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 函数与导数
-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 平面向量
- 数列
- 不等式
-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 平面解析几何
- 计数原理与概率统计
- 条形统计图
- 折线统计图
- 扇形统计图
- + 频率分布表
- 确定极差、组数与组距
- 绘制频率分布表
- 补全频率分布表
- 根据频率分布表解决实际问题
- 频率分布直方图
- 频率分布折线图
- 茎叶图
- 众数
- 中位数
- 平均数
- 极差、方差、标准差
- 推理与证明
- 算法与框图
- 复数
- 几何证明选讲
- 不等式选讲
- 矩阵与变换
- 初中衔接知识点
- 竞赛知识点
经销商第一年购买某工厂商品的单价为
(单位:元),在下一年购买时,购买单价与其上年度销售额(单位:万元)相联系,销售额越多,得到的优惠力度越大,具体情况如下表:
为了研究该商品购买单价的情况,为此调查并整理了
个经销商一年的销售额,得到下面的柱状图.

已知某经销商下一年购买该商品的单价为
(单位:元),且以经销商在各段销售额的频率作为概率.
(1)求
的平均估计值.
(2)为了鼓励经销商提高销售额,计划确定一个合理的年度销售额
(单位:万元),年销售额超过
的可以获得红包奖励,该工厂希望使
的经销商获得红包,估计
的值,并说明理由.

上一年度 销售额/万元 | ![]() | ![]() | ![]() | ![]() | ![]() | ![]() |
商品单价/元 | ![]() | ![]() | ![]() | ![]() | ![]() | ![]() |
为了研究该商品购买单价的情况,为此调查并整理了


已知某经销商下一年购买该商品的单价为

(1)求

(2)为了鼓励经销商提高销售额,计划确定一个合理的年度销售额




在测试中,客观题难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
为第
题的难度,
为答对该题的人数,
为参加测试的总人数.现对某校高三年级120名学生进行一次测试,共5道客观题.测试前根据对学生的了解,预估了每道题的难度,如下表所示:
测试后,从中随机抽取了10名学生,将他们编号后统计各题的作答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示答对,“×”表示答错):
(Ⅰ)根据题中数据,将抽样的10名学生每道题实测的答对人数及相应的实测难度填入下表,并估计这120名学生中第5题的实测答对人数;
(Ⅱ)从编号为1到5的5人中随机抽取2人,求恰好有1人答对第5题的概率;
(Ⅲ)定义统计量
,其中
为第
题的实测难度,
为第
题的预估难度
.规定:若
,则称该次测试的难度预估合理,否则为不合理.判断本次测试的难度预估是否合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考前预估难度![]() | 0.9 | 0.8 | 0.7 | 0.6 | 0.4 |
测试后,从中随机抽取了10名学生,将他们编号后统计各题的作答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示答对,“×”表示答错):
![]() | 1 | 2 | 3 | 4 | 5 |
1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Ⅰ)根据题中数据,将抽样的10名学生每道题实测的答对人数及相应的实测难度填入下表,并估计这120名学生中第5题的实测答对人数;
题号 | 1 | 2 | 3 | 4 | 5 |
实测答对人数 | | | | | |
实测难度 | | | | | |
(Ⅱ)从编号为1到5的5人中随机抽取2人,求恰好有1人答对第5题的概率;
(Ⅲ)定义统计量







电影公司随机收集了电影的有关数据,经分类整理得到下表:
好评率是指:一类电影中获得好评的部数与该类电影的部数的比值.
(Ⅰ)从电影公司收集的电影中随机选取
部,求这部电影是获得好评的第四类电影的概率;
(Ⅱ)随机选取
部电影,估计这部电影没有获得好评的概率;
(Ⅲ)电影公司为增加投资回报,拟改变投资策略,这将导致不同类型电影的好评率发生变化.假设表格中只有两类电影的好评率数据发生变化,那么哪类电影的好评率增加
,哪类电影的好评率减少
,使得获得好评的电影总部数与样本中的电影总部数的比值达到最大?(只需写出结论)
电影类型 | 第一类 | 第二类 | 第三类 | 第四类 | 第五类 | 第六类 |
电影部数 | ![]() | ![]() | ![]() | ![]() | ![]() | ![]() |
好评率 | ![]() | ![]() | ![]() | ![]() | ![]() | ![]() |
好评率是指:一类电影中获得好评的部数与该类电影的部数的比值.
(Ⅰ)从电影公司收集的电影中随机选取

(Ⅱ)随机选取

(Ⅲ)电影公司为增加投资回报,拟改变投资策略,这将导致不同类型电影的好评率发生变化.假设表格中只有两类电影的好评率数据发生变化,那么哪类电影的好评率增加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共享单车应运而生.某共享单车运营公司
为进一步扩大市场,公司拟再采购一批单车.现有采购成本分别为
元/辆和
元/辆的
、
两款车型可供选择,按规定每辆单车最多使用
年,但由于多种原因(如骑行频率等)会导致车辆报废年限各不相同.考虑到公司运营的经济效益,该公司决定先对两款车型的单车各
辆进行科学模拟测试,得到两款单车使用寿命频数表见下表.

经测算,平均每辆单车每年可以带来收入
元.不考虑除采购成本之外的其他成本,假设每辆单车的使用寿命都是整年.
(1)分别估计
、
两款车型使用寿命不低于
年的概率;
(2)如果你是
公司的负责人,以参加科学模拟测试的两款车型各
辆单车产生利润的平均数为决策依据,你会选择采购哪款车型?








