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杜甫的两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公安县怀古① 咏怀古迹(其三)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②。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深秋。是年夏,吐蕃进犯灵武、邠州,京城震动。杜甫因好友严武去世,便离开蜀地到荆楚一带的公安县暂住。②此二句主要写了三国时刘备君臣的关系及吕蒙的战绩。
【小题1】下列对《公安县怀古》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全诗八句四联,对仗工整,颇显诗人的诗律功底。
B.首联构思精巧,用笔着力表现出“山野”之“旷 ”,“江水”之“深”。
C.颔联中,“催”字将深秋季节里昼短夜长的自然情状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D.颈联“用典”,主要表现出了刘备君臣的和睦关系以及吕蒙的赫赫战功。
E. 整首诗层次清晰明了,首叙古迹形胜,次写想象之景,后直抒怀古情思。
【小题2】两首诗在思想情感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11-30 05:22: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小题。

春日忆李白①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②。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③?

(注)①天宝三年,李白遇杜甫于洛阳,两人深结厚谊。后李白往江东,杜甫赴长安,此诗即作于天宝五年或六年春杜甫居于长安之时。②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著名诗人。③论文:此处指论诗。

天末怀李白①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②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①此诗为诗人于唐肃宗乾元二年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时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而还。天末,天的尽头。秦州地处边塞,如在天之尽头。②秋水:秋日风波。

【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首诗颈联,寓情于景,虚实结合,作者思念友人,想象友人也在思念自己,上下文互含其词而见意。
B.第二首诗首句以秋风起兴,给全诗罩上一层愁绪,暗示李白正处于命运的秋天,经历着人生的颠沛流离。
C.第二首诗颈联,描写中带情韵,用比中含哲理,意味深长,有极为感人的艺术力量,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D.两首诗都是律诗,颔联和颈联对仗;两首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情韵绵绵,足见二人的深厚友谊。
【小题2】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大体相同,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