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春秋
- 战国
- 西汉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 隋唐
- 王勃(650-675)
- 张若虚(约660-约720)
- 张九龄(678-740)
- 杨炯(650-692)
- 卢照邻(约635-约689)
- 骆宾王(约640-687)
- 贺知章(659-744)
- 王之涣(688-742)
- 孟浩然(689-740)
- 王昌龄(690-756)
- 王维(701-761)
- 李白(701-762)
- 高适(700-765)
- 崔颢(704-754)
- 杜甫(712-770)
- 岑参(715-770)
- 张志和(730-810)
- 韦应物(约737-791)
- 孟郊(751-814)
- 韩愈(768-824)
- 刘禹锡(772-842)
- 白居易(772-846)
- 柳宗元(773-819)
- 白行简(776-826)
- 元稹(779-831)
- 贾岛(779-843)
- 李贺(790-816)
- 杜牧(803-853)
- 温庭筠(约812-866)
- 李商隐(813-858)
- 罗隐(833-909)
- 房玄龄等
- 姚思廉
- 李百药
- 令狐德棻等
- 魏征等
- 刘长卿
- 五代十国
- 北宋
- 南宋
- 元
- 明
- 其他明代作家
- 近代
- 语言知识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本诗为送别诗,试述首句写景的作用。2.第二句的两个“自”用得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3、最后一句在写法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蒲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本诗“画栋朝飞南蒲云,珠帘暮卷西山雨”两句,是如何表现滕王阁之美的?
(2)有人认为本诗蕴涵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也有人认为包含了“华年易逝的悲哀”,你同意哪一种看法?为什么?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蒲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本诗“画栋朝飞南蒲云,珠帘暮卷西山雨”两句,是如何表现滕王阁之美的?
(2)有人认为本诗蕴涵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也有人认为包含了“华年易逝的悲哀”,你同意哪一种看法?为什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2】两诗都运用对比手法,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试作分析。
【小题3】比较两首诗在抒情方式上的不同之处。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小题1】比较两首诗在题材、主旨上的相同之处。【小题2】两诗都运用对比手法,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试作分析。
【小题3】比较两首诗在抒情方式上的不同之处。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小题1】请说说颔联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主要采用了什么写景方法。
【小题2】请找出颈联两句中分别用得最好的一个字,选择其中的一个,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小题3】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内心有哪些复杂的情感。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注: 刘长卿,唐代诗人。以五言律诗擅长。曾任监察御史等官。因被诬陷,贬州南巴尉,迁睦州司马,后死于随州刺史任上。【小题1】请说说颔联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主要采用了什么写景方法。
【小题2】请找出颈联两句中分别用得最好的一个字,选择其中的一个,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小题3】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内心有哪些复杂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小题2】后两句,诗人实写了“晚”,虚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小题1】诗歌前两句是怎样即景抒情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回答。【小题2】后两句,诗人实写了“晚”,虚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小题2】诗歌后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借“飞燕”这一意象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小题1】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景物描写中传达出怎样的意蕴?【小题2】诗歌后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借“飞燕”这一意象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题目。
【小题2】“春江渺茫”与“日暮征帆”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分析。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小题1】第二句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小题2】“春江渺茫”与“日暮征帆”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小题1】把“回头烟柳渐重重”中的“渐”字改为“却”好不好?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这首词的下阕与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有异曲同工之妙,从全词来看,所表达的情感是否完全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小题1】把“回头烟柳渐重重”中的“渐”字改为“却”好不好?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这首词的下阕与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有异曲同工之妙,从全词来看,所表达的情感是否完全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诗歌
【小题1】“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____修辞方法?
【小题2】这首诗的最后一个字是“愁”,请结合尾联简要分析诗人在“愁“什么。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 该诗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一说是作者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小题1】“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____修辞方法?
【小题2】这首诗的最后一个字是“愁”,请结合尾联简要分析诗人在“愁“什么。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2)“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一句,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谈谈你的看法。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这首诗前四句写景阔达雄浑,这似乎与后文的感情抒发相悖,谈谈你的看法。(2)“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一句,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