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 运动和力
- 力的概念
- 力的作用效果
- 力的三要素
- 力的示意图
-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牛顿第一定律
- 惯性
- 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 二力平衡的概念
- 平衡状态的判断
- 平衡力的辨别
-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 力与运动的关系
- 力与图象的结合
- 弹力
- 力的测量
- 重力及其方向
- 重力的大小
- 摩擦力的存在
-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 机械运动
- 固体压强
- 液体压强
- 浮力
- 大气压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下列有关排球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发球时,手对排球的力大于排球对手的力 |
B.排球在上升过程中,如果它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排球将静止 |
C.排球在下落过程中,速度变快,惯性变大 |
D.排球触网后方向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在“观察从斜面滑下的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活动中,小车在相同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沿斜面下滑到达底端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分别停在如图所示位置。

(1)小车在相同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_相同。
(2)小车所受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如果运动的物体在__________的理想情况下,它将保持原来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300多年前,伽利略曾采用类似的方法得出相同的推论。

(1)小车在相同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_相同。
(2)小车所受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如果运动的物体在__________的理想情况下,它将保持原来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300多年前,伽利略曾采用类似的方法得出相同的推论。
动车组列车用大功率的电动机提供动力,列车到站前停止供电,电动机线圈随车轮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这个过程车速从200km/h减到90km/h,在90km/h以下才进行机械刹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减速发电过程中应用了电磁感应原理 |
B.列车停止供电后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
C.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空气流速大压强大,人靠太近会被推向列车 |
D.进站前停止供电列车仍能继续前行,是因为列车的惯性比摩擦力大 |
去年12月学校组织了各班进行篮球联谊赛,在比赛中,同学跃起投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他用力登地身体却向上跃起,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B.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往前飞行,是因为篮球受到惯性作用 |
C.他在起跳后上升过程中,势能转化为动能 |
D.球撞击篮板后反弹,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
作为现有交通工具的补充,共享单车给市民带来很多的方便。下列关于共享单车说法错误的是( )
A.单车的速度逐渐减小,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受到了非平衡力 |
B.共享单车车座做得扁而平,来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它对身体的压强 |
C.骑共享单车上坡时,需要用力踩上几脚来加速,便于获得更大的惯性,有利于上坡 |
D.共享单车的车把套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 |
“悬空的磁环”实验中,若所用的磁环都一样,中间的塑料管是光滑的。当甲、乙两个磁环处于静止状态时,它们之间的距离为h1,如图所示。再往乙的正上方套入丙磁环,当丙悬空并静止后,甲、乙之间的距离变为h2,乙、丙之间的距离为h3。已知磁环间的斥力随它们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则h1、h2、h3之间的大小关系满足()


A.h1>h2 h2>h3 |
B.h1>h2 h2<h3 |
C.h1<h2 h2=h3 |
D.h1<h2 h2<h3 |
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Ft=F3=F4>F2使其发生(a)、(b)、(c)、(d)各图中所示的形变,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的两张图是( )


A.ab | B.bd |
C.ad | D.ac |
2015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5月30日在海沃德体育馆落幕.中国短跑名将苏炳添创造历史,以9.99秒的成绩获得男子百米第三名,这也是中国选手首次跑进10秒大关,完成中国几代“飞人”突破10秒大关的夙愿.若他的质量为65kg,g=10N/kg,他一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30cm2。问:
(1)他的重力是多少N?____
(2)他的百米平均速度是多少m/s(保留两位小数)?_____
(3)他在奔跑时,一只脚接触地面,此时他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pa?__________
(1)他的重力是多少N?____
(2)他的百米平均速度是多少m/s(保留两位小数)?_____
(3)他在奔跑时,一只脚接触地面,此时他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pa?__________
如图所示,小明用自制的重垂线来检查宣传画是否挂正,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的特点,如果重垂的质量为5kg,它所受重力为________;如果将它拿到月球上,它所受重力是变________。(g=10N/kg)

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发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车。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问,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所示。

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1)利用上表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________s。(保留两位小数)
(2)“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直至静止不动”,这一现象说明汽车具有________当汽车静止时,汽车这种属性是否消失?________
(3)由这个测试可见,________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一个主要因素。
(4)请在图中画出从司机看到情况开始计时,到汽车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运动的v-t图像。_____(不需准确描点)

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原行驶建度v/km·h-1 | 反应距离s1/m | 制动距离s2/m |
60 | 11 | 20 |
80 | 15 | 34 |
100 | 19 | 54 |
(1)利用上表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________s。(保留两位小数)
(2)“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直至静止不动”,这一现象说明汽车具有________当汽车静止时,汽车这种属性是否消失?________
(3)由这个测试可见,________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一个主要因素。
(4)请在图中画出从司机看到情况开始计时,到汽车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运动的v-t图像。_____(不需准确描点)
