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B.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C.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D.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到则披草而坐/三人行,则必有我师B.则施施而行/吾尝终日而思矣
C.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知明而行无过矣D.则凡数州之土壤/固一世之雄也
【小题3】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意有所极”中的“意”是由贬谪引发的惴栗之感,是将忧惧抑郁寄情于山水之中,不同于欧阳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之“意”。
B.文章开头先写以前对永州异山秀水的游览,表明这些“幽泉怪石”给作者带来精神的愉悦和解脱,以此作为铺垫来比照映衬西山之游。
C.作者虽然几乎走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但当他发现西山之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文题“始得”点明此游之意义,并以“始”与“未始”之比较结束全文。
D.作者将“特立”之西山赋予了自己卓尔不群的人格和恢弘远大的志向,西山即我,我即西山,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小题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2)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当前题号:1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小题。
淇上送赵仙舟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小题1】本诗在表达离别之情时使用了哪些手法?试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小题2】诗中作者感情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何远字义方,东海郯人也。武帝践阼,为后军鄱阳王恢录事参军。远与恢素善,在府尽其志力,知无不为。恢亦推心仗之,恩寄甚密。迁武昌太守。远本倜傥,尚轻侠。至是乃折节为吏,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远患水温,每以钱买人井寒水。不取钱者,则摙水还之。其他事率多如此。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车服尤弊素,器物无铜漆。江左水族甚贱,远每食不过干鱼数片而已。然性刚严,吏民多以细事受鞭罚,遂为人所讼,征下廷尉,被劾十数条。当时士大夫坐法皆不受测,远度己无赃,就测立三七日不款,犹以私藏禁仗除名。
后为武康令,愈厉廉节,除淫祀,正身率职,民甚称之。太守王彬巡属县,诸县皆盛供帐以待焉。至武康,远独设糗水而已。彬去,远送至境,进斗酒只鹅而别。彬戏曰:“卿礼有过陆纳,将不为古人所笑乎。”武帝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郡经寇抄,远尽心绥理,复著名迹。期年,迁树功将军、始兴内史。时泉陵侯朗为桂州,缘道多剽掠,入始兴界,草木无所犯。
远在官好开途巷,修葺墙屋,人 居 市 里 城 隍 厩 库 所 过 若 营 家 焉 田 秩 奉 钱 并 无 所 取 岁 暮 择 人 尤 穷 者 充 其 租 调 以 此 为 常然其听讼犹人也,不能过绝。而性果断,人畏而惜之,所至皆生为立祠,表言政状,帝每优诏答焉。
远性耿介,无私曲,居人间绝请谒,不造诣。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是以多为俗士所疾恶。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其轻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盖天性也。每戏语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以一缣。”众共伺之,不能记也。
(节选自《南史·何远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人居市里/城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田秩奉钱并无所取/岁暮择人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
B.人居市里/城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田秩奉钱并无所取/岁暮择人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
C.人居市里/城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田秩奉钱/并无所取/岁暮择人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
D.人居市里/城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田秩奉钱/并无所取/岁暮择人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践阼,指皇帝登临皇位。君主即位也可称作“登庸”“御极”“践祚”“践极”“践统”“登极”。
B.淫祀,指不合礼制的祭祀,不当祭的祭祀,妄滥的祭祀。包含越份之祭与未列入祀典之祭两种。
C.太守,古代地方职官,是战国至秦朝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主要负责地方郡一级行政区的政治事务。
D.立祠,此指立生祠,古代立生祠是百姓自发地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的一种民俗,其对象大多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远生活朴素,为官清廉。任武昌太守时,所用车驾和器物都很朴素,经常吃的食物是极便宜的干鱼,从不收受他人的馈赠之物。
B.何远坚守节操,不喜逢迎。太守王彬巡察属县,何远仅给他提供干粮、饮水;无论是与达官贵人还是与平民百姓书信往来,都一视同仁。
C.何远尽职爱民,政绩斐然。他判案能力过人,性情果敢,深受百姓爱戴;任始兴内史时,县内一草一木都未被盗匪抢掠侵犯。
D.何远生性耿介,不循私情。与人交往不受请托,也不拜访他人;为人轻财好义,能周人之急,说话从无虚妄,他人很难找到他说谎的证据。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吏民多以细事受鞭罚,遂为人所讼,征下廷尉,被劾十数条。
(2)郡经寇抄,远尽心绥理,复著名迹。
当前题号:3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标题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事件,“九日”是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结伴登高、饮酒、赏菊、插茱萸皆是传统项目。
B.时逢金秋,又遇佳节,作者与客一起登高畅饮,必然心情无比愉悦,便不想顾及尘世礼俗而尽情释放自我。
C.诗人被贬至池州,登高临远之际,感悟人生当及时行乐,不必无益地痛惜流光,这既是对自我的宽慰,也是其通达之处。
D.人生易逝,作者由眼前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登牛山落泪的故事,并反用其典,于抑塞外出以旷达之怀。
E. 这首诗豪爽直率,不事雕琢,用“须插”“但将”“不用”“何必”等勾勒字面,用字新奇,尽显豁达。
【小题2】首联首句“江涵秋影雁初飞”一句颇为精妙,请作赏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渭川田家
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恨然吟式微。
【注】①雉雊(gòu):野鸡鸣叫。②《式微》是《诗经》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 古典诗歌中多以“式微”为“归隐”意象。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的第一句描写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渲染暮色苍茫的气氛。
B.第二句描绘穷巷牛羊暮归图,“穷巷”即“深巷”,“穷”字也透着宁静粗朴的况味。
C.三、四句写人,野老拄着拐杖倚着柴门,急切地喊着牧童的名字,以声衬寂。
D.五、六句视听结合,野鸡欢叫、麦苗青青、蚕眠叶稀,宁静里透着祥和,悠然中透着满足。
E. 这是田园山水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律诗,偶句押韵,所押的韵是“归、扉、稀、依、微”。
【小题2】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①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②故道风烟在,翁仲③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④。
【注】①柳宗元、刘禹锡因参予“永贞革新”而久遭贬谪,奉旨返京后,再度被远谪。此诗便作于两人在衡阳分手、各赴谪地之时。②伏波:这里指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其在抵御外侮、平定叛乱上功勋卓著。③翁仲:后世称石像或墓道石为翁仲,此指伏波将军庙前的石像。④濯缨:洗濯冠缨。《楚辞•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小题1】“伏波故道风烟在”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小题2】尾联“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杭州春望
【唐】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注】①伍员:即伍子胥,春秋吴国名臣;苏小:苏小小,钱塘名妓。②柿蒂:丝织品上的花纹;梨花:梨花春,酒名。
【小题1】首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小题2】作者写杭州春景极有层次,请简要概括
【小题3】颔联用“伍员”和“苏小”的典故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早夏寄元校书

