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 运动和力
- 力的概念
- 力的作用效果
- 力的三要素
- 力的示意图
-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牛顿第一定律
- 惯性
- 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 二力平衡的概念
- 平衡状态的判断
- 平衡力的辨别
-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 力与运动的关系
- 力与图象的结合
- 弹力
- 力的测量
- 重力及其方向
- 重力的大小
- 摩擦力的存在
-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 机械运动
- 固体压强
- 液体压强
- 浮力
- 大气压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下列现象可以用来判断风向的是( )
①树叶的摇动方向;②树的影子方向;③炊烟的飘向;④雨滴的下落方向
①树叶的摇动方向;②树的影子方向;③炊烟的飘向;④雨滴的下落方向
A.①③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在学习摩擦力内容时,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设计了如图(甲)实验装置:
(1)沿水平方向,缓慢地拉动测力计,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___________,这个示数即为滑动摩擦力大小。
(2)小科将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木块的钩码孔中加钩码,使木块总质量依次为100克、150克、200克,分别拉动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小科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的关系。
(3)小妍对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乙)所示:将木块用测力计水平拉住,测力计另一端固定在桌上一侧;细线一端和砂桶连接,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和长木板相连。实验时在砂桶中加砂,使长木板运动。若长木板匀速度运动,木块和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________测力计读数;若长木板加速运动,则木块和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_____测力计读数。(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1)沿水平方向,缓慢地拉动测力计,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___________,这个示数即为滑动摩擦力大小。
(2)小科将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木块的钩码孔中加钩码,使木块总质量依次为100克、150克、200克,分别拉动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小科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的关系。
(3)小妍对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乙)所示:将木块用测力计水平拉住,测力计另一端固定在桌上一侧;细线一端和砂桶连接,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和长木板相连。实验时在砂桶中加砂,使长木板运动。若长木板匀速度运动,木块和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________测力计读数;若长木板加速运动,则木块和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_____测力计读数。(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如图所示,小芳持续施加一定力推动木柜,该木柜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木柜移动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木柜受到的重力对木柜有做功 |
B.木柜受到的支持力做功为零 |
C.地面对木柜可能没有摩擦力 |
D.移动过程中推力做功功率越来越大 |
如图,一辆轿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加速行驶。下列关于此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动力和阻力的作用,动力大于阻力 |
B.轿车对地面的压强计算:P=F/S=G/S |
C.驱动轮受到的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充当了轿车前进的动力 |
D.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支持力和空气对它的升力,三力平衡 |
如下图所示,一只弹簧测力计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弹簧测力计外壳质量不能忽略,弹簧及挂钩质量不计,现对弹簧测力计施加水平方向的力F1、F2,且F1>F2,则()


A.弹簧测力计向左运动,读数为F2 |
B.弹簧测力计向左运动,读数为 F1 |
C.弹簧测力计向右运动,读数为F2 |
D.弹簧测力计向左运动,读数为F1和F2之间的某一数值 |
A、B、C叠放在一起,在水平力
的作用下以相同的速度v沿水平方向向左匀速滑动,如图所示。那么此时物体B作用于A的摩擦力大小和作用于C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A.20N;0N | B.20N;10N |
C.10N;20N | D.10N;0N |
如图所示,为了更容易爬坡,张枫骑变速自行车上坡前先用力蹬车以加快速度,然后又调节后轴变速齿轮。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换用了较小的齿轮,是通过减小阻力臂达到省力的目的 |
B.换用了较大的齿轮,是通过增大动力臂达到省力的目的 |
C.骑车上坡前用力蹬车是为了增大惯性以利于爬坡 |
D.骑车上坡的过程中人与车的机械能总量不变 |
在机械制造中有一个给大飞轮定重心的工序,该工序的目的是使飞轮的重心发生微小的位移,以使它准确位于轴心上。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80kg、半径为R=0.6m的金属大飞轮可在竖直平面内绕轴心(图中两虚线的交点)自由转动。用力推动一下大飞轮,飞轮转动若干周后停止。多次试验,发现飞轮边缘上的标记F总是停在图示位置(g=10N/kg)。

(1)根据以上情况,可以初步确定飞轮重心P可能在图中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人在飞轮边缘上的某点E处,焊接上质量为m="0.4" kg的金属后,再用力推动飞轮,当观察到_________的现象时,说明飞轮的重心已调整到轴心上了。
(3)请在图中标出E的位置。(____)
(4)调整前飞轮的重心P到轴心的距离l。____
(5)调整前将F点从飞轮左侧转到飞轮的右侧需要对飞轮最少做的功为多少?____

(1)根据以上情况,可以初步确定飞轮重心P可能在图中____________________。
A.轴心正下方的某一位置 | B.轴心左侧的某一位置 | C.轴心右侧的某一位置 |
(3)请在图中标出E的位置。(____)
(4)调整前飞轮的重心P到轴心的距离l。____
(5)调整前将F点从飞轮左侧转到飞轮的右侧需要对飞轮最少做的功为多少?____
在我国古代书籍《墨经》中,对杠杆原理有精辟论述,并有许多巧妙的应用。下图所示的是在井上汲水的桔槔,下列对桔槔在使用过程中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向井内送水桶时,人对配重(石块)做功,使配重的重力势能增大 |
B.向井内送水桶时,人用的力气一定小于水桶的重力,所以省力 |
C.往上提水时,配重(石块)帮助人对水桶做功,配重的重力势能减小 |
D.往上提水时,人用的力气一定小于桶与水的总重,所以省力 |
体重为490N的某同学用双手握住竖直的木杆匀速上攀,他所受的摩擦力()
A.等于490N,方向竖直向下 |
B.等于490N,方向竖直向上 |
C.大于490N,方向竖直向下 |
D.小于490N,方向竖直向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