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电功和电功率
- + 简单机械
- 杠杆及其五要素
- 简单机械与功的综合题
- 轮轴及其他常见简单机械
- 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
- 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 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 杠杆的应用
- 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
- 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 力臂的画法
- 杠杆的分类
- 杠杆的平衡条件
- 增大或减小机械效率的方法
- 机械效率的计算
- 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
- 机械效率
- 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 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 斜面及其工作特点
- 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 功和能
- 机械能
- 内能
- 核能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某兴趣小组利用厚纸板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厚纸板上每间隔相同距离有个小孔。现用细绳将纸板悬挂起来,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小明在A点挂了1个钩码(如图乙),则需在B点挂________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平衡。
(2)小红认为:在力臂大小不变时,改变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不会影响杠杆平衡。要验证这一观点,在完成图乙实验后,需要进行的下一步实验操作是________。
(3)小军进行如图丙实验,松手后发现杠杆不能保持水平平衡。请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

(1)实验中,小明在A点挂了1个钩码(如图乙),则需在B点挂________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平衡。
(2)小红认为:在力臂大小不变时,改变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不会影响杠杆平衡。要验证这一观点,在完成图乙实验后,需要进行的下一步实验操作是________。
(3)小军进行如图丙实验,松手后发现杠杆不能保持水平平衡。请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
如图为某建筑工地上用的打桩机示意图,卷扬机把重锤提升到一定高度,释放后重锤自由下落,将桩打入地下。(g取10牛/千克)

(1)该装置中定滑轮的作用是________。
(2)已知重锤的质量为400千克,若卷扬机把重锤匀速提高5米,则钢绳对重锤做功至少为________焦。
(3)如果要把桩打得深些,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例举一种)

(1)该装置中定滑轮的作用是________。
(2)已知重锤的质量为400千克,若卷扬机把重锤匀速提高5米,则钢绳对重锤做功至少为________焦。
(3)如果要把桩打得深些,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例举一种)
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泥潭后,若司机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将汽车从泥潭中匀速拉出相同的距离,不考虑滑轮、绳子的重和滑轮绳子间的摩擦力,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组比乙组省力 | B.乙组比甲组省力 |
C.甲组比乙组做功多 | D.乙组比甲组做功多 |
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探究杠杆受两个阻力(F2、F3)时的平衡条件.在已调节好的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并适当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记下钩码的数量和位置.通过改变钩码的数量和位置,按照同样的方法再做两次,将实验得到的数据填在表中.表中数据是以一个钩码的重力为力的单位,以杠杆的每小格为长度的单位.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填写关系式)
(2)在农村还广泛使用的杆秤就利用了上述原理.图2是一根杆秤的示意图.小云设计了如下测量秤砣质量M的实验方案,请你将(2)、(4)两步补充完整.
(1)用刻度尺测量杆秤上的主要刻度的示数m到提扭O的距离x,并作出m-x关系图象,如图3所示.
(2)用刻度尺测量挂钩到_____的距离l;
(3)在m-x关系图象中任意读取两组数据x1、m1和x2、m2;
(4)设杆秤自重G0,重心到提扭的距离l0,据杠杆平衡条件Mgx1=_____+G0l0以及_____=m2gl+G0l0,两式相减得M=_____(要求用l、x1、x2、m1、m2表示).

实验次数 | 动力F1 | 动力臂l1 | 动力F2 | 动力臂l2 | 动力F3 | 动力臂l3 |
1 | 1 | 5 | 1 | 1 | 2 | 2 |
2 | 2 | 6 | 1 | 2 | 2 | 5 |
3 | 3 | 7 | 1 | 5 | 4 | 4 |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填写关系式)
(2)在农村还广泛使用的杆秤就利用了上述原理.图2是一根杆秤的示意图.小云设计了如下测量秤砣质量M的实验方案,请你将(2)、(4)两步补充完整.
(1)用刻度尺测量杆秤上的主要刻度的示数m到提扭O的距离x,并作出m-x关系图象,如图3所示.
(2)用刻度尺测量挂钩到_____的距离l;
(3)在m-x关系图象中任意读取两组数据x1、m1和x2、m2;
(4)设杆秤自重G0,重心到提扭的距离l0,据杠杆平衡条件Mgx1=_____+G0l0以及_____=m2gl+G0l0,两式相减得M=_____(要求用l、x1、x2、m1、m2表示).
如图“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已知杠杆上每一小格长度为2厘米,当弹簧测力计在A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呈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力臂为0.08米 | B.此杠杆为省力杠杆 |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 | D.钩码总重为2N |
图甲中力F1水平拉动重为G的物体A在水平路面匀速移动了s。改用滑轮组拉动A在同一路面匀速移动了s,拉力为F2(如图乙)。此过程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_,额外功为_________。

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2)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在实验中,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得到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3)如图乙所示,将杠杆两端同时减去一个钩码,杠杆左端会________(选填“下沉”或“上升”)。
测量 序号 | 动力 F1/N | 动力臂 l 1/cm | 阻力 F2/N | 阻力臂 l 2/cm |
① | 1 | 20 | 2 | 10 |
② | 2 | 15 | 1.5 | 20 |
③ | 3 | 5 | 1 | 15 |

(1)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2)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在实验中,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得到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使测量数据更准确 |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
C.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
如图所示,是某护城河上的一座吊桥.设吊桥的重力对转轴O的力臂为L1,绳子拉吊桥的力为F,拉力F对转轴O的力臂为L2,如果绳重、摩擦及风的阻力不计,那么在守桥士兵将吊桥由水平位置缓慢拉至图中虚线竖直位置的过程中,L1_____,L2_____,F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如图所示,杠杆上分别放着质量不相等的两个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两球以相同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则杠杆( )


A.仍能平衡 | B.不能平衡,大球那端下沉 | C.不能平衡,小球那端下沉 | D.无法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