经测算,平均每辆单车每年可以带来收入

(1)分别估计



(2)如果你是


对一个样本容量为100的数据分组,各组的频数如表:
估计小于29的数据大约占总体的( )
区间 | [17,19) | [19,21) | [21,23) | [23,25) | [25,27) | [27,29) | [29,31) | [31,33] |
频数 | 1 | 1 | 3 | 3 | 18 | 16 | 28 | 30 |
估计小于29的数据大约占总体的( )
A.16% | B.40% | C.42% | D.58% |
某单位招聘员工,有
名应聘者参加笔试,随机抽查了其中
名应聘者笔试试卷,统计他们的成绩如下表:
若按笔试成绩择优录取
名参加面试,由此可预测参加面试的分数线为( )


分数段 | ![]() | ![]() | ![]() | ![]() | ![]() | ![]() | ![]() |
人数 | 1 | 3 | 6 | 6 | 2 | 1 | 1 |
若按笔试成绩择优录取

A.![]() | B.![]() | C.![]() | D.![]() |
学校从参加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的学生中抽出
名学生,并统计了她们的数学成绩(成绩均为整数且满分为
分),数学成绩分组及各组频数如下:

样本频率分布表:
(1)在给出的样本频率分布表中,求
的值;
(2)估计成绩在
分以上(含
分)学生的比例;
(3)为了帮助成绩差的学生提高数学成绩,学校决定成立“二帮一”小组,即从成绩在
的学生中选两位同学,共同帮助成绩在
中的某一位同学.已知甲同学的成绩为
分,乙同学的成绩为
分,求甲、乙两同学恰好被安排在同一小组的概率.



样本频率分布表:
分组 | 频数 | 频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计 | ![]() | ![]() |
(1)在给出的样本频率分布表中,求

(2)估计成绩在


(3)为了帮助成绩差的学生提高数学成绩,学校决定成立“二帮一”小组,即从成绩在




下表是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数据分组后的频率分布表:
(1)请估计样本的平均数;
(2)以频率估计概率,若样本的容量为2000,求在分组
中的频数;
(3)若从数据在分组
与分组
的样本中随机抽取2个,求恰有1个样本落在分组
的概率.
分组 | ![]() | ![]() | ![]() | ![]() | ||
频数 | 4 | 2 | 6 | 8 | ||
(1)请估计样本的平均数;
(2)以频率估计概率,若样本的容量为2000,求在分组

(3)若从数据在分组



某校进行理科、文科数学成绩对比,某次考试后,各随机抽取100名同学的数学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其频率分布表如下.
理科 文科
(Ⅰ)根据数学成绩的频率分布表,求文科数学成绩的中位数的估计值;(精确到0.01)
(Ⅱ)请填写下面的列联表,并根据列联表判断是否有90%的把握认为数学成绩与文理科有关:
参考公式与临界值表:
分组 | 频数 | 频率 | | 分组 | 频数 | 频率 |
[135,150] | 8 | 0.08 | | [135,150] | 4 | 0.04 |
[120,135) | 17 | 0.17 | | [120,135) | 18 | 0.18 |
[105,120) | 40 | 0.4 | | [105,120) | 37 | 0.37 |
[90,105) | 21 | 0.21 | | [90,105) | 31 | 0.31 |
[75,90) | 12 | 0. 12 | | [75,90) | 7 | 0.07 |
[60,75) | 2 | 0.02 | | [60,75) | 3 | 0.03 |
总计 | 100 | 1 | | 总计 | 100 | 1 |
理科 文科
(Ⅰ)根据数学成绩的频率分布表,求文科数学成绩的中位数的估计值;(精确到0.01)
(Ⅱ)请填写下面的列联表,并根据列联表判断是否有90%的把握认为数学成绩与文理科有关:
| 数学成绩![]() | 数学成绩<120分 | 合计 |
理科 | | | |
文科 | | | |
合计 | | | 200 |
参考公式与临界值表:

![]() | 0.100 | 0.050 | | 0.025 | 0.010 | 0.001 |
![]() | 2.706 | 3.841 | | 5.024 | 6.635 | 10.828 |
为了了解某城市居民用水量的情况,我们获得100位居民某年的月均用水量(单位:吨)通过对数据的处理,我们获得了该100位居民月均用水量的频率分布表,并绘制了频率分布直方图(部分数据隐藏)
100位居民月均用水量的频率分布表

(1)确定表中
与
的值;
(2)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左数第4个矩形的高度;
(3)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画出频率分布折线图;
(4)我们想得到总体密度曲线,请回答我们应该怎么做?
100位居民月均用水量的频率分布表
组号 | 分组 | 频数 | 频率 |
1 | ![]() | 4 | 0.04 |
2 | ![]() | | 0.08 |
3 | ![]() | 15 | |
4 | ![]() | 22 | |
5 | ![]() | ![]() | |
6 | ![]() | 14 | 0.14 |
7 | ![]() | 6 | ![]() |
8 | ![]() | 4 | 0.04 |
9 | ![]() | | 0.02 |
合 计 | 100 | |

(1)确定表中


(2)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左数第4个矩形的高度;
(3)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画出频率分布折线图;
(4)我们想得到总体密度曲线,请回答我们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