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小题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

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 之 来 也 为 云 龙 为 风 鹏 勃 然 突 然 陈 力 以 出。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故览仆诗者,知仆之道焉。

(白居易《与元九书》)

【小题2】写出白居易所发起的诗歌运动的主张。
【小题3】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4处)

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今 诚 平 心 读 之 大 概 才 思 横 溢 触 处 生 春 胸 中 书 卷 繁 富 又 足 以 供 其 左 旋 右 抽 ,无不如志。其尤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秋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

(赵翼《瓯北诗话》)

【小题4】文中所提到是“昌黎”指哪一位作家?请列举出高中所学过的他的一篇文章篇名。
【小题5】苏东坡能“成一代之大观”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6-14 12:50: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小题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2】“今夜闻君琵琶语”中的“语”如果换成“曲”,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小题3】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琵琶声中塑造了诗人和琵琶女怎样的形象?
【小题4】结尾一段,诗人重闻琵琶,为何“凄凄不似向前声”,诗人又为何“泪湿青衫”?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冷泉亭记

(唐)白居易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言,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②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澈,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③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作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籅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注①矧(shěn):况且。
【小题1】我们高中阶段学习的白居易代表作是__________。
【小题2】填入第②段方框内的虚词应是(   )
A.也B.哉C.乎D.焉
【小题3】用“/”为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坐 而 玩 之 者 可 濯 足 于 床 下 卧 而 狎 之 者 可 垂 钓 于 枕 上
【小题4】下列各句对文章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画线句作者写冷泉亭的方位,层层写来,由表及里,使人对冷泉亭的位置了然于胸。
B.第②段中描写亭周景色,作者采取了详略结合的写法。他先详写春景和夏景,然后略写作者身处其间的惬意与感受。
C.作者将景物描写同心理感受紧密结合,不仅反映了冷泉亭的自然美景,而且作者沉浸山水之中、逍遥而自适的雅士形象也跃然纸上。。
D.纵观全篇,其落足处均在一“情”字上。通篇寄情于景,即景抒情,情寓于景,景助情生。
【小题5】余杭郡只有五亭,而没有人再建造亭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用文中语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