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谓水流。

(注)咸阳旧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写诗人登咸阳城远望,蒹葭杨柳,很像江南家乡的汀洲,暗含思乡之愁。
B.溪云渐渐升起,红日慢慢西沉,暮色降临,凉风阵阵,让人觉得一场山雨就要到来。
C.颔联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秦汉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局势的形象化勾画。
D.秦汉时曾为繁华都城的咸阳,一个秋天的傍晚,鸟在乱草中出没,蝉在黄叶中鸣叫。
E.站在默默东流的渭水旁,诗人心怀故国,心绪烦乱,再也没有心情回答路人的问询。
【小题2】在诗的尾联中,诗人为什么说“行人莫问”咸阳“当年事”?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本诗前四句描绘了梅花怎样的形象?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蹇秀才赴临洮 高适

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

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高。

倚马见雄笔,随身唯宝刀。

料君终自致,勋业在临洮。

(注)①本诗写于天宝十一年(752年),作者时在长安闲居;临洮,边塞重镇,在今甘肃境内。②二毛:花白头发。③阳谷、陇山:均为赴临洮所经之地。④倚马:晋代桓温北征时,曾令袁虎倚马草拟告捷文书,袁虎毛不辍笔,不久就写成了。后以“倚马”指文思敏捷。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蹇秀才渴望事业顺利而不得的情状,暗示不得志也是其赴边的原因之一。
B.第二句颇有意义,其中有同情,有遗憾,也隐含着对友人年高而不丧志的赞赏。
C.“莫厌陇山高”在批评友人畏难情绪的同时,也巧妙写出陇山山高难行的特点。
D.全诗虽然重在写送蹇秀才赴边,但字里行间也暗含作者对建功边塞的向往之意。
【小题2】本市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为送别之作,但两首所表达的对友人的情感却有同有异,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过陈琳墓①

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注释):①陈琳墓:陈琳是“建安七子”之一,为曹操所器重,其墓址在今江苏省邳州市。
【小题1】以下对本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开头两句用充满仰慕、感慨的笔调领起全篇。“青史见遗文”,不仅点出陈琳以文章名世,而且寓含着歆慕尊崇的感情。
B.颔联中的“霸才”,是指陈琳。陈琳遇到曹操那样一位豁达大度、爱惜才士的主帅。而诗人自己的际遇,则与陈琳相反,作者运用对写的手法,曲折的表现了对陈琳际遇的欣羡。
C.颈联写墓前实景。年深日久,陈琳墓前的石麟已经埋藏在萋萋春草之中,铜雀台也只剩下荒凉的遗迹,在遥对黯淡的暮云。
D.尾联写文章无用,只能弃文就武,持剑从军,使人不胜感慨;而时代不同,今日从军,又焉知不是无所遇合,再历飘蓬。
E. 本诗突出的手法是对比,如青史垂名和书剑飘零的对比。诗歌文采斐然,寄托遥深,既凭吊陈琳,又自伤身世,堪称咏史佳作。
【小题2】《唐诗隽》说此诗“感怀寄意中,尽伤心语。”结合全诗,说说作者流露了哪些“伤心语”。请简要赏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魏舒,阳元,任城樊人也。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宁氏起宅,相宅者云:“当出贵甥。”外祖母以魏氏甥小而慧,意谓应之。舒曰:“当为外氏成此宅相。”久乃别居。身长八尺二寸,姿望秀伟,饮酒石余,而迟钝质朴,不为乡亲所重。从叔父吏部郎衡,有名当世,亦不之知,使守水碓,每叹曰:“舒堪数百户长,我愿毕矣!”舒亦不以介意。不修常人之节,不为皎历之事,每欲容才长物,终不显人之短。性好骑射,著韦衣,入山泽,以渔猎为事。唯太原王乂谓舒曰:“卿终当为台辅,然今未能令妻子免饥寒,吾当助卿营之。”常振其匮乏,舒受而不辞。年四十余,郡上计掾察孝廉。宗党以舒无学业劝令不就可为高耳舒曰若试而不中其负在我安可虚窃不就之高以为己荣乎于是自课,百日习一经,因而对策升第。入为尚书郎。时欲沙汰郎官,非其才者罢之。舒曰:“吾即其人也。”襆被而出。同僚素无清论者咸有愧色,谈者称之。累迁后将军钟毓长史,毓每与参佐射,舒常为画筹而已。后遇朋人不足,以舒满数。毓初不知其善射。舒容范闲雅,发无不中,举坐愕然。莫有敌者。毓叹而谢曰:“吾之不足以尽卿才,有如此射矣,岂一事哉!”转相国参军,封剧阳子。府朝碎务,未尝见是非;至于废兴大事,众人莫能断者,舒徐为筹之,多出众议之表。文帝深器重之,每朝会坐罢,目送之曰:“魏舒堂堂,人之领袖也。”迁宜阳、荥阳二郡太守,甚有声称。为冀州刺史,在州三年,以简惠称。武帝以舒清素特赐绢百匹。迁尚书,以公事当免官,诏以赎论。山涛,以舒领司徒。舒有威重德望,禄赐散之九族,家无余财。陈留周震累为诸府所辟,辟书既下,公辄丧亡,佥号震为杀公掾,莫有辟者。舒乃命之,而竟无患,识者以此称其命达。以年老,每称疾逊位。舒为事必先行而后言,逊位之际,莫有知者。时论以为晋兴以来,三公能辞荣善终者,未之有也。太熙元年薨,时年八十二。帝甚伤悼,赗赙优厚,谥曰康。

