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骄儿诗(节选)
李商隐
爷昔好读书,恳苦自著述。憔悴欲四十,无肉畏蚤虱。
儿慎勿学爷,读书求甲乙。穰苴司马法,张良黄石术。
便为帝王师,不假更纤悉。况今西与北,羌戎正狂悖。
诛赦两未成,将养如痼疾。儿当速成大,探雏入虎穴。
当为万户侯,勿守一经帙。
注①本诗载于《全唐诗》卷五百四十一,是作者为自己的儿子李衮师而写。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无肉畏蚤虱”一句采用夸张的手法,这种描写旨在写出诗人自己身体消瘦,生活穷困潦倒的状态。
B.“穰苴司马法”一句借用春秋时期齐国大司马田穰苴的典故来告诫衮师不要效仿自己,而是要多读兵书,学会辅佐帝王的真本事。
C.“况今西与北”六句,联系到国家面临的严重边患,希望孩子能够迅速成长,为国平乱,立功封侯。
D.“当为万户侯,勿守一经帙”写出了诗人对死守经书、醉心科举的怀疑,表明诗人认为学文无用,全面否定了“读书”和“著述”的方式。
E. 此诗抒写因衮师引起的感慨和对衮师的期望。诗人既希望衮师长大后能够为国安边,展现才华但更多的是通过对衮师的期望表达自己的困顿失意。
【小题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苒苒①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②清江畔,是夜越吟③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④。

注解:①苒苒:同“冉冉”,指时间的推移。②美人:旧时也指自己思暮的人,这里指崔少府。③越吟:楚人曾唱越歌以寄托乡思。④兰杜:兰花和杜若,两种都能散发芳香的植物。
【小题1】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一、二句叙写诗人和从弟在南斋游玩。诗人以舒适的姿势高卧,拨开帷幕即见明月初吐的美景,奠定了全诗轻松愉悦的感情基调。
B.三、四句呼应标题写玩月,动静结合,月光的照射使水面和树木蒙上了一层清辉,月光在窗户上荡漾,意境恬淡悠远。
C.五、六句中清幽的月色引起诗人深刻的思考,这种深深的慨叹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珍视。
D.七、八句实写在这月光普照的夜晚,崔少府在曹娥江畔苦吟,思念自己。
E.最后两句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兰草、杜若比崔少府,其芬芳之香随处可闻。
【小题2】请简要分析本诗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至后
杜甫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注)①剑南:这里指蜀地。②青袍白马:这里指诗人当时身居闲官卑位。⑧金谷、铜驼:金谷园、铜驼陌,皆洛阳胜地,安史之乱中受到破坏。④棣萼:语出《诗经·小雅·棠棣》“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小题1】(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写了诗人身在蜀地、心在洛阳的现状,“日初长”突出了思念的绵长。
B.“青袍白马”使用了借代手法,表现了诗人身居闲官卑位的不得志处境。
C.金谷园、铜驼陌等地受到战争破坏,这让诗人感到国破家亡、物是人非。
D.尾联直抒胸臆,愁苦至极的诗人本想写诗遣愁,但诗成吟咏,更觉凄凉。
E. 整首诗感情真挚,结构严谨,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小题2】(小题2)本诗的第三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岁夜咏怀①

