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尧雄,字休武,上党长子人也。祖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骁果,善骑射,轻财重气,为时辈所重。永安中,拜宣威将军、给事中、持节慰劳恒燕朔三州大使。仍为都督,从叱列延讨刘灵助,平之,拜镇东将军、燕州刺史,封城平县伯,邑五百户。义旗初建,雄随尔朱兆败于广阿,遂率所部据定州以归高祖。时雄兄杰尔朱兆用为沧州刺史至瀛州知兆败亦遣使归降高祖以其兄弟俱有诚款便留杰行瀛州事寻以雄为车骑大将军瀛州刺史以代杰进爵为公增邑五百户。于时禁网疏阔,官司相与聚敛,唯雄义然后取,复能接下以宽恩,甚为吏民所怀附。梁将李洪芝、王当伯袭破平乡城,侵扰州境。雄设伏要击,生擒洪芝、当伯等,俘获甚众。梁司州刺史陈庆之复率众逼州城,雄出与战,身被二创,壮气益厉,庆之败,弃辎重走。后庆之复围南荆州,雄曰:“白苟堆,梁之北面重镇,因其空虚,攻之必克,彼若闻难,荆围自解,此所谓机不可失也。”遂率众攻之,庆之果弃荆州来。未至,雄陷其城,擒梁镇将苟元广,兵二千人。梁以元庆和为魏王,侵扰南境。雄率众讨之,大破庆和于南顿。寻与行台侯景破梁楚城。雄虽武将,而性质宽厚,治民颇有诚信,为政去烦碎,举大纲而已。抚养兵民,得其力用。在边十年,屡有功绩,豫人于今怀之。又爱人物,多所施与,宾客往来,礼遗甚厚,亦以此见称。兴和三年,征还京师,寻领司、冀、瀛、定、齐、青、胶、兖、殷、沧十州士卒十万人,巡行西南,分守险要。四年,卒于邺,时年四十四。赠使持节、都督青徐胶三州军事、大将军、司徒公、徐州刺史,武恭。子师

(节选自《北齐书·尧雄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雄兄杰/尔朱兆用为沧州刺史/至瀛州/知兆败/亦遣使归降高祖/以其兄弟俱有诚/款便留杰行瀛州事/寻以雄为车骑大将军/瀛州刺史以代杰/进爵为公/增邑五百户/
B.时雄兄杰/尔朱兆用为沧州刺史/至瀛州/知兆败/亦遣使归降/高祖以其兄弟俱有诚/款便留杰行瀛州事/寻以雄为车骑大将军/瀛州刺史/以代杰进爵为公/增邑五百户/
C.时雄兄杰/尔朱兆用为沧州刺史/至瀛州/知兆败/亦遣使归降高祖/以其兄弟俱有诚款/便留杰行瀛州事/寻以雄为车骑大将军/瀛州刺史/以代杰进爵为公/增邑五百户/
D.时雄兄杰/尔朱兆用为沧州刺史/至瀛州/知兆败/亦遣使归降/高祖以其兄弟俱有诚款/便留杰行瀛州事/寻以雄为车骑大将军/瀛州刺史以代杰/进爵为公/增邑五百户/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持节指朝廷使臣奉命出行,执符节以为凭证,象征皇帝与国家,行使相关权力。
B.县伯在文中是爵位名,地位在县侯之下,周代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C.谥是古代按死者生平事迹进行评定给予褒扬的称号,有朝廷颁赐与私谥之分。
D.嗣有接续、继承等意思。在文中指(经皇上恩准)儿子继承父亲的君位或职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尧雄勇猛刚毅、长于骑射。他沿袭担任都督,跟从叱列延攻打刘灵助,获胜后被授任镇东将军、燕州刺史,赐爵为城平县伯,食邑五百户。
B.尧雄善于用兵,解除荆州之围。梁司州刺史陈庆之围攻南荆州,他主张攻打白苟堆,不仅解除了荆州之围,而且攻克了白苟堆,生擒梁将苟元广。
C.尧雄勇猛善战,安定国家边境。梁朝授命元庆和为魏王,侵扰南境。尧雄统帅行台侯景等众人反击,在南顿打败元庆和,不久又攻下楚城。
D.尧雄治理有方,不同于一般武将。他品性宽厚,治民极讲诚信,为政去繁就简,只注重大事,抚育教养士兵百姓,得其所用,豫州人很怀念他的功绩。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唯雄义然后取,复能接下以宽恩,甚为吏民所怀附。
