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电功和电功率
- + 简单机械
- 杠杆及其五要素
- 简单机械与功的综合题
- 轮轴及其他常见简单机械
- 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
- 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 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 杠杆的应用
- 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
- 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 力臂的画法
- 杠杆的分类
- 杠杆的平衡条件
- 增大或减小机械效率的方法
- 机械效率的计算
- 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
- 机械效率
- 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 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 斜面及其工作特点
- 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 功和能
- 机械能
- 内能
- 核能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货物,已知动滑轮重60N,货物重360N货物上升速度是0.3m/s,拉力F的功率是180W(不计绳重)。求:

(1)拉力F______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_____
(3)货物上升2m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_______

(1)拉力F______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_____
(3)货物上升2m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_______
某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20s内将一个重为550N的物体升高到4m,拉力F做功为2400J,不计绳重及机械的摩擦。试求:

(1)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________
(2)动滑轮的重力是多少? ________

(1)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________
(2)动滑轮的重力是多少? ________
如图所示,OAB是杠杆,OA与BA垂直,在OA的中点挂一个10N的重物,加在B点的动力F1始终使OA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杠杆重力及摩擦均不计)。

(1)当F1竖直向上时,F1的大小为________ N;
(2)当F1由竖直向上的位置沿逆时针方向缓慢的转到水平向左的位置时,动力F1的大小变化是________ 。

(1)当F1竖直向上时,F1的大小为________ N;
(2)当F1由竖直向上的位置沿逆时针方向缓慢的转到水平向左的位置时,动力F1的大小变化是________ 。
科学实验复习时,小美和小丽再探究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

(1)小美先将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__,然后在左右两侧各挂如图所示的钩码后,杠杆不平衡。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不改变钩码总数和悬挂点位置,只需________即可。
(2)小丽还想探究当动力和阻力在杠杆同侧时杠杆的平衡情况,于是她将杠杆左侧的所有钩码拿掉,结果杠杆转至竖直位置。如图乙所示,小丽在A点施加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拉力F,却发现无论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杠杆拉至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

(1)小美先将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__,然后在左右两侧各挂如图所示的钩码后,杠杆不平衡。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不改变钩码总数和悬挂点位置,只需________即可。
(2)小丽还想探究当动力和阻力在杠杆同侧时杠杆的平衡情况,于是她将杠杆左侧的所有钩码拿掉,结果杠杆转至竖直位置。如图乙所示,小丽在A点施加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拉力F,却发现无论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杠杆拉至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
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使物体G沿水平地面匀速直线运动,若滑轮与绳子质量及摩擦不计,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0N,物体运动速度为2m/s,那么关于拉力F的大小和拉力的功率P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大小为10N | B.拉力大小为5N |
C.拉力的功率大小为20W | D.拉力的功率大小为10W |
甲、乙两位同学一起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以杠杆中点为支点,如图甲、乙所示。

(1)若实验前杠杆右端低左端高,为使其在水平位置上静止,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如图甲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数据。根据这一次实验数据,甲同学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这种做法的不足是:________。
(3)如图乙所示,乙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沿两个方向施力,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两次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________F2(选填“<”“=”或“>”),其原因是________。

(1)若实验前杠杆右端低左端高,为使其在水平位置上静止,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如图甲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数据。根据这一次实验数据,甲同学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这种做法的不足是:________。
(3)如图乙所示,乙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沿两个方向施力,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两次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________F2(选填“<”“=”或“>”),其原因是________。
如图是一种新型开瓶器,借助它可单手轻易开启啤酒瓶盖,该开瓶器可看作一个杠杆。下列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开瓶器工作时的支点O、动力F1和阻力F2的是( )


A.![]() ![]() | B.![]() ![]() | C.![]() ![]() | D.![]() |
如图所示,用同一滑轮按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同一物体上升0.2m,物体重100N,滑轮重25N,绳重和摩擦不计。图甲中F甲=________ N,图乙装置的手移动的距离s=________m。

捣臼是以前在农村常见的一种工具(如图所示),你的爷爷奶奶可能就用它做过年糕。
(1)捣年糕时,脚踩B端,A端上升;抬起脚,A端下落,石槌撞击蒸熟的米粉,如此反复。该工具实际上是一个______杠杆。
(2)若石槌重30kg,石槌离支撑点O的距离AO=0.9米,整个木杆长AB=3.6米,不计木杆自重,要将石槌抬起,在B端至少需要竖直向下的压力______N。
(1)捣年糕时,脚踩B端,A端上升;抬起脚,A端下落,石槌撞击蒸熟的米粉,如此反复。该工具实际上是一个______杠杆。
(2)若石槌重30kg,石槌离支撑点O的距离AO=0.9米,整个木杆长AB=3.6米,不计木杆自重,要将石槌抬起,在B端至少需要竖直向下的压力______N。

我国煤矿事故常有发生,正确的救援方法很重要,如图是救援队员甲和乙在井道中用担架运输搜救到的被困人员时的两种方式,O为担架的重心,A、B 为甲乙两人在担架上的作用点,且力的方向均为竖直向上,重心位置始终不变,下列对两种救援方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救援者对担架的作用力,救援“方式一”更省力 |
B.救援者对担架的作用力,救援“方式二”更省力 |
C.救援者对担架的作用力,两种救援方式一样省力,从保护伤员的角度看,应采用“方式二” |
D.救援者对担架的作用力,两种救援方式一样省力,从救援者乙来说,两种方式的“吃力”程度是一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