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小题1】诗歌前两句是怎样即景抒情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回答。
【小题2】后两句,诗人实写了“晚”,虚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3-02 12:20: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金陵怀古
许浑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注 ①玉树: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②景阳兵合:隋军攻陷金陵,直逼景阳宫外,陈后主束手就擒,陈朝灭亡。③禾黍:出自《诗经》,周大夫行役过故宗庙宫室之地,看见到处长着禾黍,感伤王都颠覆,因而作了《黍离》一诗。④洛中:即洛阳,洛阳多山。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以追述隋兵灭陈的史事发端,“残”“空”从文化生活和军事设施两方面反映陈朝的腐败。陈朝在《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中亡国,该乐曲也被后代称为亡国之音。
B.墓地多植松树和楸树,因以“松楸〃代称坟墓。颔联写诗人登高而望之景,满目萧然,坟墓重重,宫殿荒凉。诗人与周大夫行役面对这样的景象,都很伤感。
C.颈联“拂”“吹”―字写得传神,“拂云”描写石燕掠云穿雨的形象,“吹浪”表现江豚兴风鼓浪的气势,这两句运用陚的艺术手法表现人类社会的干戈起伏和历代王朝的兴亡交替。
D.“英雄”指曾占据金陵的历代帝王,“豪华尽”与首联的“王气终”相呼应,“惟有青山似洛中”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安慰,景物依旧,但物是人非。
E. 这首诗从题材来看是怀古,从体裁来看是七律。中间两联对仗严谨,形象丰富多彩,烘托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浪漫主义气氛。
【小题2】结合全诗,简要分折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昶小名那。性峻急,不杂交游。幼年已解属文,有声洛下。时洛阳初置明堂獉獉,昶年十数岁,为《明堂赋》,虽优洽未足,才制可观。见者咸曰有家风也。初谒周文(注),周文深奇之,厚加资给,令入太学。周文每见学生,必问才行于昶。昶神情清悟,应对明辩,周文每称叹之。绥德公陆通盛选僚采,请以昶为司马,周文许之。昶虽年少,通特加接待,公私之事,咸取决焉。又兼二千石郎中,典仪注。累迁都官郎中、相州大中正。昶虽处郎官,周文恒欲以书记委之。于是以为丞相府记室参军、著作郎,修国史,转大行台郎中、中书侍郎,又转黄门侍郎,封临黄县伯。尝谓曰:“卿祖昔在中朝为御史中尉卿操尚贞固理应不坠家风但孤以中尉弹劾之官爱憎所在故未即授卿耳然此职久旷无以易卿”乃奏昶为御史中尉,赐姓宇文氏。

六官建,拜内史下大夫,进爵为侯。明帝初,行御伯中大夫。武成元年,除中外府司录。保定初,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转御正中大夫。时以近侍清要,盛选国华,乃以昶及安昌公元则、中都公陆逞、临淄公唐瑾等并为纳言。寻进爵为公。五年,出为昌州刺史。在州遇疾,求入朝,诏许之。未至京,卒,赠相、瀛二州刺史。

昶,周文世已当枢要,兵马处分,专以委之;诏册文笔,皆昶所作也。及晋公护执政,委任如旧。昶常曰:“文章之事,不足流于后世,经邦致化,庶及古人。”故所作文笔,了无稿草,唯留心政事而已。又以父在江南,身寓关右,自少及终,不饮酒听乐。时论以此称焉。

(选自《北史·李昶传》)

(注)周文:指西魏权臣宇文泰,去世后,其子宇文觉建立北周政权,被追尊为文帝。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卿祖昔在中朝/为御史中尉/卿操尚贞固理应/不坠家风/但孤以中尉弹劾之官/爱憎所在故/未即授卿耳/然此职久旷/无以易卿/
B.卿祖昔在中朝/为御史中尉/卿操尚贞固/理应不坠家风/但孤以中尉弹劾之官/爱憎所在/故未即授卿耳/然此职久旷/无以易卿/
C.卿祖昔在中朝/为御史中尉/卿操尚贞固/理应不坠家风/但孤以中尉弹劾之官/爱憎所在故/未即授卿耳/然此职久旷/无以易卿/
D.卿祖昔在中朝/为御史中尉/卿操尚贞固理应/不坠家风/但孤以中尉弹劾之官/爱憎所在/故未即授卿耳/然此职久旷/无以易卿/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堂,是帝王所建的最隆重建筑物,用作朝会大臣、发布政令、秋季大享祭天,并配祀祖宗。
B.太学,东汉开始在京师设置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负责传授儒家经典,隋朝以后改为国子监。
C.赐姓,多指朝廷把国姓或他姓赐予功臣以示褒宠,也指赐不吉祥的姓以示惩罚,文中属前种。
D.纳言,古官职名,为喉舌之官,负责听取下面的声音上达给皇帝,再把皇帝的命令宣达下面。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昶文采斐然,文章受人称赞。他还在十几岁的时候,就为新建的明堂写了一篇赋,文采构思有可取之处,读过这篇文章的人都称赞有家世传统。
B.李昶善于应答,又善处理事务。他应答言词明晰,周文帝每次到太学,都通过他询问学生情况;担任司马时,公私事务,上司都让他来处理决定。
C.李昶官运亨通,后病死在任上。在北周时期,他从司马一职做起,在担任过都官郎中等职后又做过御史中尉等官,后来病死在昌州刺史这一职位上。
D.李昶思想务实,守孝道不娱乐。他擅长写文章,却不想以文章留名,所写文章连草稿都没留下,只想治国平天下;他与父亲异地而居,故终生不娱乐。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性峻急,不杂交游。幼年已解属文,有声洛下。
(2)兵马处分,专以委之;诏册文笔,皆昶所作也。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咸阳城东楼
许浑①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②。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许浑(约791~约858),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 ‚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
【小题1】阅读下列选项,找出对本诗理解最为准确的两项
A.诗的首联中,“一上”即“愁”表明诗人情感触发之突然,突出愁思来得之快;“万里”以空间之迢遥广大极言愁思之浓厚,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颈联中诗人用写实的手法,形象刻画出山雨将到时,鸟雀仓惶逃入遍地绿芜的秦苑中,秋蝉悲鸣躲在黄叶高林的汉宫里的景象,其间充溢着对秦汉兴亡的无奈和惋惜。
C.尾联以景结情,诗人用一个“流”字,暗示出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渭水无语东流的景象中,直接抒发了诗人乡思的忧愁和感古伤今的悲凉,哀飒萧瑟,令人伤感。
D.诗人在尾联中感叹道:羁旅过客还是不要索问当年秦汉兴亡之事吧!“莫问”二字,并非劝诫之辞 ,实乃令人思索之语,它让读者从悲凉颓败的自然景物中钩沉历史的教训。
E. 全诗情景交融,景中寓情,在呈现自然之景的同时,又体现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景新颖而壮美,情愁苦而悲怆,意蕴藉而苍凉。
【小题2】这首诗的颔联为历代人们传诵,已成为千古名句。请你根据此联的内容和艺术手法谈谈它被千古传诵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