(2)梁司州刺史陈庆之复率众逼州城,雄出与战,身被二创,壮气益厉,庆之败,弃辎重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6-07 12:07: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小题。
辛术,字怀哲,少明敏,有识度。解褐司空参军,与仆射高隆之共典营构邺都宫室,有思理,百工克济。再迁尚书右丞,出为清河太守,政有能名。遭父忧去职,清河父老数百人诣阙请立碑颂德。文宣嗣事,累迁散骑常侍。齐天保元年,侯景征江西租税,术率诸军度淮断之,烧其稻数百万石。还镇下邳,人随术北渡者三千余家。东徐州刺史郭志杀郡守,文宣闻之,敕术自今所统十余州地诸有犯法者,刺史先启听报,以下先断后表闻。齐代行台兼总人事,自术始也。安州刺史、临清太守诸镇将犯法,术皆案奏杀之。睢州刺史及所部郡守俱犯大辟,朝廷以其奴婢百口及赀财尽赐术。三辞不见许,乃送诣所司,不复以闻。僚列闻之,遗术书曰:“昔闻孔子忍渴于盗泉,足下今能如此,可谓异代一时。”武定八年,侯景叛。及王僧辩破之,术招携安抚,城镇前后款附者二十余州。兖州刺史郭元建获传国玺,文宣欲以玺告于太庙,檄术以进焉,其见重若此。寻征殿中尚书,领太常卿,仍与朝贤议定律令。累迁吏部尚书,干食南兖州梁郡。既迁邺大选之职知名者数四互有得失未能尽美唯术性尚贞明取士以才器循名责实前后铨衡甚为当时所称举天保末,文宣令术选百员官。术自题目士子,人无谤讥,其所旌擢,后皆致通显。术临军以威严,牧人有惠政。少爱文史,晚更修学,虽在戎旅,手不释卷。及定淮南,凡诸资物一毫无犯,但大收典籍,多是宋时佳本。及还朝,颇以馈遗权要,物议以此少之。十年卒,年六十。
(选自《北齐书·辛术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迁邺/大选之职知名者/数四互有得失/未能尽美/唯术性尚贞明/取士以才器/循名责实/前后铨衡/甚为当时所称举
B.既迁邺/大选之职/知名者数四/互有得失/未能尽美/唯术性尚贞明/取士以才器/循名责实/前后铨衡/甚为当时所称举
C.既迁邺/大选之职/知名者数四/互有得失/未能尽美/唯术性尚贞/明取士以才器/循名责实/前后铨衡/甚为当时所称举
D.既迁邺/大选之职知名者/数四互有得失/未能尽美/唯术性尚贞/明取士以才器/循名责实/前后铨衡/甚为当时所称举
【小题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是中国古代的容量单位,此外还有升、斗、斛等。
B.刺史,是古代行政区的长官之一,属于地方官职,负责监察检核之事。
C.太庙,是古代皇帝祭祖之所,里面供奉皇帝先祖以及某些皇后和功臣的神位。
D.大辟,是死刑的通称,古代五刑之一,即将斩下的头悬于高处示众。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术聪明干练,政绩斐然。在中央为官营造邺都宫殿时,思维清晰有条理;在地方为政时,受到百姓爱戴,百姓联合请求立碑为其颂扬德行。
B.辛术军功卓著,深得民心。他率领军队南渡淮水禁绝侯景征税的行为,返回时,众多百姓追随他而来;侯景反叛被破后,辛术安抚人民,各县主动缴纳钱款前来依附。
C.辛术据实执事,备受信任。辛术能够依据所犯罪过轻重处罚犯罪官员;君主对他十分信任,将处罚官吏的权利交给他,甚至将护送传国玺的重任也托付给他。
D.辛术廉于财利,酷爱文史。朝廷将犯罪官员的奴婢以及财产赐给他,他不为所动;平定淮南之后,钱财秋毫无犯,但因收藏典籍赠送权贵而受到非议。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三辞不见许,乃送诣所司,不复以闻。
