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答张十一
韩 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张十一与韩愈同任监察御史,上书请求减免关中赋税,因触怒权贵而一起被贬。张十一被贬至郴州临武,韩愈被贬阳山(今属广东)。张十一在任上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②踯躅:杜鹃花的别称。
本诗的情感含蓄而复杂,请结合诗歌后两联进行分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早上五盘岭
岑 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径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蜀道历来以艰险著称,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觉蜀道难”?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白蘋洲五亭记
(唐)白居易
湖州城东南二百步,抵霅溪,溪连汀洲,洲一名白蘋。梁吴兴守柳恽于此赋诗云“汀洲采白蘋”,以为名也。前不知几十万年,后又数百载,有名无亭,鞠为荒泽。至大历十一年,颜鲁公真卿为刺史,始剪榛导流,作八角亭游息焉。旋属灾潦荐至,沼堙台圮。后又数十載,委无隙地。至开成三年,弘农杨君为刺史,乃疏四渠,浚二池,树三园,构五亭,卉木荷竹,舟桥廊室,洎游宴息宿之具,靡不备焉。观其架大漢,跨长汀者,谓之白蘋亭。介二园、阅百卉者,谓之集芳亭。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玩晨曦者,谓之朝霞亭。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五亭间开,万象迭入,向背俯仰,胜无遁形。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タ,宾友集,歌咏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游者相顾,成曰:此不知方外也?人间也?又不知蓬瀛昆阆,复何如哉?
时予守宫在洛,杨君缄书赍图,请予为记。予按图握笔,心存目想,覙缕梗概,十不得其二三。大凡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人有心匠,得物而后开:境心相遇,固有时耶?盖是境也,实柳守滥觞之,颜公椎轮之,杨君绘素之:三贤始终,能事毕矣。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康由,革弊兴利,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利兴,故府有羡财;政成,故居多暇日。是以余力济高情,成胜概,三者旋相为用,岂偶然哉?昔谢、柳为郡,乐山水,多高情,不闻善政;龚、黄为郡,忧黎庶,有善政,不闻胜概。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君名汉公,字用乂。恐年祀久远,来者不知,故名而字之。时开成四年,十月十五日,记。
(选自《白居易集》
(注)①鞠:皆,尽  ②荐:连续  ③覙缕:逐条陈述
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为名也    君我降,与君为兄弟
B.作八角亭游息焉 焚百家之言,愚黔首
C.康由,革弊兴利 夫人相与,俯仰一世
D.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 属皆且为所虏
当前题号:5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的“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感。
B.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打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
C.全诗情景交融,笔法错综变化却又相互照应。落笔的角度相同,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
D.本诗对偶工稳,音调铿锵,朗朗上口。尾联两句的对偶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饬对称的美感,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打发的感情。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片断,回答问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①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②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③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④秦人不暇自哀,而a后人哀之;b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c后人而复哀d后人也。

(1)下列两句中的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奈何取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后人哀之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A.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不同。
B.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C.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也相同。
D.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相同。
(2)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锱铢:极言贵重的东西  ②南亩:泛指农田
③九土:即九州,指全国  ④呕哑:难听的音乐
⑤独夫:孤单的人 ⑥戍卒:指陈胜、吴广等起义者
⑦楚人:指刘邦 ⑧焦土:指阿房宫被烧毁
A.①④⑤⑦  B.②③⑥⑧   C.①③⑤③   D.②④⑥⑦
(3)对文中划线的四个“后人”分析正确的是( )
A.①②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③是指当时的宋人(如杜牧);④是指秦人。
B.①②④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③是指唐以后的人。
C.①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②④相同,都是指宋以后的人。
D.①④相同,都是指宋人(如杜牧);②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
(4)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D.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5)第二段文字共四句话,分层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第③句是________复句,关联词是________和________。第④句是________复句,关联词是________。
(7)作者指出六国和秦统治者灭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的问题。
(8)“灭六国者六国也”“使六国各爱其人”,这三个“六国”所指是否相同,指的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面是对第④句话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人,文中指秦始皇。不暇,没有空余的时间,文中是来不及的意思。来不及作为教训加以改正,秦就被推翻了。
B.不鉴之,即不之鉴,不以为鉴;鉴,“作为教训”的意思。
C.句中的三个“之”都是指代前文中秦王的骄奢淫逸。
D.句中第c个“后人”指唐以后的统治者,其余三个“后人”皆指秦以后的统治者,主要是指唐朝统治者。
当前题号:7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古风(其十九)

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至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注)①明星:华山玉女。②卫叔卿:仙人名。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开头几句写遥看仙女身着霓裳,手持莲花,凌空飘舞,令人神往。
B.诗人用卫叔卿之典,有暗含自身经历,欲与之驾鸿飞离尘世之意。
C.结尾四句写诗人俯视洛阳大地,豺狼当道,生灵涂炭,心绪急剧变化。
D.全诗表现了诗人鄙视权贵,隐逸求仙,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想感情。
【小题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最突出的艺术手法。
【小题3】(新高考新导向题)与《梦游天姥吟留别》相比,说说李白在这首诗中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节选)
杜 牧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注)①渔阳探使:《全唐诗》此句下注:“帝使中使辅璆琳探禄山反否,璆琳受禄山金,言禄山不反。”②《旧唐书·安禄山传》载:禄山体肥,重三百三十斤,却能在唐玄宗面前表演胡旋舞,其疾如风。旁边的宫人拍掌击节,因为舞得太快,节拍都乱了。
【小题1】“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两句向来被认为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简要赏析。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 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小题1】颔联写景历来为人所称道,《唐宋诗举要》云:“三四写景极佳,而意极沉郁,是谓神行。”请作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