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律诗的格律要求是句式整齐,讲究平仄,中间两联对偶,偶句末尾押韵,限平声韵。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誉为“诗仙”,是我国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人们评价他的诗作“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C.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他本人被誉为“诗圣”,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D.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易安居士,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理论。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对联都与诗歌作者有关,与其他三句不是指同一作者的一项是()
A.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B.满眼河山,大地早非李唐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落花春。
C.花溪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D.枫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文学常识填空。
许多古代的文学家也是当时文坛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唐代的韩愈倡导了 运动,而新乐府运动的领导者则是唐代的 (人名)。
当前题号:3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释)冬至:冬至日,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
【小题1】从诗句内容看,诗人思家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写出三点。
(1)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诗歌中有一个特写镜头,形象地描写了诗人的孤寂之感,思家之情。请找出这一诗句。
【小题3】三四两句写“思家”独具匠心,请赏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下列咏史诗所歌咏的历史人物,每一选项前后不相同的是
A.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B.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
C.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D.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雷雨(节选)》巧妙地采用了“回顾”和“穿插”的表现手法,将“过去生活”与“现实生活”交织在一起,让过去的矛盾推动现在的矛盾,冲突尖锐激烈,深深吸引了读者。
B.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C.“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夏日景物的特征。
D.欧阳修的《秋声赋》,虽然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但却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这是文章在立意上的创新。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对《琵琶行》节选诗句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A.一二两句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凄冷之感。
B.第三句描写了离别时的情形:主人下马依依不舍,客人登船即将远行。
C.“管弦”代指音乐,“无管弦”为琵琶女的出场、弹奏做铺垫。
D.“主人忘归客不发”有力地烘托出琵琶声的美妙动听。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在《师说》中阐述了择师的标准,批判了“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圣人无常师”。
B.《琵琶行》中的“行”是古乐府诗歌的一种体裁,从内容上来说,白居易的《琵琶行》是长篇叙事诗。
C.美国现代作家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了桑地亚哥的形象,颂扬了人类挑战困难、捍卫尊严的“硬汉精神”。
D.《高老头》的作者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他用这部作品揭开了他的《人间喜剧》的序幕。金钱与物欲膨胀带来的人性的异化和种种社会问题,是他作品的中心主题。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共305首,故又称“诗三百”。《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B.文学经典《哈姆莱特》,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该剧与《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一起,并称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C.古体诗也称古诗、古风,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束缚,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唐人为了与以前的古体诗相区别,故名之为“近体”。
D.白居易将自己的诗歌作品,分成讽谕、闲适、感伤和杂律四大类。最精华的部分,是他的感伤诗,这些诗篇广泛反映了中唐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大问题,着重描写了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如《观刈麦》《卖炭翁》等。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由谁提出的()
A.白居易B.柳宗元C.周敦颐D.刘禹锡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