②术自题目士子,人无谤讥,其所旌擢,后皆致通显。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元景安,魏昭成五世孙也。父永,自积射将军为元天穆荐之于尔朱荣,参立孝庄之谋,赐爵代郡公,持节招纳降户四千余家。景安沉敏有干局,少工骑射,善于事人。释褐尔朱荣大将军府长流参军。高祖平洛阳,领军娄昭荐补京畿都督,父永启回代郡公授之。天平末大军西讨景安临阵自归高祖嘉之即补都督邙山之役力战有功赐爵西华县都乡男代郡公如故。世宗入朝,景安随从在邺。于时江南款附,朝贡相寻,景安妙闲驰骋,雅有容则,每梁使至,恒令与斛律光、皮景和等对客骑射,见者称善。世宗嗣事,启减国封分赐将士,封石保县开国。天保初,加征西将军,别封兴势县开国伯,赐姓高氏。四年,从讨契丹于黄龙,后频从驾再破茹茹,迁武卫大将军,兼七兵尚书。时初筑长城,镇戍未立,突厥强盛,虑或侵边,仍诏景安与诸军缘塞以备守。督领既多,且所部军人富于财物,遂贿货公行。显祖闻之,遣使推检,同行诸人赃污狼藉,唯景安纤毫无犯。帝深嘉叹,乃诏有司以所聚敛赃绢伍百匹赐之,以彰清节。皇建元年,又兼侍中,驰驿诣邺,慰劳百司,巡省风俗。肃宗曾与群臣于西园宴射,中的者赐与良马及金玉锦彩等。有一人射中兽头,去鼻寸余。唯景安最后有一矢未发,帝令景安解之,景安徐整容仪,操弓引满,正中兽鼻。帝嗟赏称善。天统初,出为徐州刺史。四年,除豫州道行台仆射、豫州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景安之在边州,邻接他境,绥和边鄙,不相侵暴,人物安之。又管内蛮多华少,景安被以威恩,咸得宁辑,比至武平末,招慰生蛮输租赋者数万户。入周,以大将军、大义郡开国公率众讨稽胡,战没。

(节选自《北齐书·元景安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平末/大军西讨/景安临阵自归/高祖嘉之/即补都督/邙山之役力战/有功赐爵西华县都乡男/代郡公如故/
B.天平末/大军西讨/景安临阵自归高祖/嘉之/即补都督/邙山之役/力战有功/赐爵西华县都乡男/代郡公如故/
C.天平末/大军西讨/景安临阵自归高祖/嘉之/即补都督/邙山之役力战/有功赐爵西华县都乡男/代郡公如故/
D.天平末/大军西讨/景安临阵自归/高祖嘉之/即补都督/邙山之役/力战有功/赐爵西华县都乡男/代郡公如故/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持节,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代表皇帝亲临,可以行使权力。
B.释褐,“褐”指平民所穿的粗布短衣,释褐即脱去平民衣服,常喻指始任官职。
C.子,爵位名。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封赐爵位,依序为公、侯、伯、子、男五等。
D.赐姓,多指国君以国姓赐功臣。文中皇帝赐元景安高姓,用来表示对他的褒宠。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景安出身显贵,历任多职。他是魏昭成帝的后代,父亲元永被赐爵代郡公;他自己也深受器重,担任过将军、尚书、行台仆射、刺史等职务。
B.元景安擅长骑射,深受赏识。世宗令他与梁国使者一起骑马射箭,见到的人都很赞叹;君臣在西苑宴饮射箭时,他一箭正中兽鼻,得到世宗夸奖。
C.元景安体恤将士,为官清廉。世宗即位,元景安请求减少自己的封地拿来分赏将士;在边界驻守防护时,共事的人贪污严重,只有他丝毫没有触犯。
D.元景安恪尽职守,治理有方。兼任侍中时,他乘驿马赶往邺地,慰劳百官,巡视风土人情;他恩威并施,让管区内的少数民族和汉人和睦相处。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督领既多,且所部军人富于财物,遂贿货公行。
