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估测
- 长度的测量
- 体积的测量
- 面积的测量
- 常见的危险警告标志
- 单位换算
- 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 特殊测量方法
- 误差分析
- 常见实验操作
- 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 +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 常用仪器的名称
-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 实验步骤的探究
- 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 实验室的安全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现有CO、CO2混合气体,小芳同学按如下顺序进行操作(如图所示装置中a是弹簧夹,b是分液漏斗活塞):①关b开a;②通入混合气体;③收集气体;④关a开b;⑤收集气体.通过上述操作小芳()


A.只收集到CO气体 |
B.只收集到CO2气体 |
C.先收集到CO气体,后收集到CO2气体 |
D.先收集到CO2气体,后收集到CO气体 |
某无色气体中可能含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处理(假设每次处理均完全反应):①将气体通过碱石灰后,气体体积缩小;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固体变为红色;③通过白色的硫酸铜粉末后,硫酸铜粉末出现蓝色;④通过澄清石灰水时,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以确定原气体中( )
A.一定含有一氧化碳、氢气,还含有水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两种 |
B.一定含有水、一氧化碳,可能含有氢气、二氧化碳 |
C.一定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能含有水、氢气 |
D.一定含有水、二氧化碳,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 |
乙醇C2H5OH完全燃烧时生成CO2和H2O。如果氧气不充足,乙醇燃烧可能还有CO生成。现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确证乙醇燃烧的产物中有CO、CO2和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确证产物中有H2O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B中石灰水变浑浊,D中石灰水变浑浊。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乙醇燃烧产物中CO和CO2的总质量为25.2g,其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5,则参加反应的乙醇的质量为_________g。
(4)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甲烷的水合物。质量相等的甲烷和乙醇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完全燃烧,产生CO2的质量较多的是___________。
(5)若乙醇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xC2H5OH+yO2
aCO2+bCO+cH2O;现有一定质量的乙醇燃烧,得到了4.4g二氧化碳和1.4g一氧化碳,则符合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和b的比值为___________。

(1)能确证产物中有H2O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B中石灰水变浑浊,D中石灰水变浑浊。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乙醇燃烧产物中CO和CO2的总质量为25.2g,其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5,则参加反应的乙醇的质量为_________g。
(4)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甲烷的水合物。质量相等的甲烷和乙醇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完全燃烧,产生CO2的质量较多的是___________。
(5)若乙醇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xC2H5OH+yO2

大理石中含少量硫化物,使制得的CO2中混有H2S气体。小科欲获取纯净、干燥的CO2,需对发生装置中产生的气体进行除杂,实验装置如下:

查阅资料:Ⅰ.H2S能与NaOH等碱溶液或CuSO4溶液反应。
Ⅱ.CO2中混有的HCl气体可用饱和NaHCO3溶液吸收。
(1)图甲装置①中所盛试剂应选用_____(填字母)。
(2)为证明CO2和NaOH能发生反应,小科重新设计了图乙所示的方案。则图乙方案中所加的试剂X应该是_____。

查阅资料:Ⅰ.H2S能与NaOH等碱溶液或CuSO4溶液反应。
Ⅱ.CO2中混有的HCl气体可用饱和NaHCO3溶液吸收。
(1)图甲装置①中所盛试剂应选用_____(填字母)。
A.浓硫酸 | B.NaOH溶液 |
C.澄清石灰水 | D.CuSO4溶液 |
下列实验设计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①干燥氢气 |
B.②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
C.③检验X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
D.④验证Zn、Fe、Cu的活动性强弱 |
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科学兴趣小组对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种类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生成物中有哪几种碳的氧化物?
(作出假设)假设1:只有CO
假设2:只有CO2
假设3:有CO和CO2
(设计实验)根据相关物质的性质,设计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探究)
(1)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
(2)小明观察到________装置(填序号)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CO2气体生成。
(3)小科和小妍分别通过两种不同的现象证明假设2不成立。请将他们的实验现象填写完整:
小科:D中的氧化铜粉末变红色;
小妍:________ 。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假设3成立。
(提出问题)生成物中有哪几种碳的氧化物?
(作出假设)假设1:只有CO
假设2:只有CO2
假设3:有CO和CO2
(设计实验)根据相关物质的性质,设计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探究)
(1)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
(2)小明观察到________装置(填序号)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CO2气体生成。
(3)小科和小妍分别通过两种不同的现象证明假设2不成立。请将他们的实验现象填写完整:
小科:D中的氧化铜粉末变红色;
小妍:________ 。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假设3成立。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都正确的是()
A.N2中的(O2):通过红热的木炭层除去 |
B.NaCl固体中的(Na2CO3):加入过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
C.Fe粉中的(Fe2O3):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过滤 |
D.CO2中的(CO):通过点燃的方式除去 |
如图是小金设计的实验装置,其功能是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能验证气体的成分和性质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可以用甲装置来制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2)若用此装置进行制取和收集某种气体的实验时,开关K1、K2的状态是_______。
(3)利用此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并验证二氧化碳中有无水蒸气,请判断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有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可以用甲装置来制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2)若用此装置进行制取和收集某种气体的实验时,开关K1、K2的状态是_______。
(3)利用此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并验证二氧化碳中有无水蒸气,请判断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碳酸亚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加热,则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碳。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炼铁过程,并测定某样品中碳酸亚铁的含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B中氢氧化钠溶液足量)

实验过程中,先打开K通人一氧化碳再加热;装置A中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后,停止加热,待装置A冷却到室温后关闭K,实验测得装置A中固体质量减少了ag,装置B中液体质量增加了bg。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
(2)能判断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的依据是:装置B的质量增加且________ ;
(3)若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不考虑水的蒸发且该样品中所含杂质不参加反应,则a________b(填“>”、“=”或“<”);
(4)D处为收集尾气的装置,应选择________装置(填“甲”“乙”或“丙”)

实验过程中,先打开K通人一氧化碳再加热;装置A中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后,停止加热,待装置A冷却到室温后关闭K,实验测得装置A中固体质量减少了ag,装置B中液体质量增加了bg。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
(2)能判断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的依据是:装置B的质量增加且________ ;
(3)若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不考虑水的蒸发且该样品中所含杂质不参加反应,则a________b(填“>”、“=”或“<”);
(4)D处为收集尾气的装置,应选择________装置(填“甲”“乙”或“丙”)
请你选择合适试剂,将括号中的杂质除去,写出原理(只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Na2SO4(Na2CO3)________。
(2)O2(CO2)________。
(3)木炭粉(铁粉)________。
(1)Na2SO4(Na2CO3)________。
(2)O2(CO2)________。
(3)木炭粉(铁粉)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