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终南山

王 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太乙:终南山主峰。天都:天帝所居之处,此指长安。分野:古代以星宿分野,凡地上某一区域,都划在星空某一分野之内。终南山一带属井宿分野。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用夸张的手法写出终南山高峻雄伟、气势磅礴,与天相接、与海相连。
B.颔联写烟云变灭,诗人入山回望,白云弥漫,青霭蒙蒙。移步换形,意境朦胧。
C.颈联中诗人立足“中峰”,用天气变化不定时雨时晴来表现千岩万壑的千姿百态。
D.本诗思路清晰,先“遥看全景”,再写入山所见与“中峰观变”;最后则展望远景。
【小题2】对于尾联,历来有不同的评价:有人认为它“与通体不配”;也有人认为此联“见山远而人寡也,非寻常写景可比”。你认同哪一种?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送杨山人归嵩阳

高适

不到嵩阳动十年,旧时心事已徒然。

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

夷门二月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

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

山人好去嵩阳路,惟余眷眷长相忆。

注:①动:近。②传说尧时有老人击壤于道,歌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老人所唱的歌,后人称《击壤歌》。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近十年未到嵩阳,人事变迁,老友难见,诗人的心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B.五、六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节、地点,景象凄凉残败,使诗人不由得泪下沾衣。
C.诗歌中说的“不我招”,体现出诗人对杨山人自在超然的田园隐居生活的欣羡。
D.“眷眷”指反顾的样子。诗人用这一叠词形象地表达了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之情。
【小题2】直抒胸臆是高适诗歌的主要特点,除此之外,本诗还用了哪些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彫武,中山北平人也,家世寒微。好学,精力绝人,负卷从师,不远千里。遍通“五经”,尤明“三传”。弟子远方就业者以百数,诸儒服其强辩。齐神武召入霸府,令与诸子讲说。乾明初,累迁平原太守,赃贿失官。武成即位,以旧恩,除通直散骑常侍。琅邪王俨求博士有司以彫武应选时号得人历泾州刺史散骑常侍。及帝侍讲马敬德卒,入授经书。帝甚重之,以为侍讲,与侍书张景仁并被尊礼,同入华元殿,共读《春秋》。加国子祭酒、假仪同三司,待诏文林馆。

以景仁宗室,自托于其亲何洪珍,公私之事,彫武常为其指南。与张景仁号二张博士。时穆提婆、韩长鸾与洪珍同侍帷幄,知彫武为洪珍谋主,忌恶之。寻侍中,加开府,奏度支事。大被委任,言多见从,特敕奏事不趋,呼为博士。

彫武自以出于微贱,致位大臣,励精在公,有匪躬之节。议论无所回避,左右纵恣之徒,必加禁约。数讥切宠要,献替帷扆,帝亦深倚仗之。方委以朝政,彫武便以澄清为己任,意气甚高。尝在朝堂谓郑子信曰:“向入省中,见贤家唐令处分,极无所以。若作数行兵帐,彫武不如邕;若致主尧、舜,身居稷、契,则邕不如我。”

长鸾等图之。及与侍中崔季舒、黄门侍郎郭遵谏幸晋阳,为长鸾所谮,诛。临刑,帝使段孝言诘之。彫武曰:“臣起自诸生,光宠隆洽。今者之谏,臣实首谋,意善功恶,无所逃死。愿陛下珍爱金玉,开发神明,数引贾谊之伦,语其政道,令听览之间,无所拥蔽,则臣虽死,犹生之年。”因歔欷流涕,俯而就戮,左右莫不怜而壮之。

子德冲等徙北边。南安王思好之反,德冲及弟德揭俱死。德冲聪敏好学,以帝师之子,早见旌擢,位中书舍人。其父之戮,德冲并在殿廷就执,目见冤酷,号哭,殒绝于地,久之乃苏。

