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杠杆及其五要素
- 简单机械与功的综合题
- 轮轴及其他常见简单机械
- 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
- 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 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 杠杆的应用
- 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
- 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 力臂的画法
- 杠杆的分类
- 杠杆的平衡条件
- 增大或减小机械效率的方法
- 机械效率的计算
- 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
- 机械效率
- 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 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 + 斜面及其工作特点
- 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小明看到工人将货物拉上斜坡时,斜坡越徒工人们拉起来就越辛苦,对此他猜想:“将物体沿斜面匀速拉到相同高度时,斜面坡度越大,拉力做功越多”。请你设计实验证其情想。

(1)实验所需的公式_________。
(2)实验器材:除了图中所示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
(3)实验步骤(可用画图或文字表述):_______

(1)实验所需的公式_________。
(2)实验器材:除了图中所示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
(3)实验步骤(可用画图或文字表述):_______
下雨天,小顾站在窗前看到对面人字形屋面上雨水在不停地流淌。她想,雨水在屋面流淌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她提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雨水流淌的时间可能与雨水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雨水流淌的时间。丁能与屋面的倾角有关。
猜想是否正确呢?为此,她设计了一个如图的装置(斜而光滑且较长,倾角a可调),用小球模拟雨滴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
(1)保持斜面的倾角a不变,换用不同质的小球,让它们分别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测出小球下滑的时间如表。
小颖经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_____。
(2)不改变底边的长度,多次改变倾角,让同一小球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如图)测出每次下滑的时间如下表:
小颖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归纳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_
根据实验可知,为了减少雨水在屋面上流淌的时间,在建造人字形屋面时,屋面的倾角应该以_____为宜。但实际建造房屋时,屋面倾角通常小于这个角,其原因之一可能_____.

猜想一:雨水流淌的时间可能与雨水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雨水流淌的时间。丁能与屋面的倾角有关。
猜想是否正确呢?为此,她设计了一个如图的装置(斜而光滑且较长,倾角a可调),用小球模拟雨滴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
(1)保持斜面的倾角a不变,换用不同质的小球,让它们分别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测出小球下滑的时间如表。
质量m/g | 3 | 6 | 8 | 12 | 20 |
时间t/s | 1.7 | 1.7 | 1.7 | 1.7 | 1.7 |
小颖经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_____。
(2)不改变底边的长度,多次改变倾角,让同一小球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如图)测出每次下滑的时间如下表:
倾角a/° | 15 | 30 | 45 | 60 | 75 |
时间t/s | 1.9 | 1.6 | 1.2 | 1.6 | 1.9 |
小颖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归纳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_
根据实验可知,为了减少雨水在屋面上流淌的时间,在建造人字形屋面时,屋面的倾角应该以_____为宜。但实际建造房屋时,屋面倾角通常小于这个角,其原因之一可能_____.
下图是小明在探究斜面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的试验及部分实验数据。

(1)要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除了长木板和木块(如图所示)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弹簧称。
(2)在试验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拉动木块,使其做______运动。
(3)在第四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
(4)最终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斜面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和_______有关。
实验次数 | 接触面粗糙程度 | 物块重G/N | 物块上升的高度h/m | 沿斜面的拉力F/N | 物块移动的距离L/m | 机械效率 |
1 | 较粗糙(木块﹣木板) | 2.0 | 0.25 | 1.2 | 0.80 | 52% |
2 | 同上 | 2.0 | 0.35 | 1.4 | 0.80 | 63% |
3 | 同上 | 5.0 | 0.35 | 3.5 | 0.80 | 63% |
4 | 较光滑(铁块﹣木板) | 5.0 | 0.35 | 3.1 | 0.80 | |

(1)要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除了长木板和木块(如图所示)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弹簧称。
(2)在试验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拉动木块,使其做______运动。
(3)在第四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
(4)最终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斜面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和_______有关。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B>AC,沿斜面AB和AC分别将同一重物从它们的底部匀速拉到顶部,则所需拉力F1________F2,所做的功WA________WB.(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1)如图是在一些公共场所残疾人专用通道(斜面),若将重600N的小车沿8m长的斜面推上1.5m高的平台,沿斜面所用的推力为150N,在此过程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某斜面长为L,高度为H,用与斜面平行的水平力F将物体拉上斜面,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为f,机械效率为η,证明:f=(1-η)F__________

(2)已知某斜面长为L,高度为H,用与斜面平行的水平力F将物体拉上斜面,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为f,机械效率为η,证明:f=(1-η)F__________
小莉去山区旅游,坐在汽车里通过了弯弯绕绕很长一段路程来到了一座村庄。村民告诉她还只是在半山腰,她感到很惊讶。为什么汽车要走这么长的路程呢?小莉回校后请教了科学老师用如图所示的斜面进行模拟实脸.在保持斜面高度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斜面的长度.发现斜面越长,拉动小车匀速上升的力F越小。

(1)由此她明白了很长的山路使汽车 (“省力”或“省功”)的作用。
(2)一辆总质量为2000千克的汽车以10米/秒的速度匀速通过一段长3750米的路程,提高250米,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秒,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____________焦。

(1)由此她明白了很长的山路使汽车 (“省力”或“省功”)的作用。
(2)一辆总质量为2000千克的汽车以10米/秒的速度匀速通过一段长3750米的路程,提高250米,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秒,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____________焦。
35.如图所示,由斜面与滑轮组组合成的机械,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η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2。小王同学认为组合机械的机械效率为η=η1+η2,小李同学认为组合机械的机械效率η=η1.η2。请你说说哪个同学的说法正确,并证明。

斜面长6m,高1.5m,不计摩擦时,沿斜面用________N的拉力可以把重力为800N的重物拉上去,但因摩擦力存在,实际用225N的拉力,那么从斜面底部拉至顶部的过程中,有用功是__________J ,总功是________J,额外功为_______J,机械效率是_________,摩擦力是_________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