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宿武陵即事
孟浩然①
川暗夕阳尽,孤舟泊岸初。岭猿相叫啸,潭影似空虚。
就枕灭明烛,扣舷闻夜渔。鸡鸣问何处,人物是秦余②。
【注】①孟浩然:早年有志用世,但仕途困顿。②人物是秦余:引用《桃花源记》中的典故。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川暗夕阳尽”以景物的光影变幻,写出了诗人置身暮色中的迟暮之感。
B.“潭影似空虚”则表现诗人对夜色中深潭倒影天光的独特感受。
C.夜猿的啼声与望去深不可测的潭水表现出武陵之夜的壮阔美好。
D.颈联写诗人吹灭蜡烛在夜色里就枕安眠,耳畔传来渔夫的阵阵歌声。
E. 整首诗情从景生,景中融情,诗意显得清空灵动,无迹可求。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4-06 10:02: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①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②浅,天寒梦泽③深。

羊公碑④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①孟浩然:唐代诗人,襄阳人。他40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以隐士终身,世称“孟襄阳”、“孟山人”。此诗即隐居襄阳时所作。②鱼梁:襄阳鹿门山附近沔水中的沙州名。  ③梦泽:云梦泽,古泽名。  ④羊公碑:据《晋书·羊祜传》载,晋人羊祜镇守荆襄时,常登岘山,他曾对同游者说:“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者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伤悲。”羊祜颇有政绩,他死后,襄阳百姓在岘山主庙树碑,以示怀念。因望其碑者莫不流泪。时人称为“堕泪碑”。
【小题1】孟浩然与______同为盛唐时期杰出的田园山水派诗人,被并称为“王孟”。
【小题2】尾联中有“读罢泪沾襟”一句,以你的理解,诗人此时“泪沾襟”的原因是____。
【小题3】以下对诗歌的赏析有误一项是(   )
A.诗的首联看似与题目无关,实则题外生情,抒发了作者登临时的感受,与全诗貌离而神合,颇有“俯视一切”的气概。
B.颔联中的“江山胜迹”是指古,“我辈登临”乃言今。从诗意发展的脉络看,当是先有这一联,之后才有首联的感慨。
C.诗的前半部分富有激情,后半部分则具有哲理。诗人打破了传统的“触景生情”的写法,开首两句揭题,最后两句扣实。
D.这首诗是作者借古抒怀之作,语言平易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前人以“语淡而味终不薄”评价孟诗,此诗确有如此情趣。
【小题4】全诗有三联是记叙、议论,唯颈联插入写景,请解说这一联的具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