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力的概念
- 力的作用效果
- 力的三要素
- 力的示意图
-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牛顿第一定律
- 惯性
- 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 二力平衡的概念
- 平衡状态的判断
- 平衡力的辨别
-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 力与运动的关系
- 力与图象的结合
- 弹力
- 力的测量
- 重力及其方向
- 重力的大小
- + 摩擦力的存在
-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甲所示是消防队员小王进行爬杆训练的示意图,他沿杆竖直向上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0-6s内,小王沿杆匀速向上运动 |
B.6-15s内,小王沿杆上爬的距离是5.4m |
C.0-18s内,小王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直向下 |
D.15-18s内,小王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 |
课堂上,老师用一质量为m的小磁块把一张质量为M的纸片吸在竖直放置的磁性黑板上,三个物体均静止不动,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磁性黑板受到小磁块给它的摩擦力 |
B.小磁块受到磁性黑板给它的摩擦力 |
C.纸片不会掉落的原因是受到小磁块对纸片的压力 |
D.纸片受到小磁块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
小乙同学从乘地铁到超市,买好东西骑自行车回家则说法正确的()
A.![]() |
B.![]() |
C.![]() |
D.![]() |
2018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2.9万公里,超过其他国家总和.中国已经成功拥有世界先进的高铁集成技术,运行时速达350千米/小时.下列小金乘坐高铁的感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高铁匀速运行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小金往车前跳远距离一定小于往车后跳远的距离 |
B.在高铁匀速运行过程中,小金静止坐在座位上,臀部受到向前的静摩檫力 |
C.在高铁匀速运行过程中,小金静止坐在座位上,臀部受到向后的静摩檫力 |
D.小金静止坐在座位上,明显感受到来自座椅后背向前的推力,说明动车在加速 |
如图所示,物体A重10N,B重5N,两个大小均为2N的力F同时作用在A、B两个物体上,使它们在平面C上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B间和B、C间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A.2N、4N |
B.0N、4N |
C.4N、2N |
D.2N、2N |
如图所示,爬杆机器人正沿着杆竖直向上爬行。若以地面为参照物,机器人是_______的;不计空气阻力,在此过程中机器人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________。

如图所示,长方体木块M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m放在木块M上面,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空气阻力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平拉力F和木块M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
B.木块m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 |
C.木块M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木块M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D.若突然撤去水平拉力F,木块m将向右倾倒 |
如图所示,一个木块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v0的速度匀速运动,冲上粗糙斜面后停在A点,则木块在斜面上运动时受到的力为( )


A.重力、摩擦力 |
B.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
C.重力、压力、支持力、摩擦力 |
D.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向上的冲力 |
将一袋大米放在匀速向右运动的输送带上,开始米袋与输送带间有一段距离的相对滑动,然后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当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会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

(1)米袋刚放上输送带的瞬间,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到输送带对它方向向_____的摩擦力;
(2)当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_____(填“受力”或“不受力”);
(3)当将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会在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这是由于_____。

(1)米袋刚放上输送带的瞬间,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到输送带对它方向向_____的摩擦力;
(2)当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_____(填“受力”或“不受力”);
(3)当将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会在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这是由于_____。
如图甲所示,一块质量为0.2kg的铁块被吸附在竖直放置且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在竖直方向上拉力F=3N的作用下向上运动,铁块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取g=10N/kg)


A.物体在5s内上升的距离为10m |
B.物体所受摩擦力为1N |
C.拉力F与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
D.物体所受摩擦力为3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