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 夕

崔 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注)①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归隐之处。这里是指诗人家乡浙江桐庐一带的大好山水。
【小题1】下列是对本诗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落花流水本无情,但诗人因想到自己的境遇而赋予落花流水以深情。
B.游子日有所思,夜间便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园,梦醒后是愁上加愁。
C.诗人遥想故乡,连年累月无心翻书,揽镜自照,白发满头,内心愁苦溢于言表。
D.诗人用典表达归隐之意,却又“不归”,反映其“归与不归”的彷徨、矛盾。
【小题2】“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这两句诗为后世称道,请简要赏析其妙处。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各题。

梓人

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大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

彼为天下者,本于人。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不炫能,不矜名,不亲小劳,不侵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相道既得,万国既理,天下举首而望曰:“吾相之功也。”后之人循迹而慕曰:“彼相之才也。”犹梓人自名其功而执用者不列也。大哉相乎!通是道者,所谓相而已矣。

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而藏之。

——(有删节)

(注)①梓人:木匠师傅。②寻引:度量长短的工具。③砻(lóng):磨刀石。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职寻引、规矩、绳墨   规矩:测量圆、方的量具
B.群材,会众工 委:聚积
C.盈尺而曲尽其 制:制造,建造
D.而能知体要者欤 体要:(事物)要领,关键
【小题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舍我,众莫能就一宇
——如果不用我,大家就没有人能住进一间房屋。
B.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
——照着图样的尺寸计算来建造大厦,就不会有出入了。
C.彼为天下者,本于人
——那些治理国家的帝王,根本在于用人。
D.犹梓人自名其功
——就像那个木匠师傅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梁上表明自己的劳绩一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中梓人自述能指挥建造大厦,作者却发现他竟然不会修理自己的床腿。
B.第二段通过描述梓人指挥修建官署的情形,引出作者大骇,知其术之高超。
C.后三段从议论梓人是匠人中的劳心者,联想到其方法值得天子和宰相学习。
D.全篇主要运用类比的写法,叙议结合,卒章显志,表现作者在政治上的见识。
【小题4】把文中画曲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
(2)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
【小题5】作者借梓人指挥营建官署这件事,为辅佐国君的当权者提出哪些相应的建议?
当前题号:2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

岑参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注):大历四年(769),岑参在嘉州刺史任满后滞留蜀中。由于戎泸间受乱军阻路,只好折回成都,此诗即作于成都客舍,此时离诗人去世仅四五个月的时间。‚其那:怎奈。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三度为郎”“一从出守”两句自叙平生,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这里说“三”是言其为多数,且与下文“五”字不重复。
B.颈联“客舍秋风今又起”,点出题目“客舍悲秋”,写出了诗人寄居成都客舍的情景,融凄凉的情感于萧瑟的秋景之中。
C.尾联“江上蝉鸣空满耳”,以景结情,动静结合,“空满耳”与杜甫《蜀相》“隔叶黄鹂空好音”的“空”都是“白白的,徒然”之意。
D.本诗为诗人在成都客舍向幕中诸公倾诉情怀之作,叙事抒情,感情深沉凄切,格调慷慨悲凉,读来不禁令人唏嘘长叹。
【小题2】本诗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夜泊牛渚①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②。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①牛渚:今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山。北段突入江中,即著名的采石矶(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②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乘月泛舟,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讽咏自己的咏史诗,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小题1】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一开头,便写出夜晚江面上的辽阔空明,为引发融通古今的情思做好了铺垫。
B.诗人对袁宏在贫寒中被谢尚赏识的际遇非常羡慕,夜泊牛渚,怀古之情涌上心头。
C.望秋月而思古人,诗人不由得发出高亢的呐喊,呼唤那赏识自己旷世才华的伯乐。
D.这首诗的诗意简明而又单纯,没有深刻复杂的内容,却有着一份悠然不尽的神韵。
【小题2】诗人在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各题。
白帝
杜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注)①此诗写于诗人寓居夔州期间,这期间诗人还创作了《秋兴八首》《登高》等作品。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照应题目,写白帝城云雨翻腾的景象:云气从城门涌出,大雨倾盆而下。
B.颔联对句工巧,写出黑云压城大雨将至的昏暗沉寂气氛,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C.诗歌前两联以风雨起兴,为后两联展现凄凉萧索、满目疮痍的社会面貌做铺垫。
D.尾联以孤苦无依的寡妇被搜刮尽净、哀愁恸哭的悲剧形象,控诉黑暗的社会现实。
【小题2】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岑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注)①封大夫即封常清,诗中“亚相”“吾君”都是对他的尊称。②中军:此处指代主帅。
【小题1】下面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两句概言边塞无事,重阳佳节,众人按照传统的庆祝方式,饮酒登高,表现一派和熙欢乐之景。
B.颔联用“霜威”“杀气”来正面描写封常清,表现其治军雷厉风行,又能在和平时期时刻保持谨慎。
C.颈联用“横笛”“娇歌”等描写节日里战士们的活动,又用“征雁”“塞云”来暗示边塞大战一触即发的严峻形势。
D.全诗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诗人在描写节日里边塞将士欢愉活动的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他们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小题2】诗中的封大夫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古风·碧荷生幽泉

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注)此诗作于李白应诏入京为官之前。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荷之美,先总写其“艳”“鲜”,然后分写“花”“叶”“色”“香”,并用“幽泉”“朝日”“绿水”“青烟”加以衬托。
B.三四两句中“冒”“罗”二字用得巧妙:“冒”赋予出水芙蓉以动态美;“罗”将青烟笼罩绿叶的形态写得生动传神。
C.诗中“秋花”对“密叶”,“绿水”对“青烟”,对仗工整,这正体现了古体诗严格要求对仗的特点。
D.“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芬芳艳丽的荷花,尽管无比美丽,也只能在满天飞霜中无奈凋零。
【小题2】这首咏物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房兵曹胡马诗

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注①兵曹:兵曹参军的省称,是唐代州府中掌官军防、驿传等事的官员。房兵曹:诗人朋友。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开门见山,出句交代胡马产地;对句描写胡马骨相,从外形上勾勒其神峻的轮廓。
B.颔联“批”和“入”两词使用传神,“批”写马的双耳直竖,“入”写出马奔驰的雄姿。
C.颈联紧承上联,继续实写胡马外在特征,“所向无空阔”与“关山度若飞”意思接近。
D.尾联是全诗的“主旨”所在,用 “骁腾有如此”对马作了概括,最后一句开拓了意境。
【小题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赴”字突出三峡两岸群山山势的雄奇,对句中点出昭君村所在地,诗人用高山大川的雄伟气势烘托王昭君。
B.颔联既写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独,“青冢”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和睦做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
C.颈联“画图”句承第三句,“环珮”句承第四句。写她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养她的故土。
D.诗歌借对王昭君的同情、对统治者的谴责,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小题2】本诗的颔联和颈联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赏析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次鄂州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鼓鼙:军用大鼓和小鼓,后也指战事。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联“云开”一词可见心情的喜悦,“犹是”则透露出感情的骤落。用笔富于变化。
B.颔联“浪静”“潮生”一静一动,以动衬静,在对比中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平和宁静。
C.颈联一个“逢”字,将诗人的万端愁情与秋色的万般凄凉联系起来,二者妙合无垠。
D.此诗写了诗人“晚次鄂州”的心情、景况、联想及感慨,自然而含蓄,平易而真挚。
【小题2】这首诗在主旨表达上是怎样做到以小见大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