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白居易《舟中读元九①诗》,完成题目。

舟中读元九诗

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注] ①元九,唐诗人元稹。元稹曾与白居易一同倡导“ 新乐府”运动。白居易写这首诗的时候,元被贬通州(今四川达县一带),白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
【小题1】诗的前三句,诗人以“灯前”“灯残”“灭灯”三个极富个性的景象照应了怎样的情节,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2】诗的末句描绘的景象可有哪些含义?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  兴①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尤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②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①这首诗作于公元823年(唐长庆三年),即诗人到杭州为官的第二年。杭州本是他幼时立志去做官的地方,如今宿愿已偿。②觉:醒
【小题1】诗歌的前两联是怎样表现诗题中“早”字的?
【小题2】白居易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划线句。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燕 诗(白居易)

粱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嘴爪虽欲敝, 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傲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惫,今日尔应知。

【小题1】按照诗人对自己诗歌的分类,这是一首“讽喻诗”,请你谈谈这首诗歌“讽喻”(规劝)的是什么。
【小题2】赏析“青虫不易捕……一一刷毛衣”这10个诗句。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后宫词

白居易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注)熏笼亦作“燎笼”。一种覆盖于火炉上供熏香、烘物和取暖用的器物。熏笼这种放于卧室甚至床上的家具,可提高夜晚睡眠的质量,把衣被熏香、烤暖。
【小题1】这两首绝句就题材而言,均属于宫怨诗。两位抒情女主人公一个“卧听南宫清漏长”一个“斜倚熏笼坐到明”,她们无法入睡的原因是否相同?
【小题2】两首诗里都出现“熏笼”这种家具,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题文)阅读材料,完成题(共10分)
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喻者,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者,独善之义也。,但以亲朋合散之际,取其释恨佐欢,今铨次之间,未能删去。
(选自白居易《与元九书》,有删改)
【小题1】(小题1)用斜线(/)给以上的文言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小题2】(小题2)根据上文,写出白居易诗歌的三种类型。(2分)
 
【小题3】(小题3)上文中“兼济”“独善”二词源自何名句?它最早出自“四书”中的哪部典籍?(2分)
当前题号:5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他的诗作《钱塘湖春行》《忆江南》《春夜喜雨》《琵琶行》均选自《白氏长庆集》。
B.绝句每首四句,等于律诗的一半,所以也称“截句”、“断句”,唐朝诗人杜牧,擅长七绝,有“七绝圣手”的美称。
C.孙犁,“山药蛋派”代表作家。《荷花淀纪事》是他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作品集。
D.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他一生不仅写下了大量的杂文,还创作了许多小说,这些小说分别收在《呐喊》《彷徨》等集子中。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诗人王勃、陈子昂、贺知章、王维、李白、杜甫、刘禹锡、贾岛、孟郊、白居易、李贺,分别被称为诗杰、诗骨、诗狂、诗佛、诗仙、诗圣、诗豪、诗奴、诗囚、诗魔、诗鬼。
B.豪放派为宋词的一大流派,由北宋苏轼开创,经南宋辛弃疾而达到高峰。该派词作题材广泛,气势雄浑,境界开阔。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张元干、陈亮等。
C.苏轼之前,词的创作已是名家迭出,名篇荟萃,词人对于词的认识总体偏高,苏轼以其横放杰出的创作,“以诗为词”,在题材、立意、语言、境界等方面全面开拓了词的表现世界。
D.新乐府运动是指唐朝后期白居易、元稹等人倡导的一种诗歌内容和形式的革新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主张描写民生疾苦,反映社会现实,白居易的新乐府五十首都是新乐府运动中的优秀作品。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论并回答问题。
明代谢榛《四溟诗话》云:“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
注:①机杼:喻指文章的构思和布局。
【小题1】韦苏州指唐代诗人韦应物,他被称为“苏州”是因他曾作过苏州刺史。白乐天也是唐代诗人,他名为 ,我们曾学过他的诗有     
【小题2】诗论说“三诗同一机杼”,请写出三人的诗句在写法上的相同点。
【小题3】谢榛认为三人的诗句“司空为优”,请简要分析“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诗“优”在何处。
当前题号:8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南湖早春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鸸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①南湖:鄱阳湖分南湖、北湖,自星子县、甕子口以南称南湖。元和十年(815)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忠直的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被诬为越职言事,于是年秋被远贬江州。
【小题1】白居易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明确提出了“      ”的理论。
【小题2】下列对本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虚实结合,并以“风”“云”和“晴”象征政治风波刚刚过去。
B.颔联“乱”字化静为动,将杏花随意开放,随处点染的神态活画出来。
C.“平”字描述水苹的整齐,与“铺”字合用,令人想见湖面的阔远与水苹的茂盛。
D.颈联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而“白”“黄”色彩对比鲜明。
【小题3】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情感?请从情与景的关系的角度分析。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列诗词,完成题目

江楼夕望招客

唐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销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注)江楼:杭州城东楼,又叫“望海楼”或“望潮楼”。
【小题1】白居易,字乐天,号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对本诗内容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登楼所见,借山水相接、延绵雄阔的气势抒发了内心茫茫无尽的愁绪。
B.颔联从俯瞰的角度描摹了灯火、星河在水中的倒影,给人以澄澈清新的感觉。
C.颈联对仗工整、想象奇特,将夏夜的月光比作秋霜,渲染出幽静迷离的景致。
D.尾联以调侃的语气作结,邀请友人到江楼纳凉消暑,紧扣了“招客”的诗题。
【小题3】请找出诗中的诗眼,并就其视角的变化分析作者的写景特点。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