(2)景安之在边州,邻接他境,绥和边鄙,不相侵暴,人物安之。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尧雄字休武上党长子人也祖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骁果善骑射轻财重气为时辈所重永安中,拜宣威将军、给事中、持节慰劳恒燕朔三州大使。仍为都督,从叱列延讨刘灵助,平之,拜镇东将军、燕州刺史,封城平县伯,邑五百户。义旗初建,雄随尔朱兆败于广阿,遂率所部据定州以归高祖。时雄从兄杰,尔朱兆用为沧州刺史,至瀛州,知兆败,亦遣使归降。高祖以其兄弟俱有诚款,便留杰行瀛州事,寻以雄为车骑大将军、瀛州刺史以代杰,进爵为公,增邑五百户。于时禁网疏阔,官司相与聚敛,唯雄义然后取,复能接下以宽恩,甚为吏民所怀附。梁将李洪芝、王当伯袭破平乡城,侵扰州境。雄设伏要击,生擒洪芝、当伯等,俘获甚众。梁司州刺史陈庆之复率众逼州城,雄出与战,身被二创,壮气益厉,庆之败,弃辎重走。后庆之复围南荆州,雄曰:“白苟堆,梁之北面重镇,因其空虚,攻之必克,彼若闻难,荆围自解,此所谓机不可失也。”遂率众攻之,庆之果弃荆州来。未至,雄陷其城,擒梁镇将苟元广,兵二千人。梁以元庆和为魏王,侵扰南城。雄率众讨之,大破庆和于南顿。寻与行台侯景破梁楚城。雄虽武将,而性质宽厚,治民颇有诚信,为政去烦碎,举大纲而已。抚养兵民,得其力用。在边十年,屡有功绩,豫人于今怀之。又爱人物,多所施与,宾客往来,礼遗甚厚,亦以此见称。兴和三年,征还京师,寻领司、冀、瀛、定、齐、青、胶、兖、殷、沧十州士卒十万人,巡行西南,分守险要。四年,卒于邺,时年四十四。赠使持节、都督青徐胶三州军事、大将军、司徒公、徐州刺史,武恭。子师嗣。

(节选自《北齐书·尧雄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尧雄/字休武/上党长子人也/祖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骁果/善骑射/轻财重气/为时辈所重/
B.尧雄/字休武/上党长子人也/祖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骁/果善骑射/轻财重气/为时辈所重/
C.尧雄/字休武/上党长子人也/祖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骁果/善骑射/轻财重气/为时辈所重/
D.尧雄/字休武/上党长子人也/祖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骁/果善骑射/轻财重气/为时辈所重/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持节指朝廷使臣奉命出行,执符节以为凭证,象征皇帝与国家,行使相关权力。
B.县伯在文中是爵位名,地位在县侯之下,先秦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C.荆州在《禹贡》中是汉地九州之一,与冀、兖、青、徐、扬、豫、梁、雍并称。
D.谥是古代按死者生平事迹进行评定给予褒扬的称号,有朝廷颁赐与私谥之分。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尧雄择主而事,受到高祖信任。他最初追随尔朱兆,后来尔朱兆战败,他于是占据定州,随兄长归降高祖,高祖认为他诚心归顺,对他进行褒奖。
B.尧雄勇猛善战,安定国家边境。与陈庆之作战,他虽然两处负伤,但斗志更旺盛,后来元庆和侵扰南境,他统众反击,打败元庆和,不久又攻下楚城。
C.尧雄善于用兵,解除荆州之围。梁司州刺史陈庆之围南荆州,他主张攻打白苟堆不仅解除了荆州之围,而且攻克了白苟堆,生擒梁将苟元广。
D.尧雄治理有方,不同一般武将。他品性宽厚,治民极讲诚信,为政去繁就简,只注重大 事,抚育教养士兵百姓,得其所用,豫州人很怀念他的功绩。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唯雄义然后取,复能接下以宽恩,甚为吏民所怀附。
