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各题。

惜 花

韩偓

皱白离情高处切,腻红愁态静中深。

眼随片片沿流去,恨满枝枝被雨淋。

总得苔遮犹慰意,若教泥污更伤心。

临轩一盏悲春酒,明日池塘是绿阴。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煞白”“腻红”均指代花朵,“离情”、“愁态”写残花的心理。前者用“高处切”形容那种紧迫的危殆感,后者用“静中深”传达那种脉脉无语的愁思。
B.颔联以诗人感受写景,寓情于景。眼睛追随着坠落的花瓣顺流而去,再抬头望见残留在枝上的花朵还在遭受风雨推残。这满目狼藉的景象,怎不教人满怀怅恨?
C.颈联设想落花的两种遭遇:青苔遮蔽和污泥沾染。两句诗一放一收,波澜顿挫,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落花命运的深切关怀和悼惜。
D.全诗虚实结合,层次分明地展现了春去花落的过程。诗人借花寄慨,将咏物、抒情融为一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小题2】全诗围绕“惜”字,唱出一曲春去花落的挽歌。请从内容上加以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7-20 08:47: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元胄,河南洛阳人,魏昭成帝之六代孙也。胄少英果,多武艺,美须眉,有不可犯之色。周齐王宪见而壮之,引致左右。隋文帝初被召入,将受顾托,先呼胄,次命陶澄,并委以腹心,恒宿卧内。及为丞相,每典军在禁中,又引弟威俱入侍卫。
周赵王招谋害帝,帝不之知,乃将酒肴诣其宅。赵王引帝入寝室左右不得从唯杨弘与胄兄弟坐于户侧赵王令其二子进瓜因将刺帝及酒酣赵王欲生变以佩刀刺瓜连啖帝将为不利。胄进曰:“相府有事,不可久留。”赵王呵之曰:“我与丞相言,汝何为者!”叱之使却。胄瞋目愤气,扣刀入卫。赵王问其姓名,胄以实对。赵王曰:“汝非昔事齐王者乎?诚壮士也!”因赐之酒,曰:“吾岂有不善之意邪?卿何猜警如是!”赵王伪吐,将入后阁,胄恐其为变,扶令上座,如此者再三。赵王称喉干,命胄就厨取饮,胄不动。会滕王逌后至,帝降阶迎之,胄耳语劝帝速去。帝犹不悟,曰:“彼无兵马,复何能为?”胄曰:“兵马悉他家物,一先下手,大事便去。胄不辞死,死何益邪?”复入坐。胄闻屋后有被甲声,遽请曰:“相府事殷,公何得如此?”因扶帝下床,趣而去。赵王将追帝,胄以身蔽户,王不得出。帝及门,胄自后而至。及诛赵王,赏赐不可胜计。
帝受禅,封武陵郡公,拜左卫将军。寻迁右卫大将军。帝从容曰:“保护朕躬, 成此基业,元胄功也。”历豫、亳、淅三州刺史。时突厥屡为边患,朝廷以胄素有威名,拜灵州总管,北夷甚惮焉。
蜀王秀之得罪,胄坐与交通,除名。炀帝即位,不得调。时慈州刺史上官政坐事徙岭南,将军丘和亦以罪废。胄与和有旧,因数从之游。酒酣,谓和曰:“上官政诚壮士也,今徙岭表,得无大事乎?”因自拊腹曰:“若是公者,不徒然矣!”和明日奏之,胄竟坐死。于是征政为骁骑将军。拜和代州刺史。
(节选自《北史·元胄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赵王引帝入寝室 / 左右不得从 / 唯杨弘与胄兄弟坐于户侧 / 赵王令其二子进瓜 / 因将刺帝 /
及酒酣 / 赵王欲生变 / 以佩刀刺瓜连啖 / 帝将为不利
B.赵王引帝入寝室 / 左右不得从 / 唯杨弘与胄兄弟坐于户侧 / 赵王令其二子 / 进瓜因将刺 /
帝及酒酣 / 赵王欲生变 / 以佩刀刺瓜 / 连啖帝 / 将为不利
C.赵王引帝入寝室 / 左右不得从 / 唯杨弘与胄兄弟坐于户侧 / 赵王令其二子进瓜 / 因将刺帝 /
及酒酣 / 赵王欲生变 / 以佩刀刺瓜 / 连啖帝 / 将为不利
D.赵王引帝入寝室 / 左右不得从 / 唯杨弘与胄兄弟坐于户侧 / 赵王令其二子 / 进瓜因将刺帝 /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帝,古代皇帝谥号之一。谥号含有表扬、批评、同情的不同类别,“文帝”“武帝”属表扬类,后文的“炀帝”属批评类。
B.因为帝王所居之地门禁森严,臣民不得任意出入,所以皇宫又可以称作“禁中”或者“禁内”。
C.受禅,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后来指王朝更迭,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
D.“封武陵郡公”和“若是公者”中的“公”都是古代爵位名。中国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爵,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不尽相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胄出生世家,年少时便有英才。他年纪轻轻,就练就一身武艺,且容貌非凡,威风凛凛,齐王见其人才难得,便招致身边。
B.元胄勇悍孔武,危难中刚毅果敢。他在赵王宴请文帝的“鸿门宴”中,毅然闯入内室,气壮如牛,怒目圆睁,大有樊哙之风。
C.元胄处事机警,随时保持警惕性。他察言观色,发现赵王假装呕吐,是欲伺机谋杀,便扶文帝至上座,巧妙履行了护主之责。
D.元胄功勋卓著,先后受封升迁。他不仅护驾有功,深得帝心感激;而且威名远播,就连多次入侵的外族人,也因此很是忌惮。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胄闻屋后有被甲声,遽请曰:“相府事殷,公何得如此?” 因扶帝下床,趣而去。
(2)胄与和有旧,因数从之游。酒酣,谓和曰:“上官政诚壮士也,今徙岭表,得无大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