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科学家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CO2的排放,或将CO2转化为有用的物质。其中一种途径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反应流程如图所示。

(1)上述反应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
(2)若反应分离室中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100千克,求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生成CaCO3的质量(要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9-07-15 10:11: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气体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根吸收的水约有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矿物质元素,其中必需元素就多达14种,需要量比较大的有氮、磷、钾、钙、镁、硫、铁等。为了探究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矿物质元素和水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选用两株各方面均相同的水稻,通过改变光照来调节蒸腾作用,然后测定水稻根系所处溶液中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提出假设) 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物质元素和水分。
(1)(实验设计) 根据上述研究目的,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及记录表如下:
实验条件
检测项目
水分蒸腾量
 
矿质元素含量变化
 
N元素 X Y ……
 

较强的光照
m1
n1

较弱的光照
m2
n2
 
为了确保上述假设的普遍适用性,表中的X、Y等应为________。
(2)(数据处理) 要初步证实假设成立与否,实验后对表中的数据应按下列______方式处理。   
A.比较m1m2n1n2两个比值
B.比较m1n1m2n2的大小
C.比较m1m2n1n2的大小
(3)(实验结论) 植物根系不是以等比例的方式吸收矿物质元素和水分的。
(实验反思)兴趣小组通过探究后否定了他们在开始时提出的假设。关于他们的这次探究活动,你认为是否有价值?________ (填“有”或“没有”)。

同类题4

某兴趣小组在相同条件下,将 10.00g 下列物质分别置于相同规格的烧杯中,并敞口存放于空气中,烧杯中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
质量/g
 

饱和石灰水
稀盐酸
浓硫酸
氢氧化钠浓溶液
氯化钙溶液
1 天
8.16
8.37
8.64
11.18
9.38
10.25
2 天
5.76
5.94
6.69
12.55
8.47
10.33
 
(1)下列图示能反映水在空气中放置时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是_____(填字母序号)。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2)石灰水在空气中久置后有浑浊现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为研制一种安全、环保的除湿剂,可选择上表中的_____(填溶质的化学式)。
(4)将 10.00g 氯化钠浓溶液敞口久置后,最终得到 2.26g 晶体,则该溶液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已知该温度下氯化钠溶解度为 36.1g)
(5)为进一步研究稀盐酸敞口久置后浓度变化,该小组开展如下探究。
①甲同学猜想浓度可能会变大,理由是_____。
②为验证甲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请设计实验方案:_____。
(6)乙同学取 20%的氢氧化钠溶液 20.00g,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部分变质,得到 18.80g 溶液,由此能否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组成?若能,请计算其组成;若不能,请补充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同时说明需要测定的数据(用a 表示),并计算a 的取值范围_____。(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