(2)又爱人物,多所施与,宾客往来,礼遗甚厚,亦以此见称。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琳,子珩,会稽山阴人也。少好武,遂为将帅。琳果劲绝人,又能倾身下士,所得赏物,不以入家。平景之勋,与杜龛俱为第一,恃宠纵暴于建业。王僧辩禁之不可,惧将为乱,启请诛之。琳亦疑祸,令长史陆纳率部曲前赴湘州,身径上江陵。及至,帝以下吏,而廷尉卿黄罗汉、太府卿张载宣喻琳军。陆纳等及军人并哭对使者,莫肯受命。梁元遣王僧辩讨纳,纳等败走长沙。是时湘州未平,江陵公私恐惧,人有异图。纳启申琳罪,请复本位,永为奴婢。梁元乃锁琳送长沙。时纳兵出方战,会琳至,纳等投戈俱拜,举军皆哭,乃降。

梁元性多忌,以琳所部甚众,又得众心,故出之岭外,后为魏围逼,乃征琳赴援。琳师次长沙,知魏平江陵,已立梁王察,乃为梁元举哀,三军缟素。陈霸先既杀王僧辩,以侍中司空征,琳不从命,将图义举。陈霸先遣将侯安都、周文育等诛琳,逆战于沌口,琳执钺而麾之,禽安都、文育。

及陈霸先即位,琳乃辅庄次于濡须口。陈遣安州刺史吴明彻江中夜上,将袭湓城。琳大破之,琳兵因东下,侯填拒之。时西南风忽至,琳谓得天道,将直取扬州。比及兵交,西南风翻为填用。琳兵放火燧以掷船者,皆反烧其船,为陈军所杀殆尽。及军败,琳寻与庄同降邺都。孝昭赐琳玺书,令镇寿阳,其部下将帅悉听以行。

会陈将吴明彻来寇,帝敕领军将军尉破胡等出援秦州,令琳共为经略。琳谓破胡曰:“吴兵甚锐,宜长策制之,慎勿轻斗。”破胡不从,遂战,军大败,琳单马突围,仅而获免。还至彭城,帝令便赴寿阳。陈将吴明彻进兵围之堰淝水灌城昼夜攻击从七月至十月城陷被执百姓泣而从之

琳少任将帅,虽无学业,而强记内敏,屡经丧乱,雅有忠义之节。及败,为陈军所执,其下将领多琳故吏,争来致请,并相资给。明彻由此忌之,恐其为变,杀之。时田夫野老,莫不为之獻欷。

(节选自《北齐书·列传·卷三十二》,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陈将吴明彻进兵/围之堰/淝水灌城/昼夜攻击/从七月至十月/城陷被执/百姓泣而从之
B.陈将吴明彻进兵/围之堰淝水/灌城昼夜攻击/从七月至十月城陷/被执/百姓泣/而从之
C.陈将吴明彻进兵围之/堰淝水灌城/昼夜攻击/从七月至十月/城陷/被执百姓/泣而从之.
D.陈将吴明彻进兵围之/堰淝水灌城/昼夜攻击/从七月至十月/城陷被执/百姓泣而从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字,古代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名和字往往有着某种意义上的联系,如李白字太白,韩愈字退之。
B.建业,六朝古都南京的古名称,一说取“建立帝王之大业”之意,另一说取“建功立业”之意,其还有“建康”“金陵”“汴梁”等名称。
C.缟素,白色的丧服。古时丧服一般根据生者和死者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分为五个等级,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合称五服。
D.玺书,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书,因文书易破损,故书于竹简木牍,缚以绳,在绳结上用泥封固,钤以玺,故称玺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琳骁勇善战,战功显赫。平定侯景之乱时,功勋显著,和杜龛俱列第一;陈霸先派遣侯安都、周文育等前来讨伐,王琳在沌口亲自迎战,大获全胜。
B.王琳善待下属,情深义重。所获赏赐,全部散给部下,因此深受部下拥戴,后因疑祸,其以身犯险,直赴江陵,部下陆纳为解救王琳而最终成为奴婢。
C.王琳忠心耿耿.披肝沥胆。虽曾为梁元帝所猜忌,但当梁元帝被魏围困时,依然率军前往援救,而得知梁元帝遇害后,全军穿丧服,为其举行哀悼活动。