(唐)刘禹锡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

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注)①元和十四年(819年),屡遭贬谪的刘禹锡老母病逝,在护送灵柩途中又接到好友柳宗元去世的消息。诗人闻讯异常悲痛,此后两年在洛阳守丧,《岁夜咏怀》约写于居丧期间。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首诗应该是写于除夕之夜。首联中“新岁又如何”句表明作者虽然遭遇多年来的坎坷不得意,但对新年来临仍会寄寓新的希望。
B.颔联中“昔”与“今”的对比,“有几多”表明朋友所剩无几,这两句蕴含着作者伤悼众友早逝,更主要的是对挚友柳宗元的痛悼。
C.颈联写作者闲居,自由自在,只想长寿,表现出作者因亲友的去世而颓丧。
D.尾联表面是说年年的春色皆同,在贬谪幽居时也是如此。真正的含义却是:自然界的春天是无所谓的,可惜的是看不到政治的春天降临人间,看不到国家兴旺景象的来临。
E.此诗语言朴实自然,但在字里行间寄寓作者无限感慨,读后令人不得不动情。
【小题2】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易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注:梦得,刘禹锡,字梦得。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首诗歌语言清新明快,感情沉郁悲壮,体现了白居易“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
B.颈联的意思是喝酒的时候引经据史,行行酒令;倾听对方的吟颂,胜过聆听美好的音乐。
C.“更待菊黄家酝熟”中“家酿”指家中自酿的酒;“待”字照应了题目中的“约后期”,即秋天再相聚。
D.“共君一醉一陶然”中“君”指的是刘禹锡,“陶然”的意思是舒畅快乐的样子。
E. 尾联通过雄奇浪漫的想象,描绘了一幅有色有味的秋日共醉图。
【小题2】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赏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限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省。母使婢探袁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愈为作《讳辩》,然卒亦不就举。辞尚奇诡,所得皆警迈,绝去翰墨畦迳,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与游者权璩、杨敬之、王恭元,每撰者,时为所取去。贺亦早世,故其诗歌传世者鲜焉。
选自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贺传》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版,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歘下榻叩头,言:“阿彌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袅袅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克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鸣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某有苑囿、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选自唐·李商隐《樊南甲、乙集·李贺小传》
【注】①程限:让人遵循的标准、规范。②畦迳:指作文的一般程式或方法。③歘(xu):快速。④阿彌(mi):母亲。⑤嘒(hui):形容小声或清脆的声音。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援笔辄就如素构 就:完成
B.及暮归,足成之 足:补充完整
C.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    炊:饭
D.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 愈:胜过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土: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会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民间称考中进士为“金榜题名”。
B.讳:古人在取名或者说话时,避开代表尊长者的字或号,表示尊敬的心意,是为避讳。《春秋》载: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C.序:一种文体,分书序和赠序两种。书序有自序、他序,多叙述著作者的意趣、写作缘由、目的等;赠序用于临别赠言。文中指杜牧为李贺诗集作的书序。
D.篆:汉字的一种书体,包括大篆、小篆,一般指小篆。旧时印章多用篆文,故为官印的代称,又为对别人名字的敬称。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贺亦早世,故其诗歌传世者鲜焉。
(2)又岂才面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小题4】李贺有“诗鬼”之誉,“长吉之奇”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
当前题号:6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
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未果。②禁:消受。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该借酒释怀,消受春光。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枝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
【小题2】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说说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寄刘校书

郭震

俗吏三年何足论,每将荣辱在朝昏。

才微易向风尘老,身贱难酬知己恩。

御苑残莺啼落日,黄山细雨湿归轩。

回首汉家丞相府,昨来谁得扫重门。

(注)①郭震,唐朝将领、诗人。这首诗是诗人去官后写的。②扫重门:指贤才贫贱,托身高官显贵以求发展。《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载:及魏勃少时,欲求见齐相曹参,家贫无以自通,乃常独早夜扫齐相舍人门外。相舍人怪之,以为物,而伺之,得勃。勃曰:“愿见相君,无因,故为子扫,欲以求见。”于是舍人见勃曹参,因以为舍人。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写作者遭受到的无情现实:辛苦多年无人赏识,祸福却在旦夕之间。
B.第三句强调因为才疏学浅,以致自己在官场角逐中心力交瘁,年华老去。
C.第四句语含讥讽,表面是说自己身份低微难酬圣意,实则暗讽圣意不聪。
D.“残莺”是作者自喻,“残”、“老”照应,“残莺啼”犹言身老心不老。
E.颈联写朝野景致,明暗对比,视听结合;“归”字极言远离朝堂的轻松。
【小题2】尾联“回首汉家丞相府,昨来谁得扫重门”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守睢阳作
张巡
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
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
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
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
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
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
【注释】①鱼丽:古代战阵名。
【小题1】根据诗歌内容,概括睢阳“日渐危”的原因。
【小题2】全诗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牡 丹

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从去年与牡丹的相聚落笔,把人世间的深厚情谊浓缩在重逢的特定场景之中。
B.颔联中“巫峡散”承首联的“怨别离”,拈来巫山云雨的故事,给花人之恋抹上梦幻的色彩。
C.颔联“武陵期”典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的故事,用典新颖别致,饶有兴致。
D.颈联以“馨香”“不语”刻画牡丹形象,又以“传情”“彼此知”关照前文。
E.尾联回到现实,写诗人于栏边安放了枕席,如对故人一般抵足而卧,互诉衷情。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