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泛江送客

杜甫

二月频送客,东津江欲平。

烟花山际重,舟楫浪前轻。

泪逐劝杯下,愁连吹笛生。

离筵不隔日,那得易为情。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照应标题,交代送客时间。“频”字写出送客次数之多,暗示别愁之浓。
B.次句点明送客的地点——东津,并且描绘出一幅春水上涨、江面欲平的画面。
C.颈联描写送客场面,渲染离愁:举杯劝客,泪逐杯落;耳畔闻笛,倍增离愁。
D.尾联照应前文“频送客”,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屡经别离,变得更加容易动情。
【小题2】颔联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7-18 08:43: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蓝田崔氏庄
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①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②仔细看。
注 ①倩:请别人代自己做事。②茱萸:古代风俗,九月初九日,佩茱萸囊可以去邪辟恶,益寿延年。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老去”停顿,为一层,“悲秋”停顿,为一层,“强自宽”又停顿,又为一层;“兴来”停顿,为一层,“今日”停顿,为一层,“尽君欢”又停顿,又为一层。诗意层层变化,错落有致。
B.“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写出了诗人在重阳节来了兴致,一定要和“你们”尽欢而散,表现出诗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乐观旷达。
C.王隐《晋书》:“孟嘉为桓温参军,九日游龙山,风至,吹嘉帽落,温命孙盛为文嘲之。”杜甫曾授率府参军,此处以孟嘉自比,合乎身份。然而孟嘉落帽显出名士风流蕴藉之态,而杜甫此时心境一样,说是“笑倩”,透诗人骨子里的风流洒脱。
D.“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用“蓝水”、“玉山”相对,色泽淡雅;用“远”、“高”拉出开阔的空间;用“落”、“寒”稍事点染,既标出深秋的时令,又令读者有高危萧瑟之感。诗句豪壮中带几分悲凉,雄杰挺峻,笔力拔山。
E. “醉把茱萸仔细看”。”一“醉”字,妙绝。“醉”字却将全篇精神收拢,鲜明地刻画出诗人此时的情态:虽已醉眼蒙眬,却仍盯住手中茱萸细看,不置一言,却胜过万语千言。
【小题2】前人认为此诗“字字亮,笔笔高”,诗人的满腹忧情,却以壮语写出,你认为诗人在诗句中抒写了哪些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