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观察技能
- + 实验技能
- 估测
- 长度的测量
- 体积的测量
- 面积的测量
- 常见的危险警告标志
- 单位换算
- 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 特殊测量方法
- 误差分析
- 常见实验操作
- 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 常用仪器的名称
-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 实验步骤的探究
- 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 实验室的安全
- 收集、处理和发布信息的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为实验制取某些常见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烷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选填装置编号)。若选用F装置用于排空气法收集甲烷,甲烷应从__________端(选填“a”或“b”,下同)通入:若选用F装置用于排水法收集甲烷,瓶中先装满水,甲烷应从_________端通入。

甲烷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选填装置编号)。若选用F装置用于排空气法收集甲烷,甲烷应从__________端(选填“a”或“b”,下同)通入:若选用F装置用于排水法收集甲烷,瓶中先装满水,甲烷应从_________端通入。
下图为实验室中常见的装置。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提示:盐酸中挥发出的少量HCl气体可用硝酸银溶液吸收)。
(1)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一_____(填写装置序号字母)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装置C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

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提示:盐酸中挥发出的少量HCl气体可用硝酸银溶液吸收)。
(1)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一_____(填写装置序号字母)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装置C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
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我____(“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因为____。
(2)小红按下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②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和氢氧化镁,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Mg3N2
(实验探究)请在设计实验中完成实验现象,从而验证猜想是正确
(反思与交流)
①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却远多于氮化镁,为什么?请给出合理的解释______。
②写出生成氮化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我____(“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因为____。
(2)小红按下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②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和氢氧化镁,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Mg3N2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黄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 ________________ | 证明猜想正确 |
(实验探究)请在设计实验中完成实验现象,从而验证猜想是正确
(反思与交流)
①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却远多于氮化镁,为什么?请给出合理的解释______。
②写出生成氮化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常含有少量的NaCl),课外探究小组为测定市售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设计思路:用空气将装置B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缓缓吹入装置D中,利用装置D的质量变化测定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请结合实验装置和设计思路,回答下面问题:
(1)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
(2)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设计思路:用空气将装置B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缓缓吹入装置D中,利用装置D的质量变化测定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请结合实验装置和设计思路,回答下面问题:
(1)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
(2)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实验操作时需要“胆大心细”,严格遵守实验规范,否则就会导致实验失败。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验满氧气![]() | B.检查装置气密性![]() |
C.量取液体![]() | D.滴加液体![]() |
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
(2)写出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再灭酒精灯,为了防止__________
(4)某同学取一段纱窗上的细铁丝,在用自己收集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次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___________
(5)图所示装置也可用来收集
:

①若用排空气法收集
,时,
应从装置的_______ 端通入(填“a”或“b”,下同),
②若用排水法收
,瓶内先装满水,
从______ 端通入。
(6)我们在氧气制取实验中学到了气体制取的方法,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固体
和
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
,反应生成
、
和
.已知在标准状况下,氨气的密度为
,空气的密度为
,且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700体积的氮气.
和
混合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发生装置选用_______ .收集装置选用__________ .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2)写出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再灭酒精灯,为了防止
(4)某同学取一段纱窗上的细铁丝,在用自己收集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次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
A.收集到的氧气量太少或纯度不高 | B.铁丝生锈 |
C.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层细沙 | D.铁丝的温度未达到着火点 |


①若用排空气法收集


②若用排水法收


(6)我们在氧气制取实验中学到了气体制取的方法,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固体










小海了解到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会有一些因素引起测量误差,其中刻度尺的温度变化也是引起误差的原因之一,他想通过实验研究刻度尺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1)小海找来两把完全相同,长为20cm的钢尺,一把放在冰箱充分冷冻,一把放在阳光下长时间曝晒,再将两把钢尺互相测量,结果发现两把钢尺的长度几乎没有差异,请写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___。
(2)他重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物体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装置中AB是粗细均匀的铜棒,COD是可绕O点转动的指针实验时,A端固定不动,指针C端紧靠在铜棒B端,当用酒精灯给AB加热时,小海可以通过观察___分析金属棒受热时长度的变化。
(3)科学研究中常常会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微小放大法”、“类比法”等研究方法,小海的研究方案运用了上述方法中的____法。

(1)小海找来两把完全相同,长为20cm的钢尺,一把放在冰箱充分冷冻,一把放在阳光下长时间曝晒,再将两把钢尺互相测量,结果发现两把钢尺的长度几乎没有差异,请写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___。
(2)他重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物体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装置中AB是粗细均匀的铜棒,COD是可绕O点转动的指针实验时,A端固定不动,指针C端紧靠在铜棒B端,当用酒精灯给AB加热时,小海可以通过观察___分析金属棒受热时长度的变化。
(3)科学研究中常常会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微小放大法”、“类比法”等研究方法,小海的研究方案运用了上述方法中的____法。
下列数值中,单位应该是厘米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为0.8 | B.一只铅笔的长度约为18 |
C.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70 | D.小明身高约为1.68 |
为了测得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纯碱中常含少量NaCl),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纯碱样品,从分液漏斗中滴入稀硫酸。


(1)图甲中装置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
(2)小红觉得小明的实验装置会导致较大的误差,故设计了图乙的装置,请你写出图乙装置的优势(写出两点即可):________ 。
(3)小红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步骤为:
①准确称取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的质量为158.0 g,再准确称取11.0 g纯碱样品并全部放入A中;
②组装全部反应装置并检查气密性,关闭d;由e逐滴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③打开d,慢慢鼓入空气10 min;
④再称干燥管的总质量为162.4 g。
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若没有B装置,而直接通入空气,实验最后使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图甲中装置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小红觉得小明的实验装置会导致较大的误差,故设计了图乙的装置,请你写出图乙装置的优势(写出两点即可):
(3)小红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步骤为:
①准确称取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的质量为158.0 g,再准确称取11.0 g纯碱样品并全部放入A中;
②组装全部反应装置并检查气密性,关闭d;由e逐滴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③打开d,慢慢鼓入空气10 min;
④再称干燥管的总质量为162.4 g。
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