(《北史·张彫武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赃贿失官 坐:因为
B.入授经书 乃:于是
C.寻侍中 除:免官
D.长鸾等图之   阴:暗中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张彫武出身贫贱,读书勤奋而有成效,他通晓“五经”和“三传”,很多读书人都佩服他强大的论辩能力。
B.张彫武自托于他的亲戚何洪珍,不论公事私事,张彫武常常为他出谋划策。穆提婆、韩长鸾知道此事后,妒忌讨厌他。
C.张彫武认为自己出身微贱,蒙受皇恩而做了大臣,就应该报效朝廷。他在朝堂上议论得失,不加回避,多次抨击权贵。
D.张彫武被杀,他的儿子德冲和德揭一并在殿廷被捉,亲眼看见冤枉无罪而被施以刑戮,昏死在地上,很久才苏醒过来。
【小题3】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琅邪王俨求博士有司以彫武应选时号得人历泾州刺史散骑常侍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歔欷流涕,俯而就戮,左右莫不怜而壮之。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当前题号:3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尧雄,字休武,上党长子人也。祖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骁果,善骑射,轻财重气,为时辈所重。永安中,拜宣威将军、给事中、持节慰劳恒燕朔三州大使。仍为都督,从叱列延讨刘灵助,平之,拜镇东将军、燕州刺史,封城平县伯,邑五百户。义旗初建,雄随尔朱兆败于广阿,遂率所部据定州以归高祖。时雄兄杰尔朱兆用为沧州刺史至瀛州知兆败亦遣使归降高祖以其兄弟俱有诚款便留杰行瀛州事寻以雄为车骑大将军瀛州刺史以代杰进爵为公增邑五百户。于时禁网疏阔,官司相与聚敛,唯雄义然后取,复能接下以宽恩,甚为吏民所怀附。梁将李洪芝、王当伯袭破平乡城,侵扰州境。雄设伏要击,生擒洪芝、当伯等,俘获甚众。梁司州刺史陈庆之复率众逼州城,雄出与战,身被二创,壮气益厉,庆之败,弃辎重走。后庆之复围南荆州,雄曰:“白苟堆,梁之北面重镇,因其空虚,攻之必克,彼若闻难,荆围自解,此所谓机不可失也。”遂率众攻之,庆之果弃荆州来。未至,雄陷其城,擒梁镇将苟元广,兵二千人。梁以元庆和为魏王,侵扰南境。雄率众讨之,大破庆和于南顿。寻与行台侯景破梁楚城。雄虽武将,而性质宽厚,治民颇有诚信,为政去烦碎,举大纲而已。抚养兵民,得其力用。在边十年,屡有功绩,豫人于今怀之。又爱人物,多所施与,宾客往来,礼遗甚厚,亦以此见称。兴和三年,征还京师,寻领司、冀、瀛、定、齐、青、胶、兖、殷、沧十州士卒十万人,巡行西南,分守险要。四年,卒于邺,时年四十四。赠使持节、都督青徐胶三州军事、大将军、司徒公、徐州刺史,武恭。子师

