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分析《长恨歌》中“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两句的表达效果。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晚秋

(唐)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①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小题1】诗题为“齐安郡晚秋”,诗中是怎样表现“晚秋”的? 
【小题2】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由颈联中的某一意象可以联想到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中借此意象自比,表达内心徘徊不定、“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的哪两个句子?
表达的感情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中句子
【小题3】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诗人的用意何在?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宫   词

薛逢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 袍袴宫人扫御床。

【小题1】本首诗的“诗眼”是哪个词语?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颔联的主要内容。
【小题2】“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表现了怎样的生活现实?对表达全诗主旨起什么样的作用?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注:君平,西汉时人,曾在成都算卜为生。
【小题1】诗中颔联和颈联写出了入蜀之路的什么特点?尾联一改一般送别诗哀伤沉郁的风格,写出了新意,请说说有何新意。
【小题2】你认为颈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4—16题。(9分)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4.本诗写景有何特点?(2分)
答:  
15.简析颔联,尾联分别刻画的人物形象的特点。(4分)
答:  
16.全诗在写景和写人之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汉江临眺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山翁:指晋人山简,竹林七贤山涛之子,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好饮酒,每饮必醉。
(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3)从整首诗的角度,简析作者流露出怎样的感情。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对雪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注)①作此诗时,诗人身处长安,当时的长安已被安史叛军占领。②原指晋人殷浩忧
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字。
(1)诗歌第二联,诗人是采用怎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内心感情的?(4分)
(2)结合诗歌和写作背景分析本诗的主旨。(4分)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8—9题。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小题1】《月夜忆舍弟》为什么说“月是故乡明”?(5分)
【小题2】两首诗都是怀念兄弟的诗歌,根据你对两位作者生平的了解,说说这两首诗在感情上有什么差异?(6分)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历代文人为了抒“悲秋之情”,常借助那些事物(景物)?
答:历代文人抒“悲秋之情”,常借用的事物(景物)有: (答出两点即可)
(2)本诗作者借助“排云之鹤”,来表达对秋的迥异态度。请写出你对本诗中“鹤”的形象和体现的人生态度的简要理解。(50字左右)
答: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大庾岭北驿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注]①这是宋之问流放钦州途径大庾岭时,写北岭北驿的一首律诗。大庾岭上多生梅花,又名梅岭。②阳月:农历十月。
【小题1】此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小题2】诗的首联、颔联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试作简要赏析。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