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客中守岁

白居易

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

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

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点明时间是除夕夜,作者在外生活窘迫,樽中无酒;“泪满巾”与《琵琶行》中“司马青衫湿”异曲同工地表现了诗人的悲伤。
B.颔联用在外漂泊的艰苦与家中生活的贫苦作对比,进一步抒发诗人对家乡的刻骨思念。
C.第三联“惊”字,表现出作者因年老而感觉到时光匆匆,而“畏老”“恶春”也是本诗所要侧重表达的情感。
D.这首律诗语言平淡朴实、明白晓畅,与李商隐的名作《锦瑟》语言风格截然不同。
【小题2】诗歌的首联与尾联在抒情方法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6-10 05:05: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与元九书(节选)
白居易
(仆)家贫多故,二十七方从乡赋。既第之后,虽专于科试,亦不废诗。及授校书郎时,已盈三四百首。或出示交友如足下辈,见皆谓之工,其实未窥作者之域耳。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时皇帝初即位,宰府有正人,屡降玺书,访人急病。
仆当此日,擢在翰林,身是谏官,月请谏纸。启奏之间,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欲稍稍进闻于上。上以广宸听,副忧勤;次以酬恩奖,塞言责;下以复吾平生之志。岂图志未就而悔已生,言未闻而谤已成矣!
微之,夫贵耳贱目,荣古陋今,人之大情也。仆不能远征古旧,如近岁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然当苏州在时,人亦未甚爱重,必待身后,人始贵之。今仆之诗,人所爱者,悉不过杂律诗与《长恨歌》已下耳。时之所重,仆之所轻。至于讽谕者,意激而言质;闲适者,思澹而辞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今所爱者,并世而生,独足下耳。然百千年后,安知复无如足下者出,而知爱我诗哉?故自八九年来,与足下小通则以诗相戒,小穷则以诗相勉,索居则以诗相慰,同处则以诗相娱。知吾罪吾,率以诗也。
仆常语足下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媸益又自惑必待交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况仆与足下,为文尤患其多。己尚病,况他人乎?今且各纂诗笔,粗为卷第,待与足下相见日,各出所有,终前志焉。又不知相遇是何年,相见是何地,溘然而至,则如之何?微之知我心哉!
(注)《与元九书》写于元和十年(815年),其时作者在江州司马任上。元九,即元稹,字微之。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仆常语足下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媸/益又自惑/必待交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
B.仆常语足下/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媸/益又自惑必待/交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
C.仆常语/足下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媸益又自/惑必待交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
D.仆常语足下/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媸/益又自惑/必待交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己尚,况他人乎病:认为是毛病。
B.文章为时而著合:应当,应该。
C.知吾吾,率以诗也罪:怪罪,谴责文章。
D.小则以诗相勉穷:家里没钱。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通过写诗来救民疾苦、针砭时弊,得罪了权贵豪强,但是妻子儿女依然理解、支持他。
B.白居易自幼聪慧,十五六岁就立志苦学,后因勤学苦读而未老先衰。
C.白居易认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肯定了诗歌的社会功效和现实意义。
D.白居易既专注于科举考试,也酷爱写诗,他写的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常常受到朋友的称赞。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至于讽谕者,意激而言质;闲适者,思澹而辞迂。
⑵故自八九年来,与足下小通则以诗相戒,小穷则以诗相勉,索居则以诗相慰,同处则以诗相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