(节选自《北齐书·尧雄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雄兄杰/尔朱兆用为沧州刺史/至瀛州/知兆败/亦遣使归降高祖/以其兄弟俱有诚/款便留杰行瀛州事/寻以雄为车骑大将军/瀛州刺史以代杰/进爵为公/增邑五百户/
B.时雄兄杰/尔朱兆用为沧州刺史/至瀛州/知兆败/亦遣使归降/高祖以其兄弟俱有诚/款便留杰行瀛州事/寻以雄为车骑大将军/瀛州刺史/以代杰进爵为公/增邑五百户/
C.时雄兄杰/尔朱兆用为沧州刺史/至瀛州/知兆败/亦遣使归降高祖/以其兄弟俱有诚款/便留杰行瀛州事/寻以雄为车骑大将军/瀛州刺史/以代杰进爵为公/增邑五百户/
D.时雄兄杰/尔朱兆用为沧州刺史/至瀛州/知兆败/亦遣使归降/高祖以其兄弟俱有诚款/便留杰行瀛州事/寻以雄为车骑大将军/瀛州刺史以代杰/进爵为公/增邑五百户/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持节指朝廷使臣奉命出行,执符节以为凭证,象征皇帝与国家,行使相关权力。
B.县伯在文中是爵位名,地位在县侯之下,周代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C.谥是古代按死者生平事迹进行评定给予褒扬的称号,有朝廷颁赐与私谥之分。
D.嗣有接续、继承等意思。在文中指(经皇上恩准)儿子继承父亲的君位或职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尧雄勇猛刚毅、长于骑射。他沿袭担任都督,跟从叱列延攻打刘灵助,获胜后被授任镇东将军、燕州刺史,赐爵为城平县伯,食邑五百户。
B.尧雄善于用兵,解除荆州之围。梁司州刺史陈庆之围攻南荆州,他主张攻打白苟堆,不仅解除了荆州之围,而且攻克了白苟堆,生擒梁将苟元广。
C.尧雄勇猛善战,安定国家边境。梁朝授命元庆和为魏王,侵扰南境。尧雄统帅行台侯景等众人反击,在南顿打败元庆和,不久又攻下楚城。
D.尧雄治理有方,不同于一般武将。他品性宽厚,治民极讲诚信,为政去繁就简,只注重大事,抚育教养士兵百姓,得其所用,豫州人很怀念他的功绩。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唯雄义然后取,复能接下以宽恩,甚为吏民所怀附。
(2)梁司州刺史陈庆之复率众逼州城,雄出与战,身被二创,壮气益厉,庆之败,弃辎重走。
当前题号:4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听颖师琴歌

[唐]李贺

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

芙蓉叶落秋鸾离,越王夜起游天姥。

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牵白鹿。

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

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

古琴大轸长八尺,峄阳老树非桐孙。

凉馆闻弦惊病客,药囊暂别龙须席。

请歌直请卿相歌,奉礼官卑复何益。

【小题1】《听颖师琴歌》是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代表作之一,本诗前八句描写________,后八句叙写_________。
【小题2】文字是无声的,却能够生动刻画有声的音乐,在《听颖师琴歌》中,李贺是如何表现古琴的音乐魅力的?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下面对这首唐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转”和“日”用得巧妙,山色苍翠,“转”字形象地写出了山色因季节而变的动态;秋水潺湲,“日”字让流动的水带给人始终如一的守恒之感。
B.颔联写诗人在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日暮蝉鸣。柴门表现田园隐居生活;倚杖临风,则表现了诗人安闲潇洒的意态。
C.颈联运用白描手法表现夕阳将落,炊烟初升的情景,渡头临水边,墟里在陆地,落日属自然,炊烟属人事,景物的选取颇有匠心。
D.尾联用典,诗人自比楚狂接舆,塑造出完全不同于颔联的狂士形象,以此表现自己与裴迪痛饮狂歌,相酬为乐的情景。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通过环境的“清”“寒”,烘托心境的悲凉。写“独宿”之前先写“独宿”的氛围、感受和心情。
B.诗人留宿幕府,悲从中来,从诗文内容看诗人产生悲情的原因有官场失意、思乡情浓、战乱未平、身世凄凉。
C.“关塞萧条行路难”,就是那重重心事之一。思家、忆弟之情有增无已,因为他还是没有办法回到洛阳。
D.整首诗歌,在立意构思、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范宁字武子,少笃学,多所通览。简文帝为相,将辟之,为桓温所讽,遂寝不行,温薨后,始解褐为余杭令。在县兴学校,养生徒,洁己修礼,志行之士莫不宗之。期年之后,风化大行。自中兴已来,崇学敦教,未有如宁者也。

