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猛虎行
张籍
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村行。
向晚一身当道食,山中麋鹿尽无声。
年年养子在深谷,雌雄上下不相逐。
谷中近窟有山村,长向村家取黄犊。
五陵年少不敢射,空来林下看行迹。
(注)①这首诗创作于中唐时代,正值安史之乱结束不久后的藩镇割据时期。地方政治不稳,官府与地方势力狼狈为奸,人民生活困苦。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这是一首乐府体的寓言诗,全诗以写猛虎危害村民来影射当时的社会,比喻贴切,叙述简洁。
B.第二句借猛虎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绕村寻衅,喻指如猛虎般的恶势力凶恶残暴,胆大妄为。
C.第四句写慑于猛虎的淫威,山中的麋鹿全都不敢有半点动静,喻指劳动人民战战兢兢地生活。
D.最后两句,作者借“不敢”和“空”这两个词直接写出了老虎的凶猛和“五陵年少”的胆怯。
【小题2】本诗“寄思遥远,不言胸中正意,自见无穷感慨”,请简要分析本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灞上①秋居
(唐)马 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②。
(注)①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郊,为作者来京城后寓居之地。②致身:献身于国君。
【小题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首联描写了傍晚时分秋风秋雨已定,暮霭沉沉的天际,雁群自北向南不断飞过的画面,渲染了凄清、阴冷、孤独的氛围。
B.颔联中“独”字最能抒发诗人孤苦无依的情感。在他乡落叶时节,孤独的诗人独自处在寒意包围之中,面对的只有一盏孤灯,倍感凄凉。
C.颈联中“空园白露滴”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孤壁野僧邻”则是运用烘托,以只有“野僧”这样一个邻居,烘托作者孤身一人的情景。
D.整首诗写景,绘形绘声,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不假浮词雕饰,不作无病呻吟,题材朴实无华,情感真挚动人,有相当强的艺术感染力。
【小题2】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丰富情感。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一)
杜甫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谓谁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注释)①公元757年,杜甫在京城任左拾遗,后因受房琯案牵连,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759年夏,杜甫定居成都草堂。本诗是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所写。②户:门。③作意:如意。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隔户杨柳弱袅袅”正面描写了杨柳的位置和形态:她虽然体态柔弱,但轻盈纤美。
B.“恰似十五女儿腰”用杨柳描写十五岁少女的纤柔细腰,意在表现少女的妩媚动人。
C.“狂风挽断最长条”的意思是忽然一阵狂风吹来,把杨柳那根最长的枝条给折断了。
D.本诗前两句描写杨柳之美,后两句借杨柳为何不展身姿之问,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
【小题2】诗中的“杨柳”有什么特点?诗人借“杨柳”这一意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和注释简要回答。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谢鲲,字幼舆,陈因阳夏人也。祖缵,典农中郎将。父衡,以儒索显,仕至国子祭酒。鲲少知名,通简有高识,不修威仪,好《老》《易》,能歌,善鼓琴,王衍、嵇绍并奇之。左将军王敦引为长史,以讨杜锼功封成亭侯。母忧去职,服阕,迁敦大将军长史时王澄在敦坐见鲲谈话无倦惟叹谢长史可与言都不眄敦其为人所慕如此。鲲不徇功名,无砥砺行,居身于可否之间,虽自处若秽,而动不累高。敦有不臣之迹,显于朝野。鲲知不可以道匡弼,乃优游寄遏,不屑政事,从容讽议,卒岁而已。每与毕卓、王尼、阮放等纵酒,敦以其名高,雅相宾礼。尝使至都,明帝在东宫见之,甚相亲重。问曰:“论者以君方庾亮,自谓何如?”答日:“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鲲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温峤尝谓鲲子尚曰:“尊大君岂惟识量淹远,至于神鉴沈深,虽诸葛瑾之喻孙权不过也。”
