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估测
- 长度的测量
- 体积的测量
- 面积的测量
- 常见的危险警告标志
- 单位换算
- 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 特殊测量方法
- 误差分析
- 常见实验操作
- 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 常用仪器的名称
-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 实验步骤的探究
- + 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 实验室的安全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实验中,为了进一步探究二氧化锰的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速度的影响,小明用如图装置以及实验室提供的实验所需药品和器材进行实验。老师对实验的建议:①每组实验可取100毫升20%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质量不宜超过2克;②实验应设计4组。

(1)结合老师的建议,补充完整实验步骤①之后的其他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
(2)实验时,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应在液面以下,其目的是______

(1)结合老师的建议,补充完整实验步骤①之后的其他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
(2)实验时,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应在液面以下,其目的是______
二氧化硫的性质与CO2有些相似,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利用下图装置和药品制取该气体,并对该气体与水在通常情况下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进行探究。他们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请你协助他们完成探究实验。

(假设)该气体与水在通常情况下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物是一种酸.
(实验设计)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与现象)
(1)先将装置D中胶头滴管中的蒸馏水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发生颜色变化.
(2)将分液漏斗的开关打开,制取二氧化硫气体.
(3)装置C中的蓝色石蕊试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最终看到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说明假设成立.

(假设)该气体与水在通常情况下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物是一种酸.
(实验设计)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与现象)
(1)先将装置D中胶头滴管中的蒸馏水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发生颜色变化.
(2)将分液漏斗的开关打开,制取二氧化硫气体.
(3)装置C中的蓝色石蕊试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最终看到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说明假设成立.
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硫酸亚铁晶体(
)受热分解的产物,进行如下实验:
.称取ag硫酸亚铁晶体样品按如图高温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对所得产物进行探究,并通过称量装置
质量测出
的值。

(1) 硫酸亚铁晶体完全分解后装置
中固体呈红棕色,放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得到黄色溶液;装置B中硫酸铜粉末变蓝,质量增加12.6g;装置C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 实验中要持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明从理论上分析得出硫酸亚铁晶体分解还生成另一种物质
。
.某研究所利用SDTQ600热分析仪,对硫酸亚铁晶体(
)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固体质量与分解温度的关系图,试回答:
(1)如图中
至
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
中
为____________。





(1) 硫酸亚铁晶体完全分解后装置

(2) 实验中要持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明从理论上分析得出硫酸亚铁晶体分解还生成另一种物质



(1)如图中


(2)计算


无线路由器可以发射电磁波覆盖有效空间,能够接受和利用电磁波的设备(如智能手机、pad和电脑等)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连通网络.某科技小组的学生完成了如表所示的实验,并得出结论:处于工作状态的无线路由器会危害种子的发芽.请回答问题.
(1)在本实验中甲房间的实验属于________组.实验中两个房间放置的种子供水量适宜且相同,空气也无差别.考虑到影响种子萌发的外境因素,还应该要求两个房间的温度相同。
(2)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
(3)你认为该科技小组的实验设计和数据是否足以支持上述结论?如果不充分,如何改进?____
实验处理 | 甲房间 | 乙房间 |
无线路由器 | 一部,处于工作状态 | 无 |
将要萌发的某种植物种子若干粒 | 一盘,100粒 | 一盘,100粒 |
培养观察15天 | 浇水适宜且等量 | 浇水适宜且等量 |
统计植物种子的萌发率 | 6% | 79% |
(1)在本实验中甲房间的实验属于________组.实验中两个房间放置的种子供水量适宜且相同,空气也无差别.考虑到影响种子萌发的外境因素,还应该要求两个房间的温度相同。
(2)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
(3)你认为该科技小组的实验设计和数据是否足以支持上述结论?如果不充分,如何改进?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除去固体氯化钠中混有的氯化钙,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请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

(1)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反应①中加入过量A物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③中如果加入盐酸也过量,则对所得到的氯化钠纯度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3)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反应①中加入过量A物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③中如果加入盐酸也过量,则对所得到的氯化钠纯度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3)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A、B装置都可以制取氧气,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如实验室需要一瓶干燥的氢气可用______装置收集。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制取氧气,选择C做气体发生装置,其优点是_。

(1)实验室用A、B装置都可以制取氧气,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如实验室需要一瓶干燥的氢气可用______装置收集。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制取氧气,选择C做气体发生装置,其优点是_。
小明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二氧化锰的用量对氯酸钾分解速度是否有影响?为了探究该问题,小明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小明应如何判断反应速度的快慢?________
(3)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老师对实验的建议:①每组实验氯酸钾用量可取4克,二氧化锰质量不宜超过2克。②实验应设计4组。结合老师建议,补充完整实验步骤①之后的其它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小明回收了二氧化锰。如果要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还需验证二氧化锰的________保持不变。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二氧化锰的用量对氯酸钾分解速度是否有影响?为了探究该问题,小明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小明应如何判断反应速度的快慢?________
(3)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老师对实验的建议:①每组实验氯酸钾用量可取4克,二氧化锰质量不宜超过2克。②实验应设计4组。结合老师建议,补充完整实验步骤①之后的其它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小明回收了二氧化锰。如果要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还需验证二氧化锰的________保持不变。
科学家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CO2的排放,或将CO2转化为有用的物质。其中一种途径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反应流程如图所示。

(1)上述反应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
(2)若反应分离室中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100千克,求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生成CaCO3的质量(要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_____

(1)上述反应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
(2)若反应分离室中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100千克,求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生成CaCO3的质量(要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_____
一种以地下茎繁殖为主的多年生野菊分别生长在海拔10m、500m和1000m的同一山坡上。在相应生长发育阶段,同一海拔的野菊株高无明显差异,但不同海拔的野菊随海拔的增高而显著变矮。为检验环境(主要指海拔)和遗传(指不同海拔的植株)因素对野菊株高的影响,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1)实验处理:春天,将海拔500m、1000m处的野菊幼芽同时移栽于10m处。
(2)收集数据:要测量第二年秋天____________。
(3)预测支持下列假设的试验结果:
假设一 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10m处的野菊株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二 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10m处的野菊株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实验处理:春天,将海拔500m、1000m处的野菊幼芽同时移栽于10m处。
(2)收集数据:要测量第二年秋天____________。
(3)预测支持下列假设的试验结果:
假设一 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10m处的野菊株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二 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10m处的野菊株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份固体样品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已确定该样品由氧化铁和铁粉混合而成。他们称取了13.6g固体样品,用图a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测定的部分数据如图b所示。

(1)图a最右端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
(2)固体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是多少克?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述反应后的固体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___

(1)图a最右端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
(2)固体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是多少克?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述反应后的固体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