在职六年,迁临淮太守,封阳遂乡侯。顷之,征拜中书侍郎。在职多所献替,有益政道。时更营新庙,博求辟雍、明堂之制,宁据经传奏上,皆有典证。孝武帝雅好文学,甚被亲爱,朝廷疑议,辄诰访之,宁斥朝士,直言无讳。王国宝,宁之甥也,以谄媚事会稽王道子,惧为宁所不容,乃相驱扇,因被疏隔。求补豫章太守帝曰豫章不宜太守何急以身试死邪不信卜占固请行临发上疏陈时政所启多合旨。宁在郡又大设庠序,遣人往交州釆磬石,以供学用,改率旧制,不拘常宪。远近至者千余人,资给众费,一出私禄。并取郡四姓子弟,皆充学生,课续五经。又起学台,功用弥广。江州刺史王凝之上言曰:“太守臣宁入参机省,出宰名郡,而肆其奢浊。宗庙之设,各有品秩,而宁自置家庙。宁若以古制宜崇,自当条上,而敢专擅,惟在任心。愿出臣表下太常,议之礼典。”诏曰:“若范宁果如凝之所表者,岂可复宰郡乎!”以此抵罪。子泰时为天门太守,弃官称诉。帝以宁所务惟学,事久不判。会赦,免罪。

初,宁尝患目痛,就中书侍郎张湛求方,湛因嘲之曰:“古方,用损读书一,减思虑二,专内视 三,简外观四,旦晚起五,夜早眠六。修之一时,近能数其目睫,远视尺捶之余。长服不已,洞见墙壁 之外。非但明目,乃亦延年。”既免官,家于丹阳,犹勤经学,终年不辍。年六十三,卒于家。

(节选自《晋书•范宁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求补豫章太守/帝曰/豫章不宜太守/何急以身试死邪/宁不信卜占/固请行/临发/上疏陈时政/所启多合旨/
B.求补豫章太守/帝曰/豫章不宜/太守何急以身试死邪/宁不信卜占/固请行/临发/上疏陈时政/所启多合旨/
C.求补豫章太守/帝曰/豫章不宜/太守何急以身试死邪/宁不信/卜占固请行/临发/上疏陈时政/所启多合旨/
D.求补豫章太守/帝曰/豫章不宜太守/何急以身试死邪/宁不信/卜占固请行/临发/上疏陈时政/所启多合旨/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褐,也称“释褐”,意为脱去粗布衣服,比喻入仕为官。“褐”指粗布衣服。
B.太常,古代设置的官职,原来属九卿之一,掌管国家祭祀、礼乐等礼仪事务。
C.庠序,古代的学校,在殷商时期称“序”,在周代称“庠”,后来也泛指学校。
D.经传,儒家典籍与传的统称,“经”是儒家典籍,“传”是史籍中的人物传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宁尊崇儒礼,重视教化。任余杭令,他兴办学校,施行礼教,效果良好;任豫章太守,实行多项举措授学。
B.范宁为官耿直,不避亲属。他指斥朝中的官员,直率而言,无所隐讳;对巴结会稽王司马道子的亲外甥王国宝也毫不留情地予以指斥。
C.范宁忠于职守,受到信任。在中书侍郎任上,他提出许多有益政事的建议:朝廷有疑难议题,孝武帝常向他咨询。
D.范宁专心好学,读书勤奋。他年少阅读广泛,后免官在家仍勤读经典,张湛给他开的药方也侧面反映他读书勤奋。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简文帝为相,将辟之,为桓温所讽,遂寝不行。
(2)宁若以古制宜崇,自当条上,而敢专擅,惟在任心。
当前题号:8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程骏,字驎驹,少孤贫,居丧以孝称。师事刘延明,性机敏好学,昼夜无倦。延明谓门人曰:“举一隅而以三隅反者,此子亚之也。”骏白延明曰:“今名教之儒咸谓老庄其言虚诞不切实要不可以经世骏为不然夫老子著抱一之言庄生申性本之旨若斯者可谓至顺矣。”延明曰:“卿年尚幼,言若老成,美哉!”由是声誉益播。皇兴中,除高密太守。尚书李敷奏骏史才,留平城。献文屡引骏与论《易》、《老》义,谓群臣曰:“朕与此人言,意甚开畅。”问骏年,对曰:“六十一。”帝曰:“昔太公老而遭文王,卿今遇朕,岂非早也?”骏曰:“臣虽才谢吕望,陛下尊过西伯。觊天假余年,竭《太公兵法》之效。”延兴末,高丽王琏求纳女于掖庭,假骏散骑常侍,赐爵.安丰男,持节如高丽迎女。骏至平壤城,琏谬言女丧。骏与琏往复经年,责琏以义方。琏不胜其忿,遂断骏及从者酒食,欲逼辱之,惮魏而不敢害。会献文崩,乃还。初,迁神主于太庙,庙中执事官例皆赐爵。群臣咸以为今宜依旧,骏独以为不可,表曰:“汉祖有约,非功不侯。未见预事于宗庙,而获赏于疆土。”书奏,从之。文明太后谓群臣曰:“言事,固当正直而准古典,安可依附暂时旧事乎!”诏曰:“骏历官清慎,言事每惬。门无挟货之宾,室有怀道之士。可赐帛六百匹,旌其俭德。”骏悉散之亲旧。性介直,不竞时荣。太和九年正月病笃,遗命曰:“吾存尚俭薄,岂可没为奢厚哉?可敛以时服,明器从古。” 及卒,孝文、文明太后伤惜之。赠曲安侯,谥曰宪。

