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与式
- 方程与不等式
- 函数
- 图形的性质
- + 矩形的性质
- 矩形性质理解
- 利用矩形的性质求角度
- 根据矩形的性质与判定求线段长
- 根据矩形的性质与判定求面积
- 利用矩形的性质证明
- 求矩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
- 矩形与折叠问题
-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 矩形的判定与性质综合
- 菱形的性质
- 菱形的判定
- 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综合
- 正方形的性质
- 正方形的判定
- 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综合
- 四边形综合
- 图形的变化
- 统计与概率
- 观察、猜想与证明
- 实践与应用(暂存)
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已知AB=6,BC=8,E是边AD上的点,以CE为折痕折叠纸片,使点D落在点F处,连接FC,当△AEF为直角三角形时,DE的长为_________.

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把△ADE沿AE折叠得△AED’,若∠BAD’=30
.
(1)求∠AED’的度数;
(2)把△AED’绕A点逆时针旋转60
得△AD1E1,画出△AD1E1;
(3)直接写出∠AD1E和∠E1D1E.

(1)求∠AED’的度数;
(2)把△AED’绕A点逆时针旋转60

(3)直接写出∠AD1E和∠E1D1E.

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BD折叠,点C落在点E处,BE与AD相交于点F,∠EDF=38°,则∠DBE的度数是( )


A.25° | B.26° | C.27° | D.38° |
如图,点E是矩形ABCD的AB边上任意一点,点F是AD边上一点,∠EFC=90°,图中一定相似的三角形是( )


A.①与② | B.③与④ | C.②与③ | D.①与④ |
已知一矩形的周长是24cm,相邻两边之比是1:2,那么这个矩形的面积是( )
A.24cm2 | B.32cm2 | C.48cm2 | D.128cm2 |
已知矩形ABCD和点P,当点P在图1中的位置时,则有结论:S△PBC=S△PAC+S△PCD
理由:过点P作EF垂直BC,分别交AD、BC于E、F两点.
∵S△PBC+S△PAD=
BC•PF+
AD•PE=
BC(PF+PE)=
BC•EF=
S矩形ABCD.
(1)请补全以上证明过程.
(2)请你参考上述信息,当点P分别在图1、图2中的位置时,S△PBC、S△PAC、SPCD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对上述两种情况的猜想,并选择其中一种情况的猜想给予证明.
理由:过点P作EF垂直BC,分别交AD、BC于E、F两点.
∵S△PBC+S△PAD=





(1)请补全以上证明过程.
(2)请你参考上述信息,当点P分别在图1、图2中的位置时,S△PBC、S△PAC、SPCD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对上述两种情况的猜想,并选择其中一种情况的猜想给予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