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柳宗元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注]①南谷:在柳宗元贬谪之地永州城南郊。②杪(miǎo)秋,即深秋。③机心:机巧的心计。语出《庄子》。 
(1)此诗写景紧扣“秋”字,诗中哪两个意象最能体现秋色?
(2)这首诗尾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试作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韩愈

①“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

②东都,固士大夫之冀北也。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洛之北涯曰石生,其南涯曰温生。大夫乌公以鈇钺镇河阳之三月,以石生为才,以礼为罗,罗而致之幕下;未数月也,以温生为才,于是以石生为媒,以礼为罗,又罗而置之幕下。东都虽信多才士,朝取一人焉,拔其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自居守、河南尹,以及百司之执事,与吾辈二县之大夫,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咨而处焉?士大夫之去位而巷处者,谁与嬉游?小子后生,于何考德而问业焉?缙绅之东西行过是都者,无所礼于其卢。若是而称曰:“大夫乌公一镇河阳,而东都处士之庐无人焉。”岂不可也?

③夫南面而听天下,其所托重而恃力者,惟相与将耳。相为天子得人于朝廷,将为天子得文武士于幕下。求内外无治,不可得也。愈縻于兹,不能自引去,资二生以待老。今皆为有力者夺之,其何能无介然于怀耶?

④生既至,拜公于军门,其为吾以前所称,为天下贺;以后所称,为吾致私怨于尽取也!

⑤留守相公首为四韵诗歌其事,愈因推其意而序之。

(注)(1)鈇钺(fū yuè):原指斫刀和大斧,此指帝王赐予的专征专杀之权。(2)介然:形容有心事。(3)留守相公:东都留守朱馀庆。
【小题1】从结构上看,第①段的作用是  
【小题2】为什么说“大夫乌公一镇河阳,而东都处士之庐无人焉”?
【小题3】作者托温生拜见乌公时陈述两个问题,一是     二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
【小题4】对乌公的行为,作者似“怨”而实颂,结合具体内容赏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代春怨 春怨

刘方平①  刘方平

朝曰残莺伴妾啼, 纱窗曰落渐黄昏,

开帘只见草萋萋。 金屋②无人见泪痕。

庭前时有东风入, 寂寞空庭春欲晚®,

杨柳千条尽向西。 梨花满地不开门。

(注)①刘方平(758年前后在世),今河南洛阳人,隐居不仕,善画山水。作者写此诗时,唐朝西部战争连绵不断。
②金屋:极为华丽的居室,这里指嫔妃们住的宫殿。
③春欲晚:明媚的春天即将过去。
【小题1】《春怨》中无一 “怨”字却句句写“怨”,请分析这首诗是怎样写“怨”的。
【小题2】这两首诗都用了象征手法,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刘长卿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小题1】诗中的李中丞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对他寄予了怎样的情感?试结合诗句概括。
答:     
【小题2】诗歌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塑造李中丞的形象?请举例说明。
答: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唐·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颈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     。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 的意境。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倦 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小题1)本诗是怎样以“倦夜”统摄全输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小题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唐)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①潼关,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境内,位于陕西、陕西、河南三省要冲。②太华: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县③中条:山名,一名雷首山,在今陕西永济县东南。
【小题1】“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小题2】这首诗勾勒了一幅秋日行旅图,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①“燃”“又” 两字有何表达效果? 
②古人在谈到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与“情”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①乾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时作此诗。
②大历三年(768)冬,诗人自公安(今属湖北)到达岳阳(今属湖南)后所写的。
(1)李诗中“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人们普遍认为“雁引愁心去”要比“雁别秋江去”更好。请你把两句作简要比较,说说前句好在哪里。
  
(2)请结合诗人的经历和诗歌的内容,谈谈两首诗歌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寄家人

沈绍姬

归来偕隐计犹虚 ,垂老他乡叹索居。

别久乍疑前劫事,路歧才得去年书。

梦如柳絮飞无定 ,愁似芭蕉卷未舒。

记得小园亲手植 ,一栏红药近何如?

(注)①沈绍姬:生卒年不详,浙江钱塘(今杭州)人,长年客游淮左(今江苏扬州一带),垂老未归。此诗作于其客游淮左之时。   ②前劫事:前世事。

【小题1】颈联中作者为什么要写柳絮和芭蕉二物?
【小题2】在这首诗的尾联,作者不问别的,只问他亲手种在小园中的一栏红芍药的情况。有人说这样写是绝妙的一笔。你认为如何?请简要说明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