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王勃(650-675)
- 张若虚(约660-约720)
- 张九龄(678-740)
- 杨炯(650-692)
- 卢照邻(约635-约689)
- 骆宾王(约640-687)
- 贺知章(659-744)
- 王之涣(688-742)
- 孟浩然(689-740)
- 王昌龄(690-756)
- 王维(701-761)
- 李白(701-762)
- 高适(700-765)
- 崔颢(704-754)
- 杜甫(712-770)
- 岑参(715-770)
- 张志和(730-810)
- 韦应物(约737-791)
- 孟郊(751-814)
- 韩愈(768-824)
- 刘禹锡(772-842)
- + 白居易(772-846)
- 《秦中吟》
- 《长恨歌》
- 《琵琶行》(并序)
- 《钱塘湖春行》
- 柳宗元(773-819)
- 白行简(776-826)
- 元稹(779-831)
- 贾岛(779-843)
- 李贺(790-816)
- 杜牧(803-853)
- 温庭筠(约812-866)
- 李商隐(813-858)
- 罗隐(833-909)
- 房玄龄等
- 姚思廉
- 李百药
- 令狐德棻等
- 魏征等
- 刘长卿
- 语言知识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与元微之①书
四月十日夜,乐天白:微之微之!不见是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
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上报疾状,次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且云危惙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 ”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且置是事,略叙近怀。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诸院孤小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项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暖寒饥饱,此一泰也。江州湓鱼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垣,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阐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
(取材于向居易《与元微之书》)
注:①元微之:即作者好友元稹,此时被贬为通州(今四川达州)司马。【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 于:对 |
B.形骸且健,方寸甚安。 方寸:衣食 |
C.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殚:尽 |
D.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 或:有的 |
A.等闲相见销长日,也有闲时更学琴。不是眼前无外物,不关心事不经心 |
B.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
C.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
D.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 |
一泰 | 二泰 | 三泰 |
| | 山水胜绝 |
A.始是新承恩泽时 承:承受 夕殿萤飞思悄然 悄然:寂静无声 |
B.到此踌躇不能去 去:前往 尽日君王看不足 不足:不厌,不够 |
C.上穷碧落下黄泉 穷:穷尽,走到尽头 天生丽质难自弃 自弃:自我埋没 |
D.含情凝睇谢君王 谢:道歉 |
A.礼部:古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学校及科举考试等事。“试礼部”,即参加由礼部主持的乡试。 |
B.六经:儒家经典著作《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由孔子整理而成。 |
C.岭南:指中国五岭之南的地区,古为百越之地,宋以后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 |
D.科目:隋唐时分科选拔官吏的名目,如秀才、明经、明算、进士等;后沿用为科举的通称。 |
顾
君臣相顾尽沾衣(_____)
顾野有麦场(____)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____)
发
六军不发无奈何(____)
梨园弟子白发新(____)
野芳发而幽香(____)
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
穷
上穷碧落下黄泉(____)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