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电功和电功率
- + 简单机械
- 杠杆及其五要素
- 简单机械与功的综合题
- 轮轴及其他常见简单机械
- 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
- 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 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 杠杆的应用
- 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
- 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 力臂的画法
- 杠杆的分类
- 杠杆的平衡条件
- 增大或减小机械效率的方法
- 机械效率的计算
- 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
- 机械效率
- 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 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 斜面及其工作特点
- 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 功和能
- 机械能
- 内能
- 核能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甲所示是某班脚踏式翻盖垃圾桶的实物图,翻盖的原理利用了杠杆,图乙所示是两个杠杆组合的示意图。桶盖的质量为600g,脚踏杆和其他连接杆的质量不计,已知AO1=24cm,O1B=18cm,CO2=5cm,桶盖质量分布均匀,厚度不计,D为重心,桶盖闭合时,连接杆BC处于竖直状态

(1)由图乙可知,AO1B为______(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杠杆。
(2)若要把桶盖翻开,作用在C点力至少为多大?________________
(3)若将桶盖翻开45°,桶盖克服重力做了多少功?(结果保留两位数)________________

(1)由图乙可知,AO1B为______(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杠杆。
(2)若要把桶盖翻开,作用在C点力至少为多大?________________
(3)若将桶盖翻开45°,桶盖克服重力做了多少功?(结果保留两位数)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条件下,当小车从图示位置向右匀速运动时,下列关于对物体A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绳的拉力等于A的重力 |
B.物体A的动能不变 |
C.物体A的机械能匀速增加 |
D.绳的拉力对物体A的做功功率不断增加 |
如图甲所示,长0.8m、粗细均匀的金属杆可以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一拉力位移传感器竖直作用在杆上,并能使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该传感器显示其拉力F与作用点到O点距离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据图可知金属杆重()


A.5N | B.10N |
C.20N | D.40N |
如图所示,用F=50N的水平拉力,通过一个动滑轮,10s内使重为200N的物体A水平向右匀速移动了3m,若不计滑轮重和绳与轮间的摩擦,在这个过程中()


A.拉力F做了150J的功 |
B.拉力F的功率为30W |
C.重力做了600J的功 |
D.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50N |
小科同学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来提升重物,当重物为700N时,匀速拉动绳子自由端的力F为300N,重物以0.03m/s速度匀速上升,求:

(1)拉力F的功率多大?________
(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多大?________
(3)当重物为1000N时,拉力F应为多少?(本题不计摩擦和绳子自重)________

(1)拉力F的功率多大?________
(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多大?________
(3)当重物为1000N时,拉力F应为多少?(本题不计摩擦和绳子自重)________
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下图(每个钩码重2N)
(1)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_________图做的实验,
(2)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重物时,______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1)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_________图做的实验,
(2)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重物时,______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如图所示,F1=6N,F2=3N,物体A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物体B在物体A表面向左匀速运动了0.2米(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

(1)拉力F2做功__________焦。
(2)弹簧测力计读数为__________牛。
(3)若F2增大,则物体A相对地面的运动状态如何?__________。(填“向左运动”、“向右运动”或“静止”)

(1)拉力F2做功__________焦。
(2)弹簧测力计读数为__________牛。
(3)若F2增大,则物体A相对地面的运动状态如何?__________。(填“向左运动”、“向右运动”或“静止”)
甲、乙、丙三个椭圆分别代表某个概念,某种属性或某类物质。下列能构成图示关系的是()


A.甲是杠杆、乙是滑轮、丙是简单机械 |
B.甲是群落、乙是种群、丙是生态系统 |
C.甲是地月系、乙是太阳系、丙是银河系 |
D.甲是化合反应、乙是分解反应、丙是置换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