司空曙

独游野径送芳菲,高竹林居接翠微。

绿岸草深虫入遍,青丛花尽蝶来稀。

珠荷荐果香寒簟,玉柄摇风满夏衣。

 蓬荜永无车马到,更当斋夜忆玄晖①。

注:①玄晖:南朝谢眺,字玄晖,善为诗,后常以此指有文采的人,此处借指元校书。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首句中的“芳菲”描写了早夏的美景,作者借景抒发自己因年老而一事无成的伤感之情。
B.题目中的“早夏”点明此诗写的是早夏之景,同时从诗中的“花尽”“夏衣”两处也能够看出。
C.“高竹林居接翠微”是说种着高大竹子的居所紧挨着青翠的山峰,写出了居所环境的清幽。
D.“绿岸草深虫入遍”一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因草深看不到虫子的踪影,却听到虫鸣的情形。
E.“玉柄摇风满夏衣”中的“满”字,将扇子摇出的无形凉爽的风化为有形,写出了风入衣襟之态。
【小题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登金陵凤凰台①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据《江南通志》记载:“宋元熹十六年,有三鸟翔集山间,文彩五色. 状如孔雀,音声谐和,众鸟群附,时人谓之凤凰。”
【小题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显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优美。
B.第二句写凤凰飞去,只有江水仍然日夜不停地流着,表现了作者略带伤感的情怀。
C.颔联写吴宫已经荒芜,东晋的风流人物也早已不在,这与首联的“凤去台空”没有关联。
D.颈联看似写景,实则寓意深沉,其中的“落”和“分”字,表现了作者对国家败落百姓流离失所的伤痛之情。
E. 全诗将历史与现实、自然的景与个人的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一气呵成。
【小题2】简析尾联的手法特点,以及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杜甫的两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公安县怀古① 咏怀古迹(其三)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②。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深秋。是年夏,吐蕃进犯灵武、邠州,京城震动。杜甫因好友严武去世,便离开蜀地到荆楚一带的公安县暂住。②此二句主要写了三国时刘备君臣的关系及吕蒙的战绩。
【小题1】下列对《公安县怀古》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全诗八句四联,对仗工整,颇显诗人的诗律功底。
B.首联构思精巧,用笔着力表现出“山野”之“旷 ”,“江水”之“深”。
C.颔联中,“催”字将深秋季节里昼短夜长的自然情状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D.颈联“用典”,主要表现出了刘备君臣的和睦关系以及吕蒙的赫赫战功。
E. 整首诗层次清晰明了,首叙古迹形胜,次写想象之景,后直抒怀古情思。
【小题2】两首诗在思想情感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