敦既诛害忠贤,而称疾不朝,将还武昌。鲲喻敦曰:“公大存社稷,建不世之勋,然天下之心实有未达。若能朝天子,使君臣释然,万物之心于是乃服。杖众望以顺群情,尽冲退以奉主上,如斯则勋侔一匡,名垂千载矣.,”敦曰:“君能保无变乎?”对曰:“鲲近日入觐,主上侧席,迟得见公,宫省穆然,必无虞矣。公若入朝,鲲请侍从。”敦勃然日:“正复杀君等数百人,亦复何损于时!”竟不朝而去。是时朝望被害,皆为其忧。而鲲推理安常,时进正言。敦既不能用,内亦不悦。军还,使之郡,莅政清肃,百姓爱之。寻卒官,时年四十三。敦死后,追赠太常,谥日康。
(节选自《晋书·谢鲲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王澄在敦/坐见鲲/谈话无倦/惟叹谢长史可与言/都不眄敦/其为人所慕如此
B.时王澄在敦/坐见鲲/谈话无倦/惟叹/谢长史可与言/都不眄/敦其为人所慕如此
C.时王澄在敦坐/见鲲谈话无倦惟叹/谢长史可与言/都不眄墩其为人所慕如此
D.时王澄在敦坐/见鲲谈话无倦/惟叹谢长史可与言/都不眄敦/其为人所慕如此/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祭酒”,古代官职名称,古代专管宗庙祭祀飨宴时酹酒祭神的行政长官。
B.“东官”,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后借指居住东富的储君,在汉也代指太后。
C.“端”,古代礼服的名称,文中用法与“端章甫”(《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同,意为“穿着礼服”。
D.“社稷”,古时君主为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到郊外祭祀土神和谷神,后就借指国家。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鲲年少成名,多才多能。他年少知名,通达简傲有超人见识,不修饰威仪,爱好《老子》《易经》,能唱歌、善弹琴,王衍、嵇绍都认为他是奇才。
B.谢鲲高远畅达,不竞权势。他不求功名,居身于可否之间,虽然自居好像秽浊,而行事不求积功高升。后来悠闲自得地寄居,不致力于政事。
C.谢鲲敢于讽议,稳定朝野。王敦诛害忠贤后,称病不上朝,谢鲲不惧淫威,斥责他有狼子野心,并用自身作保,希望他人朝觐见天子请罪。
D.谢鲲清廉肃静,深受爱戴。他临政清廉肃敬,百姓爱戴他。不久他死在官署,享年四十三岁,后被迫赠为太常,谥号叫康。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母忧去职,服阙,迁敦大将军长史。
(2)每与毕卓、王尼、阮放等纵酒,敦以其名高,雅相宾礼。
当前题号:4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
杜甫
雀啄江头黄柳花,䴔鶄鸂鶒满晴沙。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樽恋物华。
近侍即今难浪迹,此身那得更无家。
丈人才力犹强健,岂傍青门学种瓜
(注)①此诗作于乾元元年春,时杜甫在左拾遗任上。郑八丈,朝廷史官。南史是春秋时齐国的史官,以不畏强权、直书史实而著称,杜甫称郑八丈为南史,是对他的认可。②䴔鶄(jiāojīng):水鸟。鸂鶒(xī chī):水鸟。③近侍,即左拾遗。④才力,一作“文力”。⑤汉朝初年,故秦东陵侯邵平,秦亡后沦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东门,其门青色,故称青门。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写江边黄柳花开、雀儿啄食、水鸟曝沙的清新之景,展现江边动人的春色。
B.颔联抒发诗人自叹人生迟暮之悲和及时行乐、借酒消愁的豁达,含蓄而委婉。
C.“近侍即今难浪迹”一句写诗人居官左拾遗而难得浪迹江湖,处境进退两难。
D.“此身那得更无家”意谓诗人为了国家而无暇顾及自己的小家,显示了献身精神。
E. 本诗首联写春景,颔联写陪郑,颈联自叙,尾联又提到郑,起承转合,层次分明。
【小题2】尾联“丈人才力犹强健,岂傍青门学种瓜”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请简要赏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阁 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①,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②终黄土,人事音书漫③寂寥。

