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日 暮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①繁。

(注)①花烬:世俗认为有喜事则灯结花。
【小题1】诗题为“日暮”,请结合前三联简要赏析此诗从哪些方面写“暮”?
【小题2】前人称“情语能以转折为含蓄者,唯杜陵居胜”,请结合诗的尾联简要赏析诗的情感。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各题。

上三峡

李 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注]①此诗作于唐乾元二年(759),诗人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途中。②黄牛,指黄牛峡,是巫峡的一段。
【小题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夹青天”句,既写出了巫山险峻,遮天蔽日的形势,也包含着诗人喟叹青天的形象。
B. “忽可尽”两句,并非说巴水可以行到尽头,而是写出了巴水纡曲,舟行迟迟的心情。
C.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写逆水行船十分艰难,夜航充满艰险,船行也更加缓慢。
D. “不觉鬓成丝”,写出诗人因船行缓慢而愁白了头,包含着时光难度,逆境难熬的感受。
【小题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巫山夹青天”,着一“夹”字,山逼天仄,情趣盎然;“巴水流若兹”,摹山状水表现新奇之感。
B. “巴水忽可尽”,着一“忽”字,山回水转,尽在眼前;“青天无到时”,既写实又在写情。
C. 五、六两句既用互文笔法写朝暮赶路,又暗含时间的承续:早起赶路到晚上也没能走多远。
D. 七、八两句情景交融,既在描写景象,又在抒发感情,从中可体味出诗人悲愁愤懑的心境。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①请谈谈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主要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两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过山村

[唐]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注)①边烽:指边境的烽火。唐代边烽有两种:一种是报边境有事的紧急烽火,一种是报平安的烽火。这里指前者,亦即战火。②秦,指今陕西南部一带。

【小题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
【小题2】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感受写出了感情的变化,结合全诗简析之。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九 疑 山 图 记

①九疑山方二千余里,四州各近一隅。世称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谓之九疑。
②九峰殊极高大,远望皆可见也。彼如嵩、华之峻崎,衡、岱之方广,在九峰之下,磊磊然如布棋石者,可以百数。中峰之下,水无鱼鳖,林无鸟兽,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往往见大谷长川,平田深渊,杉松百围,榕栝并茂,青莎白沙,洞穴丹崖,寒泉飞流,异竹杂华,回映之处,似藏人家。实有九水,出于中山,四水流灌于南海,五水北注,合为洞庭。不知海内之山,如九疑者几焉?
③或曰:“若然者,兹山何不列于五岳?”对曰:“五帝之前,封疆尚隘,衡山作岳,已出荒服。今九疑之南,万里臣妾;国门东望,不见涯际;西行几万里,未尽边陲,当合以九疑为南岳,以昆仑为西岳,衡、华之辈,听逸者占为山居,封君①表②作园囿耳。但苦当世议者拘限常情,牵引古制,不能有所改创也,如何?”
④故图画九峰,并随方题记,传于好事,以旌异之。
(注)①封君:领受封邑的贵族。   ②表:标记。
【小题1】第①段交代了九疑山的_________。
【小题2】简析第②段中“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的表达效果。
【小题3】对“听逸者占为山居”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任凭隐居者将衡山、华山据为己有。
B.听说逃亡者到衡山、华山安家藏身。
C.听任出世者在衡山、华山结庐隐居。
D.听说出世者在衡山、华山安居生活。
【小题4】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
【小题5】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
当前题号:5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答题。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陶

澧水桥西小路斜,

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

处处春风枳壳花。

1.本诗以何种手法来表现“友人”形象的?“友人”有什么样的风采?
2.本诗里诗人的心情有没有变化?怎么变化的?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古诗鉴赏。

从军行(之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注:无那:无奈。
【小题1】诗的第四句运用什么表现手法写“愁”?请结合全诗分析。
【小题2】本诗和王昌龄《从军行》之四(青海长云暗雪山)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号,吾从而师。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常无贱,元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小题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能无惑 徐公来,视之
B.其闻道也先乎吾 秦孝公据崤函之,拥雍州之地
C.吾师也 闻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D.三人行,则必有我  吾从而
【小题2】与例句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惑不从师
A.人非生知之也B.字幼孩,遂而鸡豚
C.耻学于师D.废王道立私爱
当前题号:8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阳细雨睛,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注)①武元衡的家乡在洛阳城附近的缑氏县。
(1)诗歌第一、二句描写的是哪一个时节的景色?何以见得?(4分)
(2)三、四句是这首诗的佳句,请指出其中最富表现力的两个字,并分析其妙处。(4分)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答题。
恨别(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释:①指安史之乱的叛军。②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③司徒:他当时任检校司徒,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
(1) 颔联中诗人描写“草木变衰”的作用是什么?
(2) 颈联“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并作简析。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