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王勃(650-675)
- 张若虚(约660-约720)
- 张九龄(678-740)
- 杨炯(650-692)
- 卢照邻(约635-约689)
- 骆宾王(约640-687)
- 贺知章(659-744)
- 王之涣(688-742)
- + 孟浩然(689-740)
- 《春晓》
- 《过故人庄》
- 王昌龄(690-756)
- 王维(701-761)
- 李白(701-762)
- 高适(700-765)
- 崔颢(704-754)
- 杜甫(712-770)
- 岑参(715-770)
- 张志和(730-810)
- 韦应物(约737-791)
- 孟郊(751-814)
- 韩愈(768-824)
- 刘禹锡(772-842)
- 白居易(772-846)
- 柳宗元(773-819)
- 白行简(776-826)
- 元稹(779-831)
- 贾岛(779-843)
- 李贺(790-816)
- 杜牧(803-853)
- 温庭筠(约812-866)
- 李商隐(813-858)
- 罗隐(833-909)
- 房玄龄等
- 姚思廉
- 李百药
- 令狐德棻等
- 魏征等
- 刘长卿
- 语言知识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小题2】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两句写渡头的喧闹,是为了反衬鹿门山中的幽静和诗人内心的孤独。 |
B.人向江村,余归鹿门,这样的比照暗含着诗人隐逸的志趣。 |
C.“岩扉松径”与前句“栖隐处”相照应,是表现隐逸生活的典型意象。 |
D.诗歌最后一句中的“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诗人自况,塑造了一个孤高的隐者形象。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题2】诗的前三句和第四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小题1】“春江正渺茫”与“征帆何处泊”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小题2】诗的前三句和第四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小题2】“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中“遥隔”有何内涵?透露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小题1】从诗中哪些地方可知作者写此诗是在什么季节?【小题2】“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中“遥隔”有何内涵?透露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宿武陵即事
孟浩然①
川暗夕阳尽,孤舟泊岸初。岭猿相叫啸,潭影似空虚。
就枕灭明烛,扣舷闻夜渔。鸡鸣问何处,人物是秦余②。
【注】①孟浩然:早年有志用世,但仕途困顿。②人物是秦余:引用《桃花源记》中的典故。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E. 整首诗情从景生,景中融情,诗意显得清空灵动,无迹可求。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请简要分析。
宿武陵即事
孟浩然①
川暗夕阳尽,孤舟泊岸初。岭猿相叫啸,潭影似空虚。
就枕灭明烛,扣舷闻夜渔。鸡鸣问何处,人物是秦余②。
【注】①孟浩然:早年有志用世,但仕途困顿。②人物是秦余:引用《桃花源记》中的典故。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川暗夕阳尽”以景物的光影变幻,写出了诗人置身暮色中的迟暮之感。 |
B.“潭影似空虚”则表现诗人对夜色中深潭倒影天光的独特感受。 |
C.夜猿的啼声与望去深不可测的潭水表现出武陵之夜的壮阔美好。 |
D.颈联写诗人吹灭蜡烛在夜色里就枕安眠,耳畔传来渔夫的阵阵歌声。 |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京还留别新丰①诸友
孟浩然
吾道昧所适,驱车还向东。
主人开旧馆,留客醉新丰。
树绕温泉②绿,尘遮晚日红。
拂衣从此去,高步蹑华嵩③。
【注】①新丰,即今陕西临潼县东北的新丰镇。②温泉,今临潼县东南骊山下,唐玄宗时于此置温泉宫。③华嵩,分别指西岳华山和中岳嵩山,均为佛教圣地。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E. 这首首诗的主旨在于借长安风光旖旎、宾客繁盛的景象,表现诗人内心的依恋之情。
【小题2】“拂衣从此去,高步蹑华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京还留别新丰①诸友
孟浩然
吾道昧所适,驱车还向东。
主人开旧馆,留客醉新丰。
树绕温泉②绿,尘遮晚日红。
拂衣从此去,高步蹑华嵩③。
【注】①新丰,即今陕西临潼县东北的新丰镇。②温泉,今临潼县东南骊山下,唐玄宗时于此置温泉宫。③华嵩,分别指西岳华山和中岳嵩山,均为佛教圣地。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在诗人离开京城之际,几位挚友为了表达对诗人的挽留之意而置酒,无奈中要离别,故言“留别”。 |
B.“吾道昧所适”,指在京城长安实现不了自己追求的“道”揭示了“驱车还向东”原因。 |
C.“驱车还向东”化用汉魏咏怀诗常见的诗人驾车独行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高独立的形象。 |
D.“树绕温泉绿”两句写夕阳将下时温泉宫的景色,一“绕”一“遮”用词巧妙,相映成趣。 |
【小题2】“拂衣从此去,高步蹑华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京还留别新丰①诸友
孟浩然
吾道昧所适,驱车还向东。
主人开旧馆,留客醉新丰。
树绕温泉②绿,尘遮晚日红。
拂衣从此去,高步蹑华嵩③。
【注】①新丰,即今陕西临潼县东北的新丰镇。②温泉,今临潼县东南骊山下,唐玄宗时于此置温泉宫。③华嵩,分别指西岳华山和中岳嵩山,均为佛教圣地。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小题2】“拂衣从此去,高步蹑华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京还留别新丰①诸友
孟浩然
吾道昧所适,驱车还向东。
主人开旧馆,留客醉新丰。
