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王勃(650-675)
- 张若虚(约660-约720)
- 张九龄(678-740)
- 杨炯(650-692)
- 卢照邻(约635-约689)
- 骆宾王(约640-687)
- 贺知章(659-744)
- 王之涣(688-742)
- 孟浩然(689-740)
- 王昌龄(690-756)
- 王维(701-761)
- 李白(701-762)
- 高适(700-765)
- 崔颢(704-754)
- 杜甫(712-770)
- 岑参(715-770)
- 张志和(730-810)
- 韦应物(约737-791)
- 孟郊(751-814)
- 韩愈(768-824)
- 刘禹锡(772-842)
- + 白居易(772-846)
- 《秦中吟》
- 《长恨歌》
- 《琵琶行》(并序)
- 《钱塘湖春行》
- 柳宗元(773-819)
- 白行简(776-826)
- 元稹(779-831)
- 贾岛(779-843)
- 李贺(790-816)
- 杜牧(803-853)
- 温庭筠(约812-866)
- 李商隐(813-858)
- 罗隐(833-909)
- 房玄龄等
- 姚思廉
- 李百药
- 令狐德棻等
- 魏征等
- 刘长卿
- 语言知识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注)刘二十八:即刘禹锡,因其排行二十八,故称。蹉跎:受挫折,这里指失意贬官。二十三年:刘禹锡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旧历九月被贬连州刺史,赴任途中再贬朗州司马。十年后,奉诏入京,又复贬任连州刺史,转夔、和二州刺史。直至公元827年(唐文宗大和元年),方得回京,预计回到京城时,已达二十三年之久。【小题1】下列对诗人及诗歌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事、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有“诗魔”“诗王”之称,与李白、杜甫一起被称为“唐代三大诗人”。 |
B.本诗是诗人写给友人刘禹锡的赠诗。诗人对刘禹锡被贬官二十多年的坎坷遭遇,表示了极度的不平和无限的感慨。 |
C.“为我引杯添酒饮”中的“引”,本义为“拉开弓”。这里形容白居易用力拿过朋友的酒杯,不容拒绝。说明诗人的热情、真诚和豪爽。 |
D.“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又隐含着赞美,诗人一方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一方面又称赞了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 |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小题1】这节诗运用了许多比喻和通感,表现了琵琶声的不同特点,根据要求填空。(1)形容乐声粗重急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形容乐声亲切细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形容乐声错落有致,清脆圆润的:_____________
(4)形容乐声婉转流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形容乐声低沉凝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形容乐声激越高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形容乐声凄厉裂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部分对音乐的描写十分成功,请谈一谈比喻修辞手法在其中产生的艺术效果。
【小题3】《琵琶行》诗中有三处描写江月,请找出来细细体会,并分析这三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1)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小题4】《琵琶行》全诗由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___,暗线则是______。一虚一实,虚实相生,最后两条线索交织在“_______,_______”上?全诗结构严谨而又错落有致。
直中书省
唐·白居易
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①。
入直召对选德殿②,赐茶而退
宋·周必大
绿槐夹道集昏鸦,敕使传宣坐赐茶。
归到玉堂③清不寐,月钩初照紫薇花。
(注)①紫薇郎:唐代官名,指中书舍人。②入直召对选德殿:《宋史》中有记载,孝宗以“在位久,功未有成,治效优劣”,“命必大等极陈当否”。③玉堂:翰林院。【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诗所写的丝纶阁、钟鼓楼,不仅展现了宫廷建筑的特色,而且也点明了诗人工作的地点。 |
B.周诗中“入直召对”的过程虽简略,但并不同于汉文帝召见贾谊时“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情景。 |
C.两首诗在写作方法上都选择略写供职之事,注重选取眼前景物来丰富诗歌内容,借以表达情感。 |
D.周诗语言含蓄而隐晦,白诗语言平易而晓畅,虽然语言风格不同,但都充满诗情画意,耐人寻味。 |
客中守岁
白居易
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
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
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歌开篇点明时间是除夕夜,作者在外生活窘迫,樽中无酒;“泪满巾”与《琵琶行》中“司马青衫湿”异曲同工地表现了诗人的悲伤。 |
B.颔联用在外漂泊的艰苦与家中生活的贫苦作对比,进一步抒发诗人对家乡的刻骨思念。 |
