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 函数与导数
-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 平面向量
- 数列
- 不等式
-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 平面解析几何
- 计数原理与概率统计
- 推理与证明
- 归纳推理概念辨析
- + 数与式中的归纳推理
- 图与形中的归纳推理
- 算法与框图
- 复数
- 几何证明选讲
- 不等式选讲
- 矩阵与变换
- 初中衔接知识点
- 竞赛知识点
在自然数范围内定义一种新的运算“
”,观察下列符号
的算式:
,
,
,...,“
”具有如上式子拥有的运算性质.若
,则
的值为( )








A.![]() | B.![]() | C.![]() | D.![]() |
在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1261年)一书中,用如图
所示的三角形,解释二项和的乘方规律.在欧洲直到1623年以后,法国数学家布莱士•帕斯卡的著作(1655年)介绍了这个三角形,近年来,国外也逐渐承认这项成果属于中国,所以有些书上称这是“中国三角形”
,如图
.17世纪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发现了“莱布尼茨三角形”,如图
.在杨辉三角中,相邻两行满足关系式:
,其 中
是行数,
.请类比上式,在莱布尼茨三角形中相邻两行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 .










已知
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设函数
,得到下列结论:结论1:当
时,
;结论2:当
时,
;结论3:当
时,
,···,照此规律,结论5:当______时,
.









“幻方”最早记载于我国公元前500年的春秋时期《大戴礼》中.“
阶幻方
”是由前
个正整数组成的—个
阶方阵,其各行各列及两条对角线所含的
个数之和(简称幻和)相等,例如“3阶幻方”的幻和为15(如图所示).则“5阶幻方”的幻和为( )







A.75 | B.65 | C.55 | D.45 |
古代埃及数学中发现有一个独特现象:除
用一个单独的符号表示以外,其它分数都要写成若干个单分数和的形式.例如
,可以这样理解:假定有两个面包,要平均分给5个人,如果每人
,不够,每人
,余
,再将这
分成5份,每人得
,这样每人分得
+
.形如
(n=2,3,4,…)的分数的分解:
,按此规律,
=_____(n=2,3,4,…).












观察下列等式:
(1)
;
(2)
;
(3)
;
(4)
,……
请你根据给定等式的共同特征,并接着写出一个具有这个共同特征的等式(要求与已知等式不重复),这个等式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唯一)
(1)

(2)

(3)

(4)

请你根据给定等式的共同特征,并接着写出一个具有这个共同特征的等式(要求与已知等式不重复),这个等式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