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公安县怀古

杜甫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

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深秋。是年夏,土蕃进犯灵武、邠州,京城震动。杜甫因好友严武去世,便 离开蜀地到荆楚一带的公安县暂住。②此二句主要写了三国时刘备君臣的关系及吕蒙的战绩;“洒落”不受拘束。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古”,只有遗址,所以说“野旷”城在江边,所以说“江深”。
B.颔联中,“催”字将深秋季节里昼短夜长的自然情状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C.颈联“用典”,主要表现出了刘备君臣的和睦关系以及吕蒙的赫赫战功。
D.整首诗层次清晰明了,首叙古迹形胜,次写想象之景,后直抒怀古情思。
【小题2】请结合诗句分析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7-19 09:45: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岁暮①
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小题1】下列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诗题“岁暮”二字,在直观上有一种“岁云暮矣多北风”的凄凉之感,给全诗定了一种低沉的调子,罩上一层黯淡的色彩。
B.“还用兵”之“还”字,有仍然之意,说自己虽避地西蜀,暂得一席安身之所,没想到这里仍有战争。虽是平常用字,却耐人咀嚼。
C.颔联警策生动,前句写雪岭,后句写江城;前句写吐蕃,后句写唐军;两句写作者亲见亲闻;一远一近,概括而形象地写出吐蕃来势之猛和在社会上引起的震动。
D.颔联中“烟尘”、“鼓角”运用了比喻手法,写战争的烽烟笼罩了雪岭,鼓角声声也震动了江城。
E.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这两句既指吐蕃入侵以来的情况,又是对时局的高度概括。
【小题2】诗家认为“寂寞壮心惊”一语关情,这一句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