C.第三联“惊”字,表现出作者因年老而感觉到时光匆匆,而“畏老”“恶春”也是本诗所要侧重表达的情感。 |
D.这首律诗语言平淡朴实、明白晓畅,与李商隐的名作《锦瑟》语言风格截然不同。 |
【小题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
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 之 来 也 为 云 龙 为 风 鹏 勃 然 突 然 陈 力 以 出。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故览仆诗者,知仆之道焉。
(白居易《与元九书》)
【小题2】写出白居易所发起的诗歌运动的主张。【小题3】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4处)
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今 诚 平 心 读 之 大 概 才 思 横 溢 触 处 生 春 胸 中 书 卷 繁 富 又 足 以 供 其 左 旋 右 抽 ,无不如志。其尤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秋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
(赵翼《瓯北诗话》)
【小题4】文中所提到是“昌黎”指哪一位作家?请列举出高中所学过的他的一篇文章篇名。【小题5】苏东坡能“成一代之大观”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琵 琶 行 (节选)
白 居 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段完整的场景描写,交代了时令、地点、人物、事件,为琵琶女的出场做了铺垫。 |
B.作者被贬逐到僻远的浔阳,难得在他乡接待友人的探访,油然而生相见时难别亦难。 |
C.第三句写作者来到江边码头,下马与船上的客人话别,送其启程,殷勤关切,依依难舍。 |
D.古人饮酒饯别,常以乐助兴,此处强调“无管弦”,自然地引出下文琵琶女的出场弹奏。 |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 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A.这一段是诗人对琵琶女演奏的具体描写,全段都用正面描写的手法表现琵琶女技艺的高超。 |
B.诗人连用急雨、私语、珠落玉盘等一系列精妙的比喻,用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联合起来通比 音乐,使得琵琶女的弹奏非常具体形象。 |
C.诗人用旋律的变化写先“滑”后“涩”的两种音乐意境。“间关”之声如“莺语花底”般轻 快流利;“幽咽”之声如“泉流冰下”般悲抑哽塞。 |
D.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的感受描绘出了一个余音袅袅、余意无 穷的音乐境界。 |
别元九后咏所怀
白居易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①。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②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注)①悰:欢乐,乐趣。②青门:长安城的东南门,本名灞城门,因其门色青,故俗称为“青门”。【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一首送别诗。送别诗有表现亲情、爱情的,也有表现友情的,感伤之外还可以寄托诗人的理想抱负等。 |
B.诗的开篇写凋零的桐叶、衰败的槿花,暗中点明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同时也奠定了全诗伤感悲凉的感情基调。 |
C.“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惊”两句紧承上几句的伤秋之情,写出了诗人和友人分别之后的落寞,情景交融,十分感人。 |
D.最后四句写朋友不一定要很多,但一定要知心,知心人不在,心如空城般孤寂,言简意赅,却富含哲理。 |
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①
白居易
遥夜凉风楚客②悲,清砧繁漏月高时。
秋霜似鬓年空长,春草如袍③住尚卑。
词赋撞名来已久,烟霄④得路去何迟。
汉庭卿相皆知己,不荐扬雄⑤欲荐谁?
(注)①此诗是诗人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所作。谈校书应为诗人在朝为官时的同事、朋友。②楚客,指贾谊。③枹,官枹。④烟霄:喻显赫地位,⑤扬雄,擅长词赋写作,曾被大司马王音推荐。【小题1】简要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小题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闲居春尽
白居易
闲泊池舟静掩扉,老身慵出客来稀。
愁因暮雨留教住,春被残莺唤遣归。
揭瓮偷尝新熟酒,开箱试着旧生衣。
冬裘夏葛相催促,垂老光阴速似飞。
(注)诗人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时所作。生衣:绢制的夏衣。【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句中“闲”字,不仅表现了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而且呼应了诗歌的标题。 |
B.颔联“暮雨”一词营造出凄凉的情境,“留教住”流露出诗人落寞、惆怅的情绪。 |
C.“唤遣归”写出了春天伴随着黄莺的呼唤而到来,表明作者的心情开始逐渐好转。 |
D.尾联运用了拟人等修辞,以“冬裘”“夏葛”相更换写出时节更替,“似飞”则写出年老更觉光阴飞逝的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