属皆且为
B.忠勤战守效    仰观宇宙
C.如此,乱必靖  于其身也,耻师焉
D.是散其小储而成其大储  欲以生劫之
【小题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状,古代的一种文体,源于汉代,有行状和呈状之分。本文属于呈状,系臣僚向皇帝说明情况、反映问题,是奏议的一种。
B.右,唐时公文的程式。凡进状,先摘录事由,写在正文的前面,正文的开头,冠上一个“右”字,表示文中所论述的,就是前列事件。
C.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D.《记》,《礼记》的简称。《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与《诗经》《尚书》《论语》《周易》合称为“五经”。
【小题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以言乎体则博大/以言乎术则精微/亦何必挠废公方/崇聚私货/降至尊而代有司之守/辱万乘以效匹夫之藏。
B.以言乎/体则博大/以言乎/术则精微/亦何必挠废公/方崇聚私货/降至尊而代有司之守/辱万乘以效匹夫之藏。
C.以言乎体则博大/以言乎术则精微/亦何必挠废公/方崇聚私货/降至尊而代有司之/守辱万乘/以效匹夫之藏。
D.以言乎/体则博大/以言乎/术则精微/亦何必挠废公方/崇聚私货/降至尊而代/有司之守辱万乘/以效匹夫之藏。
【小题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唐玄宗仿效古人建“琼林”、“大盈”二库,骄奢淫逸之心,就此发芽生根。陆贽上书陈事,劝说玄宗将“琼林”、“大盈”二库中的财物全部拿出来赏赐给有功的人。
B.文章开篇以两种“富”作对比,阐明天子应本圣人的遗教“务散发而收其兆庶之心”,否则必将造成“开祸端”、“乱邦家”的严重危害。
C.文章第三段陆贽结合君主的行为,充分指陈得失、剖析利害,点明“财散则民聚,财聚则民散”的旨意。
D.文章创造性地融散入群,使骈散完美结合,既保存了骈体整炼、排比、节奏鲜明之特色,又兼有散体流美、疏畅、意气贯注之优点,是一种散文化的新骈体。
【小题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生之长之,而不恃其为;成之收之,而不私其有。
(2)试询候馆之吏,兼采道路之言,果如所虞,积憾己甚。
(3)绝甘以同卒伍,辍食以啖功劳。
当前题号:10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