(节选自《晋书·魏舒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宗党以舒无学业劝/令不就/可为高耳/舒曰/若试而不中其/负在我/安可虚窃不就之高以为己荣乎/
B.宗党以舒无学业/劝令不就可/为高耳/舒曰/若试而不中其/负在我/安可虚窃不就之高以为己荣乎/
C.宗党以舒无学业/劝令不就/可为高耳/舒曰/若试而不中/其负在我/安可虚窃不就之高以为己荣乎/
D.宗党以舒无学业劝/令不就可/为高耳/舒曰/若试而不中/其负在我/安可虚窃不就之高以为己荣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
B.尚书是中国古代官名。尚书令始于西汉,最初由宦官担任,掌文书及群臣章奏;魏晋以后,事实上即为宰相之任。
C.“九族”的说法与封建社会的刑法制度有关,封建社会实行株连法,一人犯法,尤其是犯大法,往往要被灭“九族”。
D.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为“薨”,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舒外表愚钝,不修常礼。他年少时不被亲友看重,只有太原王乂了解他,常常在他匮乏时赈济他,他坦然接受而不推辞。
B.魏舒为人坦诚,终被重用。郡中上计掾访察孝廉,他百天自学经籍而通过了答策,做了尚书郎,后又任职长史、太守、刺史等。
C.魏舒技艺精湛,一鸣惊人。他任钟毓的长史时,钟毓因与属下比赛射箭人数不足而让他凑数,他发箭无不射中,满座震惊。
D.魏舒简政爱民,不信邪说。他任冀州刺史时,施政宽大仁惠,取得了很好的声望;后因大胆任用“杀公掾”周震而生病让位。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1)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2)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当前题号:5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柳长句   杜牧

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巫娥①庙里低含雨,宋玉②宅前斜带风。

不嫌③榆荚共争翠,深与桃花④相映红。

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

(注)①巫娥,指巫山神女,亦泛指美女。②宋玉,战国楚国人,是楚国继屈原之后的第二大诗人。仕途坎坷,政治上终不得志。③不嫌,一作“莫将”。④与桃花,一作“感杏花”。

本诗的颔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个题

寄李儋元锡

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首联中运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又”字强调时间流逝之快;花开花落,引起作者对人事变迁的感叹。
B.颔联作者巧妙地运用叠词,“茫茫”写出作者感慨个人前途、国家命运难以预料,“黯黯”写出作者心情压抑苦闷。
C.“西楼望月几回圆”运用以景结情的手法,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与杜雨《客至》中的“隔篱呼取尽余杯”异曲同工。
D.全诗起于分别,终于相约,体现了朋友间的深挚友谊。诗歌章法严密,对仗工整,用语婉转,感情细腻动人。
【小题2】本诗颈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小题。

送黎六郎赴阳翟少府

韦应物

试吏向嵩阳,春山踯躅①芳。腰垂新绶色,衣满旧芸香②。

乔树别时绿,客程关外长。只应传善政,日夕慰高堂。

(注)①踯躅:杜鹃花的别名,又名映山红。②芸香:书香。芸草香味能杀死书虫,读书人就把其夹在书中,时间久了书也有了这种味道。

【小题1】请简析首联的作用。
【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长安杂题长句六首(三)

杜牧

雨晴九陌铺江练,岚嫩千峰叠海涛。

南苑草芳眠锦雉,夹城云暖下霓旄

少年羁络青纹玉,游女花簪紫蒂桃。

江碧柳深人尽醉,一瓢颜巷日空高。

(注)①九陌:汉长安城中的九条大道。②夹城:长安由兴庆宫至南苑(芙蓉苑)一段双层城墙,唐玄宗与宫中后妃经此游玩曲江。③霓旄:装饰得非常漂亮的车子。④羁络:马络头。⑤颜巷:颜回所居的陋巷,后指简陋的居处。

【小题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看到的长安城非常盛大繁华,雨后天晴的景色格外优美壮丽,令人赏心悦目。
B.作者用一“嫩”字写出了“晴岚”笼罩长安城的景象,间接突出了山的高大雄伟。
C.天子过着奢靡的生活,耽于歌舞游乐,百姓则竞相炫富夸饰,国家一派升平气象。
D.作者所写的是晚唐社会的真实生活,对这种生活的描绘充满了赞美和喜悦的情感。
E.作者善于绘景,语言生动传神,“江碧柳深”四字就写出了长安城春意正浓的景象。
【小题2】分析尾联的表达技巧及作用。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赠别贺兰铦

杜甫

黄雀饱野粟,群飞动荆榛。

今君抱何恨,寂寞向时人。

老骥倦骧首,苍鹰愁易驯。

高贤世未识,固合婴饥贫。

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

悲歌鬓发白,远赴湘吴春。

我恋岷下字,君思千里莼。

生离与死别,自古鼻酸辛。

(注释)①贺兰铦:作者友人。当时杜甫滞蜀,故有“我恋岷下芋”句。②骧首:抬头。③此联指安史之乱刚结束,代宗还京;吐蕃仍未平定。风尘:战乱。

【小题1】“今君抱何恨”之“恨”体现在哪些方面?
【小题2】分析诗人凸显贺兰铦形象的艺术手法。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