(节选自《北史·程骏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名教之儒/咸谓老庄其言/虚诞不切实要/不可以经世/骏为不然/夫老子著抱一之言/ 庄生申性本之旨/若斯者/可谓至顺矣
B.今名教之儒/咸谓老庄其言虚诞/不切实要/不可以经世/骏为不然/夫老子著抱一之言/ 庄生申性本之/旨若斯者/可谓至顺矣
C.今名教之儒/咸谓老庄其言虚诞/不切实要/不可以经世/骏为不然/夫老子著抱一之言/ 庄生申性本之旨/若斯者/可谓至顺矣
D.今名教之儒/咸谓老庄其言/虚诞不切实要/不可以经世/骏为不然/夫老子著抱一之言/ 庄生申性本之/旨若斯者/可谓至顺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号多指中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如皇兴、永乐、乾隆、康熙。
B.掖庭是太子居住的地方,在皇宫中帝后寝宫的东西两侧,也泛指皇宫。
C.爵位是君主国家贵族封号的等级,常见的爵位有公、侯、伯、子、男等。
D.薨是古代对诸侯之死的称呼,称帝王或王后的死叫“崩”。
【小题3】下列关于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程骏聪敏好学,少时就有声誉。他苦学也善于学习,类推能力较强;从小失去父亲,守丧时就有孝顺的名声,说话老成,受到老师的夸赞。
B.程骏崇尚节俭,不愿追求荣利。他将朝廷赏赐的几百匹布帛全都分给亲友,不与世人比较显耀,主张薄葬,他的节俭清正受过朝廷的表彰。
C.程骏上表言事,反对依循旧例。神主迁入太庙后要赐给主持太庙工作的官员爵位,他认为此旧例背离制度不应依照,朝廷支持了他的观点。
D.程骏临危不惧,彰显凛然正气。他曾被高丽王断绝酒饭,身处险境,但他凭凛然正气使高丽王不敢谋害他,他也因此最终安然回到北魏。
【小题4】翻译
(1)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2)吾存尚俭薄,岂可没为奢厚哉?可敛以时服,明器从古。
当前题号:9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唐)王建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兼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小题1】诗题中“过”字的意思是。首联中“”一词点出了李将的地位。
【小题2】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