树绕温泉②绿,尘遮晚日红。
拂衣从此去,高步蹑华嵩③。
【注】①新丰,即今陕西临潼县东北的新丰镇。②温泉,今临潼县东南骊山下,唐玄宗时于此置温泉宫。③华嵩,分别指西岳华山和中岳嵩山,均为佛教圣地。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吾道昧所适”,指在京城长安实现不了自己追求的“道”揭示了“驱车还向东”原因。 |
B.“驱车还向东”化用汉魏咏怀诗常见的诗人驾车独行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高独立的形象。 |
C.“树绕温泉绿”两句写夕阳将下时温泉宫的景色,一“绕”一“遮”用词巧妙,相映成趣。 |
D..这首首诗的主旨在于借长安风光旖旎、宾客繁盛的景象,表现诗人内心的依恋之情。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小题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小题2】“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白发、青阳(春日),本是无情物,缀以“催”“逼”二字,则恰切地表现出诗人的感情。下列诗句运用了相同手法的是
【小题3】本诗与下面王维的《终南别业》均为归隐之作,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二者表达感情的不同之处。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小题4】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最后写到“松月夜窗虚”。其实“月”是古诗中的常见意象。如苏轼在《赤壁赋》第一段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形象地描绘出赤壁月色皎洁,天光水色浑然一体的景象;又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作者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束琵琶女的演奏,以周围船客的无言、秋月笼罩江心的静寂,反衬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小题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首联直抒胸臆,抒发作者停止追求仕进,归隐南山的情感。 |
B.颔联具体回述失意的缘由,含有才不被人识、良骥未遇伯乐的感慨。 |
C.尾联“虚”字,既写出了院落静夜的空虚,也暗含了仕途心绪的空虚。 |
D.本诗看似语言显豁,实则含蕴丰富,层层辗转,语涉数意,悠远深厚。 |
A.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王维《送沈子福之江东》) |
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
C.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
D.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登岳阳楼》) |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小题4】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最后写到“松月夜窗虚”。其实“月”是古诗中的常见意象。如苏轼在《赤壁赋》第一段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形象地描绘出赤壁月色皎洁,天光水色浑然一体的景象;又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作者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束琵琶女的演奏,以周围船客的无言、秋月笼罩江心的静寂,反衬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各题。(6分)
早寒有怀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小题1】本诗作于 时节,首联通过 意象照应了题目中的“早寒”。(2分)
【小题2】全诗情景交融,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早寒有怀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小题1】本诗作于 时节,首联通过 意象照应了题目中的“早寒”。(2分)
【小题2】全诗情景交融,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日望乡
孟浩然
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
况在他山外,天寒夕鸟来。
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阳台。
可叹凄惶子,高歌谁为媒。
【注】郢路:泛指楚地之路,孟浩然是襄阳人,襄阳属楚。阳台:宋玉《神女赋》中楚襄王和神女相会之处。
【小题1】请简要分析本诗首联的作用。
【小题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落日望乡
孟浩然
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
况在他山外,天寒夕鸟来。
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阳台。
可叹凄惶子,高歌谁为媒。
【注】郢路:泛指楚地之路,孟浩然是襄阳人,襄阳属楚。阳台:宋玉《神女赋》中楚襄王和神女相会之处。
【小题1】请简要分析本诗首联的作用。
【小题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小题2】从形象勾画和抒情方式的角度,用简洁的语言赏析末句“天涯一望断人肠”。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小题1】诗中“春江正渺茫”写的是眼前之景,但这寻常之景与“君去”寻常之事联系在一起,却又产生一种味外之味,请简要说出你的理解。【小题2】从形象勾画和抒情方式的角度,用简洁的语言赏析末句“天涯一望断人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