注释:①这首诗是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冬作者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当时西川军阀混战,吐蕃入侵。李白、严威、高適等人均先后去世。②卧龙跃马:卧龙跃马:卧龙指诸葛亮,跃马指公孙述。西汉末年,天下大乱,公孙述凭借蜀地险要,自立为天子,号“白帝”。左思《蜀赋》:“公孙跃马而称帝。”
【小题1】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第一句点明时间,冬季,岁暮的日月催短了日影;第二句点明环境,是雪落霜重的寒冬之夜。
B.“鼓角”是军中服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鼓角连响五遍,反映时局动荡、战争频仍。
C.作者深夜不寐,听到野外传来众多家庭的哀哭声,也听到几处渔人樵夫唱起少数民族的歌谣。
D.最后一句的意思是,有音乐和书籍与自己相伴,任凭人间世事变迁不定,也不会感到寂寥。
【小题2】杜甫这首诗感慨万千,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人一共写了几种悲慨。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陇头吟

翁绶

陇水潺湲陇树黄,征人陇上尽思乡。

马嘶斜日朔风急,雁过寒云边思长。

残月出林明剑戟,平沙隔水见牛羊。

横行俱足封侯者,谁斩楼兰献未央

(注)①横行:趾高气扬,横行霸道。②未央:本为汉宫名,借指宫殿,这里代指朝廷。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陇水潺湲陇树黄”,潺湲,形容水流缓慢,说明此处地形条件复杂,水流不畅。该句写水流缓慢,树叶枯黄,烘托出低沉的氛围。
B.“征人陇上尽思乡”,由于守边十分艰苦,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一个“尽”字道出思乡者之众,说明“思乡”已经变成一种普遍的群体情绪。
C.“马嘶斜日朔风急,雁过寒云边思长”,落日西斜,朔风劲吹,战马嘶鸣,大雁高飞,勾起了守边战士的无限相思。
D.“残月出林明剑戟,平沙隔水见牛羊”两句诗写出戍边将士坚守边关、严阵以待的紧张场景,为末尾言志作铺垫。
E. 这首诗沿着起兴、议论、烘托的线索渐次展开,情感的抒发由平缓而浓烈,最后一联卒章显志。全诗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小题2】这首诗的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胡人歌 崔颢

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

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

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

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注)①代郡:雁门郡。②将:驾御。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雁门郡的地理环境和当地胡人的分布情况。
B.颔联运用“胡鹰”“塞鸟”“代马”三个意象,突出了地域特点。
C.颈联描写了代北边塞的秋天,野火烧山,烟气升腾:秋雨潇潇,孤峰在雨中伫立,雨雾笼罩,画面富于季节和地域特征。
D.尾联描绘了代北胡人听说无战事后肆意买醉的懒散形象。
【小题2】简要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

高 适

践更登陇首,远别指临洮。

为问关山事,何如州县劳!

军容随赤羽,树色引青袍

谁断单于臂,今年太白高

(注)①此诗作于天宝十一年(752)秋,哥舒翰时任陇右节度使。白少府,名不详。②践更:古代服徭役时,轮到的人可以出钱雇穷人代替,受钱代人服役,叫“践更”。此指服役的士卒。③青袍:指县尉之服。④太白:星名。古人认为太白星高是大规模用兵的吉兆。
【小题1】简要分析“践更登陇首,远别指临洮”一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小题2】“谁断单于臂,今年太白高”,诗人运用哪些方式来表达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杜 甫

湖阔兼云雾,楼孤属晚晴。

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

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

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

[注]①敢:怎敢。②引自《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渔父见而问之”。③更:更改。④引自《离骚》“济沅湘兮南征”。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登上岳阳楼,眼前湖阔云涌、楼高晚晴、丛梅并发、春草萌生,所见之景可谓阴晴迭换,丰富多彩。
B.诗人虽四处漂泊,流落岳阳,生活困窘,但此地有朋友像陈蕃对待徐孺子这样的古代贤士一样盛情礼待于他。
C.“诗接”一句写出两人登楼唱和的情形,作者将裴使君比作南朝诗人谢宣城,由此可知裴使君具有文人的风采雅兴。
D.本诗借景物描写抒发诗人内心的情感,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紧密关联。情感基调低沉舒缓,意旨表达含蓄内敛。
【小题2】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