D.王琳长于观察,见识不凡。陈朝将领吴明彻来侵犯秦州时,王琳敏锐地发觉到其军队锐气正盛,不宜立即轻易与之争斗,而应避其锋芒,从长计议。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琳果劲绝人,又能倾身下士,所得赏物,不以入家。
(2)琳少任将帅,虽无学业,而强记内敏,屡经丧乱,雅有忠义之节。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辛术,字怀哲,少明敏,有识度。解褐司空参军,与仆射高隆之共典营构邺都宫室,有思理,百工克济。再迁尚书右丞,出为清河太守,政有能名。遭父忧去职,清河父老数百人诣阙请立碑颂德。文宣嗣事,累迁散骑常侍。齐天保元年,侯景征江西租税,术率诸军度淮断之,烧其稻数百万石。还镇下邳,人随术北渡者三千余家。东徐州刺史郭志杀郡守,文宣闻之,敕术自今所统十余州地诸有犯法者,刺史先启听报,以下先断后表闻。齐代行台兼总人事,自术始也。安州刺史、临清太守诸镇将犯法,术皆案奏杀之。睢州刺史及所部郡守俱犯大辟,朝廷以其奴婢百口及赀财尽赐术。三辞不见许,乃送诣所司,不复以闻。僚列闻之,遗术书曰:“昔闻孔子忍渴于盗泉,足下今能如此,可谓异代一时。”武定八年,侯景叛。及王僧辩破之,术招携安抚,城镇前后款附者二十余州。兖州刺史郭元建获传国玺,文宣欲以玺告于太庙,檄术以进焉,其见重若此。寻征殿中尚书,领太常卿,仍与朝贤议定律令。累迁吏部尚书,干食南兖州梁郡。既迁邺大选之职知名者数四互有得失未能尽美唯术性尚贞明取士以才器循名责实前后铨衡甚为当时所称举天保末,文宣令术选百员官。术自题目士子,人无谤讥,其所旌擢,后皆致通显。术临军以威严,牧人有惠政。少爱文史,晚更修学,虽在戎旅,手不释卷。及定淮南,凡诸资物一毫无犯,但大收典籍,多是宋时佳本。及还朝,颇以馈遗权要,物议以此少之。十年卒,年六十。
(选自《北齐书·辛术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既迁邺/大选之职知名者/数四互有得失/未能尽美/唯术性尚贞明/取士以才器/循名责实/前后铨衡/甚为当时所称举
B.既迁邺/大选之职知名者/数四互有得失/未能尽美/唯术性尚贞/明取士以才器/循名责实/前后铨衡/甚为当时所称举
C.既迁邺/大选之职/知名者数四/互有得失/未能尽美/唯术性尚贞/明取士以才器/循名责实/前后铨衡/甚为当时所称举
D.既迁邺/大选之职/知名者数四/互有得失/未能尽美/唯术性尚贞明/取士以才器/循名责实/前后铨衡/甚为当时所称举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是中国古代的容量单位,此外还有升、斗、斛等。
B.刺史,是古代行政区的长官之一,属于地方官职,负责监察检核之事。
C.大辟,是古代五刑之一,即将斩下的头悬于高处示众,也是死刑的通称。
D.太庙,是古代皇帝祭祖之所,里面供奉皇帝先祖以及某些皇后和功臣的神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术聪明干练,政绩斐然。在中央为官营造邺都宫殿时,思维清晰有条理;在地方为政时,受到百姓爱戴,百姓联合请求立碑为其颂扬德行。
B.辛术军功卓著,深得民心。他率领军队南渡淮水禁绝侯景征税的行为,返回时,众多百姓追随他而来;侯景反叛被破后,辛术安抚人民,诸县相继依附。
C.辛术据实执事,备受信任。辛术能够依据所犯罪过轻重处罚犯罪官员;君主对他十分信任,将处罚官吏的权利交给他,甚至将护送传国玺的重任也托付给他。
D.辛术廉于财利,酷爱文史。朝廷将犯罪官员的奴婢以及财产赐给他,他不为所动;平定淮南之后,钱财秋毫无犯,只收藏宋时典藏,因此受到非议。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三辞不见许,乃送诣所司,不复以闻。
(2)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3)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